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0-09-30 06:46周钊
考试周刊 2020年82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低年级培养

周钊

摘 要:数学阅读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但部分学生对数学方面的阅读缺乏明确的认知,甚至认为阅读过程并非必要。对此,教师应纠正这类错误观念,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重视度,并运用阅读材料促进小学生思考,从数学语言到知识水平都能增加学生的经验,从而在教学与能力培养方面起到更强的指导作用。文章结合了数学阅读的概念,在理论指导下详细分析了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以此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低年级;数学阅读;培养

一、 引言

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逻辑思维、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培养是数学教学工作的重点,而这些都可以从阅读方面进行展开与优化。另外,阅读能力训练也能对小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起到帮助作用,在不断地阅读学习中小学生更能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促进其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有助于小学生对知识信息的再次利用。因而,在阅读教学的展开下,小学生的成长空间能够变得更为广阔。

二、 激发阅读兴趣,引导习惯培养

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兴趣的驱使下小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老师讲的话,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要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为什么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较差,并且从哪些方面存在很多错误。根据调查和分析,小学生通常粗心大意,导致审题不清楚,其中有些人急于阅读冗长的文字问题,但很快就可以回答,后者足以表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并不高,以至于他们没有耐心阅读整个题目。

低年级的小学生时常会有这样的想法,数学又不是语文,为什么阅读问题如此复杂,当学生有这个想法时,老师应该及时关注到,这表明学生的阅读兴趣存在问题,他们认为阅读能力在数学学习中没有用,因此,教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阅读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问题,并从中寻求解决方案,小学生大多年纪较小,有些懒惰的心理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他们忽略它,而让他们开始讨厌数学阅读,随着时间的流逝,学生会产生一种想法,即数学甚至连题目都很难理解,因此他们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所以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对数学阅读的兴趣。

而阅读是一个长期性的学习过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种方式不可取,只有周期性的阅读才能使阅读展现出应有的效果。具体到教学措施,就是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定期组织小学生阅读相关的知识内容,从经典的例题到各样的理论知识,促使小学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经验。并且教师需要自己做出示范,带头参与阅读活动,在“亲其师,信其道”的理念实践下来帮助小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如,二年级下册中,教师可以结合“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来引导阅读,通过举例说明,指出蚂蚁、人、大象、蓝鲸等生物的平均身长,使小學生在对生物产生好奇时意识到其中包含的数学内容,在举例与对比中学会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而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产生了解生物身长的兴趣,比如蛇刚生下来的时候身长还处在厘米这个量级,而在不断地进食与成长中,其长度从厘米的级别上升到了米的级别,而人类从受精卵开始也完成了从毫米到婴儿的数十厘米再到成人的数米的转变。在阅读这些材料时,学生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学习与理解单位的概念,提升阅读分析的能力,数学学习效果更好。

阅读的导入也可以从趣味化的方式出发,教师应追求数学课堂的吸引力,通过与数学有关的故事与趣闻,使学生产生深入了解数学学科的欲望,从而促使学生在阅读上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而在不断的阅读活动中积累知识,形成习惯,发展了个人的阅读能力。

三、 延伸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材料

数学阅读不能只是对教科书或者干巴巴的知识理论的阅读,那样起不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知道“阅读该怎样读?阅读该读什么”,需要在教学活动之外去延伸内容、拓展材料,使阅读学习不再是一项任务,而是兴趣使然的活动,进而去培养学生的能力。其中,阅读的丰富性与实际教学效果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无论是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差异还是知识信息量的直观程度,抑或学生在阅读时的情绪与观感,都会促使教学发生变化。

如,对“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改变学生阅读学习的形式,给学生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片段,将青青草原中的动物数量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加减计算。在动物的增减中,小学生能很快中掌握数量关系的变化,在动画的展示中去进行逻辑推导。这样的方式转变的是阅读的形态,但不变的是小学生从中能够得到相同的知识信息,在图画想象力的引导下,教学产生强劲的学习推动力,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阅读能力得到了有效训练。

在阅读内容的延伸上,教师可以改变阅读的形式,将内容扩充到其他的形式中,优化教学展示,用一些动画形象对人物进行替换,课堂朝着生动、灵活的方向发展。

四、 掌握有效方法,着手生活日常

低年级小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对大量的数据、理论产生厌烦,甚至于只要是包含了数学的阅读内容都不想去了解。对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生活中的日常着手,再逐渐使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与使用性。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小学生能调动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出对应的数学情景,把数字与理论融入生活中的各种方面,从买菜的价格到糖果的数量,从起床的时间到日程的安排。

如,“新千年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就能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比如起床需要两分钟,叠被子需要三十秒,刷牙洗脸需要五分钟,吃早饭需要半个小时,饭后洗手需要三十秒,从家走到学校需要十五分钟,需要提早半个小时赶到学校做值日,而学校早上七点四十开始上课,那么学生应该几点起床?在阅读这样一则问题时,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进行计算,在单位换算的加法时,学生自然能够考虑到对自己日常生活的安排,在解题方面投注更多的热情。而在解决问题的途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低年级培养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山有路“读”为径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