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10-14 08:11刘建浩王天磊谭春凤
中成药 2020年9期
关键词:三针督脉通络

王 波,刘建浩,王天磊,谭春凤

(三亚市中医院针灸二科,海南 三亚 572000)

急性脑梗死通常是由于脑部供血动脉出现粥样硬化或血栓,引起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脑组织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产生相应支配区脑组织软化或坏死[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患有该疾病的人群不断扩大,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给家庭和社会增加沉重的负担[2]。目前,治疗脑梗死的主要手段包括介入、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等,但介入和溶栓对医疗设备、技术、时间窗均有较高要求,导致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大多数患者仅能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往往疗效欠佳,长期治疗还可引起抗药性而影响疗效[3]。

中医认为,急性脑梗死病理要素与风、痰、瘀、气、虚等关系密切,痰瘀阻络证是其最常见的证型,针对其主要病机,应给予化痰祛瘀、通经活络的治疗方法[4]。本研究探讨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 年6 月至2019 年5 月就诊于三亚市中医院的60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7 例,女性13例;年龄47~72 岁,平均年龄(58.26±9.38)岁;平均发病时间(29.16±8.74)h;合并高血压13 例,糖尿病4 例,高脂血症6 例,而观察组男性19 例,女性11 例;年龄45~73 岁,平均年龄(58.40 ±9.15)岁;平均发病时间(29.32±8.54)h;合并高血压11 例,糖尿病5 例,高脂血症4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西医诊断标准[5];(2)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痰瘀阻络证的中医辩证标准,包括半身不遂、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头晕目眩、侧身麻木、舌红苔黄,脉弦滑[6];(3)首次发作,发作时间2 d 内;(4)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 排除标准 (1)合并精神病、颅脑外伤、饮酒、药物等其他因素引起的脑组织损伤;(2)合并其他机体严重病变;(3)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4)曾行介入手术、静脉溶栓治疗;(5)合并脑肿瘤、脑肌病、多发性硬化、脑出血等病变;(6)不符合“1.2.1”项下纳入标准;(7)合并其他感染。

1.3 治疗手段

1.3.1 对照组 按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推荐方法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阿司匹林(江苏平光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17)、依达拉奉(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591)、神经节苷脂(北京赛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202)、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408)等,连续4 周。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祛瘀通络汤组方药材制南星15 g、钩藤30 g、川芎15 g、地龙10 g、红景天15 g、九节菖蒲10 g、僵蚕10 g、水蛭6 g,由医院中药药剂科统一煎制装袋,每天2 次,每次1 袋(200 mL),连续4 周。督脉三针选取神庭、百会、风府3 个督脉主穴,并随症加减,肝肾不足者加肾俞、肝俞,痰浊上扰者加中脘、丰隆,瘀血阻络者加膈俞、血海,运用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连续治疗5 d 后暂停2 d,连续4 周。

1.4 疗效评价 按照中医症状分级量表进行量化评分[7],按照病情程度分为4 个等级,分别计为0、1、2、3 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各项症状评分总和即为中医证候评分。具体为(1)临床痊愈,症状体征全部消退,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少95%;(2)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减轻,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少70%,但低于95%;(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减轻,中医证候评分降低至少30%,但低于70%;(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变,中医证候评分降低少于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指标检测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估(NIHSS)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8],由言语、意识、感觉、失调、肢体功能等12 项内容组成,计为0~42 分,评分越高,病情越严重。采用Barthel 指数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9],包括饮食、洗澡、修饰、穿衣服、小便、大便、床椅、行走、上下楼梯等项目,总分0~100 分,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好。采用经颅多普勒检测两侧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采集治疗前后患者空腹肘静脉血各4 mL,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全自动酶标仪(型号ST-960,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ELISA 法检测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髓鞘碱性蛋白(MBP)、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水平。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n=30)

2.2 NIHSS 评分 治疗后,2 组NIHSS 评分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 组NIHSS 评分比较(分,,n=30)

表2 2 组NIHSS 评分比较(分,,n=3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Barthel 指数 治疗后,2 组Barthel 指数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Barthel 指数比较(,n=30)

表3 2 组Barthel 指数比较(,n=3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血流动力学指标 治疗后,2 组PCA、MCA 的Vm升高(P<0.05),PI 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2.5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后,2 组NSE、MBP、IL-6、IL-17 水平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5。

3 讨论

中医复方、中成药、针灸等在抗炎、降脂、抗凝、神经保护等方面均有一定疗效,对脑梗死病情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针对性[10]。祛瘀通络汤是由涤痰汤化裁而来,方中制南星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天麻平肝熄风、祛风通络,川芎行气活血、通络祛瘀,为君药;钩藤平肝潜阳、清热熄风,红景天活血益气、散瘀消肿,九节菖蒲醒神开窍、祛痰安神,为臣药;水蛭、僵蚕破血通瘀、通络熄风,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平肝熄风、祛痰通络、活血化瘀之功效[11]。督脉三针以督脉的神庭、百会、风府为主要配穴,能醒脑提神、通络开窍[12],还可减轻神经组织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分泌,调节脑内营养介质表达[13]。本研究发现,观察组(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用常规治疗),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改善程度明显更优,表明针药结合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表4 2 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n=30)

表4 2 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n=3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5 2 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30)

表5 2 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30)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脑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14]。本研究发现,观察组PCA、MCA 的Vm、PI 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针药结合可改善脑血流动力学。

大量炎症介质参与急性脑梗死的整个病理进程,与疗效转归关系密切[15],脑细胞损伤后,NSE、MBP 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16]。本研究发现,观察组NSE、MBP、IL-6、IL-17 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针药结合可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脑细胞损伤。

综上所述,祛瘀通络汤和督脉三针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血流动力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猜你喜欢
三针督脉通络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智三针介导JNK信号通路对体外循环大鼠的脑保护作用与机制研究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辛润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探析
颈三针合肩三穴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从“阴中求阳”论治“督脉生病”
基于“开玄府,通络脉”理论探讨风药泄浊化瘀在痛风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
最方便的健身
黑河市爱辉区 注入“三针”强效提升党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