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表征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2020-10-14 08:10牛晓磊贾润霞谈秀凤
中成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药动学橙皮磷脂

牛晓磊,贾润霞,谈秀凤

(1.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64;2.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4;3.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橙皮苷是从陈皮等中药中提取、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妇科炎症[1-3]、子宫内膜癌[4]、子宫内膜异位症[5]、子宫癌[6]、卵巢癌[7]等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其水溶性、脂溶性均很差[8],溶出度很低,导致体内口服困难[9],从而限制了药效发挥。因此,促进橙皮苷体内吸收、提高其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是扩大相关临床应用的关键。

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医药研发人员的关注[10-13],它实际上是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的联合使用,不仅可提高药物脂溶性(磷脂复合物),也能提高其水溶性(固体分散体),从而促进药物体内吸收,提高疗效[11]。因此,本实验制备了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并对其体外基本性质和体内药动学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新型制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100 型HPLC 色谱仪(配置DAD 检测器,美国Agilent 公司);ZA305AS 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赞维衡器有限公司);JB-13 型磁力搅拌器(上海仪田精密仪器有限公司);XD-5000A 型真空旋转蒸发仪(上海贤德实验仪器有限公司);HY-5 型回旋振荡器(金坛市亿能实验仪器厂);D8 型X 射线粉末衍射仪(德国布鲁克公司);JN300-2 型氮气吹扫仪(吉米诺仪器公司)。

1.2 试剂与药物 橙皮苷原料药(批号180325,纯度95.4%,美国Mannstedt 公司);橙皮苷对照品(批号110721-201818,纯度96.2%,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毛蕊异黄酮苷对照品(批号WK170618,纯度99.4%,成都瑞芬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聚乙烯吡咯烷酮(PVK K30,批号171101,河北科隆多科技有限公司);大豆磷脂(批号DDT20180223,郑州豫和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

1.3 动物 清洁级SD 大鼠,体质量250~280 g,购自河南省动物实验中心,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豫)2016-0001。

2 方法与结果

2.1 橙皮苷含有量测定(HPLC 法)

2.1.1 色谱条件 Diamonsil-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1%乙酸-甲醇(35∶6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86 nm;柱温35 ℃。

2.1.2 方法学考察 精密称取10 mg 橙皮苷对照品于250 mL 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后定容至刻度,取适量用流动相制成10、5、1、0.1、0.05、0.01 μg/mL对照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以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得方程为Y=19.247 3X+1.267 4(r=0.999 8),在0.0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取0.01、1、10 μg/mL 对照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橙皮苷日内、日间精密度RSD 均小于1.62%。取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粉末约10 mg,置于100 mL量瓶中,甲醇超声溶解后定容至刻度,精密量取1 mL于10 mL 量瓶中,流动相定容至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取适量于0、4、8、12、24、48 h 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橙皮苷峰面积RSD 为0.62%,表明溶液在48 h 内稳定性良好。配制9 份空白磷脂-PVPK30 溶液,每份10 mL,加入 0.5、1.0、1.5 mL 对照品溶液(1 μg/mL)各3 份,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橙皮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4%~100.08%,RSD 为1.82%。

2.2 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制备 将橙皮苷对照品置于45 ℃真空干燥箱中48 h 以除尽水分,取120 mg,与170 mg 大豆磷脂一同置于二氯甲烷中,55 ℃水浴中搅拌3 h 得澄清溶液,真空减压旋干至浅黄色残留物,即为磷脂复合物。取100 mg加到100 mL 无水乙醇中,振荡溶解后过0.22 μm微孔滤膜,加入400 mg PVP K30,55 ℃水浴中搅拌4 h 得澄清溶液,真空减压旋干至白色残留物,即得,粉碎后置于棕色干燥器中。平行制备3 批样品,测得橙皮苷平均质量分数为8.21%。

2.3 晶型分析 采用X 射线粉末衍射(XRPD),扫描条件为铜靶,扫描速度8°/min,管压40 kV,扫描范围3°~45°。取橙皮苷、辅料混合物(磷脂+PVP K30)、物理混合物(橙皮苷+磷脂+PVP K30)、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适量,置于玻璃槽中,玻璃片压制平整后进行扫描,结果见图1。由此可知,橙皮苷主要以结晶状态存在,辅料混合物呈无定型状态,物理混合物仍可见橙皮苷典型结晶峰,而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中橙皮苷由结晶型转变为无定型,表明该剂型制备成功。

图1 各样品XRPD 图Fig.1 XRPD spectra for various samples

2.4 表观溶解度测定 采用饱和溶剂法[13]。取过量橙皮苷、物理混合物、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于水或正辛醇中,25 ℃下磁力搅拌48 h 后5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表1。由此可知,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将橙皮苷在水、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8.76、4.29 倍。

表1 各样品表观溶解度测定结果(μg/mL,,n=3)Tab.1 Results of apparent solubility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samples(μg/mL,,n=3)

表1 各样品表观溶解度测定结果(μg/mL,,n=3)Tab.1 Results of apparent solubility determination of various samples(μg/mL,,n=3)

2.5 体外溶出度测定 取橙皮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含5 mg 橙皮苷)适量,空白溶出介质制成2 mL 混悬液,分别置于透析袋(分子量8 000~14 000 Da)中,固定于搅拌桨上,以900 mL 0.5% SDS 溶液为释放介质,37 ℃下100 r/min搅拌一段时间(保持总体积不变),搅拌结束后取适量溶液过0.45 μm 微孔滤膜,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结果见图2。由此可知,橙皮苷12 h 内溶出度仅为18.63%,而其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在3 h 内基本完全溶出。

图2 各样品体外溶出曲线Fig.2 In vitro dissolution curves for various samples

2.6 药动学研究

2.6.1 药液制备 分别取橙皮苷及其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适量,加入0.5% CMC-Na 溶液,超声处理10 s,即得(质量浓度以橙皮苷计,均为8 mg/mL)。

2.6.2 分组、给药及采血 12 只大鼠禁食过夜后,随机分为橙皮苷组、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组,每组6 只,灌胃给予“2.6.1 项下药液”,剂量均为80 mg/kg。乙醚麻醉大鼠后,于0.167、0.5、0.75、1、2、3、4、6、8、10、12 h 眼眶取血各0.3 mL(适当补充生理盐水),置于离心管中(加1~2 滴肝素浸润管壁),2 500 r/min 离心3 min,冷冻保存血浆样品。

2.6.3 内标溶液制备及血浆样品处理 参考文献[14]报道。称取10 mg 毛蕊异黄酮苷溶于50 mL甲醇中,甲醇再稀释至1 μg/mL 作为内标溶液。取“2.6.2”项下血浆样品100 μL、内标溶液50 μL,加入1.0 mL 乙腈涡旋3 min,室温下静置10 min 后8 000 r/min 离心5 min,分离有机相,氮气吹干,加入100 μL 甲醇复溶后密封待测。

2.6.4 线性关系考察 取橙皮苷对照品适量,甲醇制成10.0、5.0、2.5、1.0、0.1 μg/mL 溶液,各取100 μL,氮气吹干后加入100 μL 空白血浆溶解,按“2.6.3”项下方法处理后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20 μL 测定。以溶液质量浓度为横坐标(X),橙皮苷、内标(毛蕊异黄酮苷)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得方程为Y=0.101 4X+0.298 4(r=0.992 3),在0.1~1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6.5 方法学考察 取“2.6.2”项下血浆样品,于0、2、4、6、8、10、12 h 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测得橙皮苷峰面积RSD 为9.92%,表明溶液在12 h 内稳定性良好。取“2.6.4”项下10.0、5.0、0.1 μg/mL 对照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6 次,测得橙皮苷峰面积RSD 分别为2.31%、4.76%、6.1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取“2.6.4”项下5.0、2.5、1.0 μg/mL 对照品溶液,在“2.1.1”项色谱条件下进样测定9 次,测得橙皮苷加样回收率为90.22%~95.19%,RSD 为10.16%。将仅含橙皮苷的血浆样品(0.1 μg/mL)逐步稀释,以S/N=10 为定量限,S/N =3 为检测限,测得两者分别为12、5 ng/mL。

2.6.6 结果分析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见图3,相关数据通过DAS2.0 软件进行处理,并采用非房室模型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见表2。由此可知,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t1/2、Cmax、AUC0~t、AUC0~∞高于原料药(P<0.05,P<0.01),Tmax无明显变化(P>0.05),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54 倍。

图3 各样品血药浓度-时间曲线Fig.3 Plasma concentration-time curves for various samples

3 讨论与结论

对于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CS)Ⅳ药物来说,提高其水溶性、脂溶性有助于解决吸收瓶颈[15-17]。本研究发现,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将橙皮苷在水、正辛醇中的溶解度分别提高了8.76、4.29 倍,同时增加了其溶出率及累积溶出度,可为改善其生物利用度奠定了基础。

表2 各样品主要药动学参数(,n=6)Tab.2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various samples(,n=6)

表2 各样品主要药动学参数(,n=6)Tab.2 Main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for various samples(,n=6)

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可降低药物体内消除速度,导致其t1/2显著延长,在其他研究中也有类似报道[18-19];Cmax提高了2.27 倍,生物利用度提高至2.54 倍,表明它能显著促进药物体内吸收;Tmax无明显变化,可能是由于磷脂复合物一般可使该参数延后[20-21],而固体分散体一般可使其提前[13],两者联用后上述作用恰好相互抵消。另外,橙皮苷在体内还会受到肠道内各种代谢酶、肠道菌群、水解、外排转运载体等因素的影响,最终会制约其生物利用度的提高程度[22]。

综上所述,本研究制备的橙皮苷磷脂复合物固体分散体溶解性、生物利用度良好,有利于后续进一步相关研究(如片剂、胶囊等),从而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妇科用药。

猜你喜欢
药动学橙皮磷脂
替米考星在不同动物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进展
母乳磷脂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发研究进展
磷脂和酶解磷脂乳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中丹参素及丹酚酸A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延胡索乙素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橙皮糖
玉米油脂和玉米磷脂的提取与分离研究
橙皮糖
“营养高手”橙皮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