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视角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提升探究

2020-10-09 10:37伍燕琼伍月琼
新一代 2020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

伍燕琼 伍月琼

摘 要: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就业难成为重点关注对象。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职业环境中以及就业之后的职业心理适应情况,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就业视角,探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职业心理适应现状,找到未能及时认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未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滞后等原因,并提出准确自我定位、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充分发挥市场和学校优势、多渠道培养社交能力、开拓实践的机会和平台的建议,以期帮助大学生提升职业心理适应水平,实现自我价值和期望。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高校数量和规模不断增长,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20届全国高校毕业生比去年增加40万人,高达874万人,这给就业带来了巨大挑战[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包括扩大研究生、专升本招生规模,增加西部志愿者、选调生招聘名额,增强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就业力度,提升对中小微企业招聘毕业生的补贴福利等,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我国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不断变革,社会提供的职业类型不断更新变化,对不同的就业者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人才市场的需求呈现多元化、高需求、高标准、高转化的特點,这对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能否与社会人才需求相匹配提出更高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职业环境中,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技术能力、职业心理适应能力,实现适应社会、适应环境、适应工作、适应职业发展的从学校步入社会、进入职场的一次重大转折,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一、职业心理适应

大学生从学校象牙塔到进入社会职业环境,将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角色转变、新的人际关系、新的工作岗位,一般需要经历“非常不适应—逐渐适应—基本适应—完全适应—再到不适应—逐渐适应—基本适应—完全适应”的心理调适和反复循环的职业心理适应过程。大学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我探索,心理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易怒、冲动等情绪,如果调适顺利,会逐步转变为平静、稳定、安全、满足、喜悦,会从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而调适不成功,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冲动的情况,继而产生消极怠工、职业倦怠、辞职等念头,甚至是选择不再工作回家待业以此逃避心理不适应。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现状

(一)自我定位存在偏差

初次步入职场的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自身的优点缺点,在对自身的所学专业知识、掌握的技能、拥有的能力、人际交往技巧、充沛的精力、人生经历和阅历等都比较乐观,基本还是以在学校期间的情况来衡量职场。同时,在大学期间,对于职业生涯比较迷茫,没有清晰合理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性格气质等不了解,对相关行业的职业条件、环境、要求等认知模糊,在就业时匆匆选择岗位进入职场。一旦在职场中遇到问题就先从学校、家长、同事等方面找原因,没有认识到是自我定位存在偏差的原因所致。

(二)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有些大学生希望工作轻松、环境舒适、交通便捷、福利待遇优良,过分注重眼前利益,对于职业给予的平台和机会、发展前景、个人成长、个人成就等长远利益考虑不足,就业观念有待更新。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个体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尚未由学校的教师指导转变为自己的头脑自主分析、选择、评估具体工作内容和工作实际情况,考察和评估自己的能力,且在面对就业压力、自我角色转换、分工协作等问题时感到无所适从,导致未能及时根据工作实际调整心理状态,职业心理准备不足。

(三)专业认可度有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院校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于开设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更注重满足个人和社会需求。但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市场需求日益变化,就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和专业认可度在学校时期较为模糊且易受外界干扰和影响,比如外界认为高薪高报酬、工作轻松、提拔机会多的专业,在实习或就业之后觉得与预期期望不符合,从而导致对专业认可度偏低。

(四)人际交往与协作能力不强

职场中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协作能力,才能团结合作共同完成工作,产生1+1>2的效益。应用型本科院校注重学生的实操能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的培养,但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00后,独生子女居多,一般自我意识比较强,以自我为中心观念较重,遇到事情多归因于外界和他人的责任,团队意识较为薄弱,不善于团队合作,较为我行我素,多半优先考虑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抗挫折和打击能力有限,对于集体的观念较弱,多为自信与自卑同在,丰富的理想和骨感的现实落差并存。

(五)实践应用能力欠缺

职场中,用人单位希望毕业生最好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能够直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尽快适应和完成相应的工作。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中给予一定的见习或实习机会和平台,但大学生毕竟还未真正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以社会人的角色从事工作,积累社会工作经验,所以在工作中会难免会感到自身的实践经验不足,应用能力欠缺。此外,随着市场竞争越发激烈,用人单位对工作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会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这会让大学生感受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而带来的压力,超过一定的程度,会感到难以承受和适应。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现状原因分析

(一)未能及时认清“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自我定位存在偏差。“理想自我”较高的大学生,往往会更渴望自身成绩的肯定和他人的认可,有时可能会过于膨胀,而忽略自身的个性、能力、机会等的限制,对自我定位有偏差。有时对于现实中职业的要求,会过于乐观,在心理上会产生游刃有余、得心应手、轻松应对的“错觉”。而“理想自我”无法达到的时候,“现实自我”可能会采取归结于他人的错过而出现发脾气、换工作、辞职等一系列否认、回避的方式来应对。

(二)未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

学校未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大学生在学校期间未能了解职场生涯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心理调适知识的欠缺,容易导致在职场中出现职业心理适应问题。大学生在学校时期对于未来有很大的热情和抱负,渴望在职场大展宏图,大有作为,但真正进入职场,会发现在学校优秀的自己会成为普通的员工,往返奔波上班、加班加点工作、发展前景有限、工作同事经常有辞职和新入职,每天的工作生活比较单一乏味,此外还有各种指标考核的业绩压力以及随时可能被取代的竞争压力。原先的价值观念、生活氛围、角色定位以及人际关系等都将发生变化,要自己独自面对和承担责任,此时,如果未能自我进行及时调节和调适,容易出现职业心理适应不良等问题。

(三)开设专业与市场需求存在滞后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能会出于扩大招生规模的考虑而开设个别没有办学基础或者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甚至是较为滞后的专业。首先,市场的需求日益变化,而专业的开设和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是在招生之前已经基本拟定完成,如果只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将无法适应市场需求,而如果不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则可能导致培养方向出现偏差。其次,教师师资力量、教学配套设施与专业规模发展不匹配,导致办学质量较低,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较弱,实操課程和时间有限,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不足,社会、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学生本人对于专业的认可度自然会有影响。最后,个别应用型本科院校缺乏对自身专业特色发展模式的思考,过分依赖对以往的经验借鉴,缺少对专业特色化的改进,导致专业同质化较为严重,造成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导致就业困难,专业认可度低。

(四)缺乏社交能力的培养

社交能力是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否建立稳定、和谐、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考验着大学生的社交能力。在学校期间,比较注重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社交能力的培养,部分90后和00后有时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分不清真实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在网上“博学健谈”而现实中却缺少人际互动、羞于表达,从而导致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更加看重自己的感受,不懂得换位思考而选择忽视他人的感受,出现内心封闭、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在职场中,出现“不知如何处理上下级和同事间的关系”的人际关系焦虑,甚至社交障碍。学校学习和实际工作不同,社交能力培养的缺失,导致在需要人际交往和沟通协作的现实团队工作中,当代大学生有些难以调整和适应。

(五)实践机会和平台有限

虽然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设置有实践教学课程和教学小组,但因教学资源、师资、设施设备等条件限制,给予大学生将教学实践、见习实践等各项实践活动融入真正的社会实践中的机会和平台有限,导致大学生在实践中检验自身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的运用情况有限,从而造成实践应用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不匹配,容易出现职业心理适应问题。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提升建议

(一)准确自我定位

首先,正确认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对于“理想自我”较高的大学生,需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正确看待自身的个性、特长、能力、机会、不足,给自己的职业选择进行合理的定位,选择合适的职业和岗位,充分发挥在校学习和实习实训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如:胜任工作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协作的能力等,将“现实自我”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缩小“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让“现实自我”真正成为“理想自我”。

(二)开设职业心理辅导课程

首先,在大一,开设职业心理辅导初级课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训练。让学生在此阶段,通过视频、情景剧、企业参观等方式,初步了解社会和职业,并通过自己的兴趣、技能、价值观等认识职业心理的重要性以及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其次,在大二开设职业心理辅导中级课程,进行通用职业能力训练。让学生在此阶段,通过角色扮演、现场访谈、情景剧等方式,进行人际探索和协同合作,进入工作模拟,探索职业的知识领域和合作技能,累积“职业经验”。再次,在大三开设职业心理辅导高级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技巧训练。让学生在此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座谈会、企业家讲坛、情景剧等方式,进行现实职场模拟和考验,探索职场生涯和人际协作。最后,在大四设职业心理辅导终级课程,进行职业生涯实操训练。让学生在此阶段,通过见习周、见习月等方式到企业现场观摩和实习,开设经验交流分享会和座谈会,学习职场素养和职场礼仪,开启职业心理适应最终调适,为职业生涯做好充分准备。

(三)充分发挥市场和学校优势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开设专业之前,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较为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市场预估。通过对国内各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情形进行考察,进而分析办学条件的优劣势、学科容量的饱和度、专业发展与市场的切合度等,对可能发生的滞后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规避,从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其次,根据学校发展的内部规律,充分考虑本校教师师资力量、教学配套设施设备等,结合规避的市场反映需求情形的滞后性,对数年内人才市场的需求的转变进行合理预测。最后,深度思考自身专业特色发展模式,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开启国际之间的专业与学科合作,将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实践技能、知识应用、创新能力等教研结合的综合应用型教学方式和发展特色。

(四)多渠道培养社交能力

通过学术交流会议、辩论赛、篮球赛、各社团活动等多渠道文化文体活动,通过宣传和打造优秀学生和组织典型,引导学生关注正能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文化。同时,通过“第二课堂”从文体活动入手,增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社交场合,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新环境、新事物中学会全方位、多角度的换位思考和积极适应,鼓励学生从“宅”的虚拟网络世界真正走到“秀”的真实现实生活当中。通过与职业心理课程相结合,让大学生掌握职业心理知识,学会应对职业生活。

(五)开拓实践的机会和平台

首先,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同时,可以通过强化校内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到生产建设第一线,实地参观学习和考察,掌握第一手信息和资料,建立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其次,加强校企合作,与相关企业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建立实习实训实践基地,开设实习见习周、实习见习月,并将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有效结合,实现“校、企、生”三赢。最后,完善就业创业理念、体系、形式,创设创业实践支持基金,从实际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就具备创业实践的意愿,将理论知识真正付诸行动,在创业过程中学会分工合作,掌握职业心理。

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各高校秉承“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注重就业率而不太关注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之后的学生职业心理适应情况,但从长远来看,对于社会、高校、学生而言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长期处于学生角色,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思维方式和心理适应的快速调适和转变,因此难免会出现职业心理适应问题。而让广大毕业生在学校期间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适应知识和调适能力,形成系统和培养模式,以期在职场竞争中快速适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人际的变化和今后的职场竞争压力,在竞争中长远稳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多方位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吕镇洋.基于KPI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胜任力模型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20(4):78-89.

[2]胡守琴.高校大學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策略探究[J].人社天地,2020(03):48-49

[3]肖婷.高职毕业生就业后职业适应性问题和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42):3122-313.

[4]黄锐,付沙,周筠.就业视角下探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J].人力资源,2020(08):14-16.

[5]马蕊,李霞,张学堂.基于就业能力的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探析[J].科教导刊,2020,01(03)178-180.

[6]高辉.社会转型期大学生职业心理适应能力现状分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08):20-21.

[7]杨雅婕.大学毕业生职业心理适应整合测验方案研究[D].苏州大学.2011.05

[8]韩松航。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J].科技资讯,2018(09):242-243.

[9]陈玉萍.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与对策[J].教育理论研究,2020(10):124-12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微课和慕课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教学模式探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