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理论逻辑

2020-09-27 23:20于凯
求知 2020年9期
关键词:思政课中华中华民族

于凯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连同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力量。这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进一步明确了方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好思政课既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源泉,使其成为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思政教学的深厚力量;又要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建设目标,让思政课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引导学生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铸魂育人注入文化基因

党中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为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实现思政课铸魂育人任务的新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对此,国家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纲要、意见,如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工作;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更是进一步明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有助于从政策层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相契合,用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染学生,用理论的深厚力量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秉承中华文化基因,把“小我”前途同“大我”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德树人提供重要支撑

党的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占首要位置并处于决定性地位。这个“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范畴中的大德、公德、私德,特别是在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实践中,所应树立并时刻体现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法治素养。这个“德”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凝练的“德”,同样也是根植于中华民族构筑精神家园历史进程中的“德”,它脱胎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思想,融汇于民族成长的文化血脉,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道德事迹、道德伦理、道德观念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文以载道、德以育人始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和教育内核。究其实质,传统道德的核心追求契合于立德树人的任务指向,思政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支撑,深入挖掘传统道德的内涵精髓,科学阐释传统道德的时代价值,有效赋予传统道德以现代表达,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实现古为今用、德为育用。例如从“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到“德莫高于爱民”,从“君子以厚德载物”到“仁义礼智信”,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到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要以传统道德的观念、人物、事迹为切入点,有理有据、有滋有味地梳理好、闡释好、传授好,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不可磨灭的道德价值和道德力量。引导学生在“修身、齐家”中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在“治国、平天下”中立鸿鹄志,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做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知行合一的奋斗者。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思政教学提供丰富资源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砥砺前行中孕育了博大精深、璀璨绚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饱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既有大同理想、大一统传统也有德治主张、民本思想、平等观念,既有正义追求、道德操守也有用人标准、改革精神,既有外交之道也有和平理念,其中可供挖掘的思想道德资源可谓浩如烟海。这是思政课教学素材的蓄水池、加油站、弹药库,要努力用好一切文化财富,有情、有理、有劲地讲好思政课,不断增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是以理服人,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中华文明经历了数个文化高峰,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朱熹、王守仁等一批思想名家,孕育了儒、释、道等众多学说典籍。这些经典哲学社会科学依然是思政课的重要来源,是教学思想性、理论性的文化基础,有利于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文化认同中得到思想理论的熏陶。二是以情感人,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奋起呐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定不移,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背后都矗立着中华民族艰难困苦时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他们在用热血汗水做着有情有义的家国贡献,这些榜样人物和事迹有利于学生在润物无声的情感共鸣中得到价值理念的升华。三是以志动人,加强思政课的针对性。中华民族充满闻鸡起舞之志、卧薪尝胆之志、乘风破浪之志,但最核心、最动人的还是精忠报国之志。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主旋律、“牛鼻子”,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的重要条件,有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文化意识中自觉践行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筑牢坚实根基

繁荣兴盛的文化以及背后高度的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前提和实现标志之一。思政课就是要引导学生增强包括文化自信在内的“四个自信”,立志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其中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积淀时间最悠久、成果最为丰富的组成部分,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头脑中确立得愈牢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便愈强烈。

思政课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实根基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好、展示好,注重延续历史文脉,塑造民族品格,坚定文化自信。特别是挖掘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时代精神与价值追求,把握好“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与“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对立统一关系,引导学生珍惜和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思想文化成果,在世界文明面前增强文化自尊、自信、自立。具体而言,思政课要在开展中华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教育基础上,融价值观引导于文化传授之中,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感召力和历史感,引导学生坚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进而增强“四个自信”。其中,特别是把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旨在引领学生在世界文明交融进程中筑牢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根基,保持家国情怀、赤子之心。这是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目标的应有之义,也是落实凝魂聚气、强基固本任务的必为之举。

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复兴赋予精神命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这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思政课要凝练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在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全过程中,在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上下功夫,充分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使其深深根植于每一个处于“拔节孕穗期”的青少年内心,激励学生成为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只要把青少年学生教育好、培养好,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历史證明,中华民族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进程中,“雄关漫道真如铁”时的青年奋起抗争,“人间正道是沧桑”时的青年艰辛探索,“长风破浪会有时”时的青年更应勇挑重担、追逐光明未来。思政课要在使命教育中,精心引导和培育学生明确肩负民族复兴是新时代青年的必然责任,使其立志通过接续奋斗而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去实现这个最终目标。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切实感召学生,向中华民族的奋斗历程要信心,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动力,让学生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光辉历程中感受民族的智慧、气魄,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反抗历程中感受民族的意志、品格,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则兼济天下”“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家园中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家国荣誉感,让学生明确从哪里来而又向哪里去,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从而统一民族思想、共建文化家园、凝聚复兴力量。

本文系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南开大学)2017年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NKSZJYKT2017-Y007)的成果

作者系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外国语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双艳珍

猜你喜欢
思政课中华中华民族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哪项世界遗产被 誉为“中华民族不 屈的脊梁”
做人美德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季札挂剑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