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2020-10-19 06:07沈洪波凌海市人民医院电诊科辽宁凌海1212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18期
关键词:门静脉胆管肝细胞

沈洪波 凌海市人民医院电诊科 (辽宁 凌海 121200)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凌海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与40例胆管细胞癌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确诊前,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鉴别诊断结果。结果:通过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及超声影像表现相比,两种肿瘤具有一定差异(P<0.05);肝左叶占比、肿瘤单发占比胆管细胞癌均高于肝细胞癌,且肝硬化发生率与肝炎发生率肝细胞癌患者明显高于胆管细胞癌(P<0.05);肝细胞癌内部血流无血流低于胆管细胞癌、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且周边血流中的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效果显著,可通过肿瘤形态及血流情况,对病灶进行鉴别。

目前,肝癌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从组织分型的角度来看,临床将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等。肝细胞癌是源于肝内小胆管上的一种上皮细胞恶性肿瘤,发病率达25%;胆管细胞癌发病率仅次于肝细胞癌,占比在20%~30%。早期,胆管细胞癌临床表现特异度较低,主要检查手段为影像学检查,但其易于肝细胞癌相混[1]。故本次主要针对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凌海市人民医院2015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40例肝细胞癌患者与40例胆管细胞癌患者开展研究,所有患者于病理检查确诊前,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40例肝细胞癌患者:22例男性、18例女性,年龄41~71岁,平均(56.39±10.10)岁。40例胆管细胞癌:23例男性、17例女性,年龄43~70岁,平均(56.08±10.25)岁。统计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本次研究参与均经手术病理或是活检确诊病情。且均没有在研究前接受过治疗者。同时,将伴有其他良性或是恶性肿瘤者、合并心肝肾肺系统疾病者排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即选取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飞利浦HD15型),探头频率:3.5MHz。检查前,空腹12h,取仰卧位,将耦合剂涂抹于检查部位上,右肋下第一肝门区、剑突处置于探头进行扫查。先做常规检查,观察病灶的数量、边界及形态、大小、位置等表现,对门静脉主干、肝内分支管腔回声情况及清晰程度进行检查。常规超声检查之后,调整仪器模式,对肝固有动脉、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主干等血流情况进行测定,记录血液信号,测定肝动脉血流峰值、平均流程、阻力指数等,并对各血管的每分钟血流量Qh值进徖测定。

两类患者均由一名医生进行检查,并以双盲方式进行阅片。

1.3 分析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与鉴别诊断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计量资料用t、±s进行检验、表示,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表示,2组数据资料以P值区间<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及超声影像表现比较

通过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及超声影像表现相比,两种肿瘤具有一定差异(P<0.05),肝左叶占比、肿瘤单发占比胆管细胞癌均高于肝细胞癌,且肝硬化发生率与肝炎发生率肝细胞癌患者明显高于胆管细胞癌(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受侵门静脉周边与内部血流情况分析

肝细胞癌内部血流无血流低于胆管细胞癌、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且周边血流中的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P<0.05),见表2。

3.讨论

原发性肝癌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死亡率较高,对患者生活及生命均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临床根据病理分型,将原发性肝癌分为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两种,两种类型早期症状均不明显,但其在治疗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肝细胞癌、胆管细胞癌有效的诊断与鉴别,对提高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次研究显示:通过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及超声影像表现相比,两种肿瘤具有一定差异(P<0.05)。且胆管细胞癌多以周边环绕高回声较多,而肝细胞癌主要以不均匀高回声与均匀高回声居多。胆管细胞癌病灶处于肝左右较多,且肿瘤单发占比明显高于肝细胞癌。此外,通过回声类型、肿瘤数目及位置,均可以对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2]。此外,肝细胞癌患者肝硬化发病率与肝炎发病率明显高于胆管细胞癌患者,由此可知,有肝炎与肝硬化的患者,多数为肝细胞癌。故肝炎与肝硬化可作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的主要鉴别依据。

表1. 肿瘤位置、数目、大小及超声影像表现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受侵门静脉周边与内部血流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3],人体的肝脏血供处于正常情况是由门静脉、肝动脉共同支持的,当肝癌出现后,肝动脉窃血现象较为突出。其的出现,主要是因肿瘤内部大量新生血管的形成与肝动脉血流参数的改变、肿瘤内血池出现短路所致。本次研究示:肝细胞癌内部血流无血流低于胆管细胞癌、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且周边血流中的高速动脉血流高于胆管细胞癌(P<0.05)。由此可知,肝细胞癌受门静脉显像较为清晰,而肝管细胞癌受侵门静脉较少,主要是因肝细胞癌多行血行转移,肿瘤细胞入侵门静脉后,会顺着血管腔生长,形成瘤栓,但其不会侵犯血管壁,因此,显像较为清晰。而肝管细胞癌是位于胆囊上皮的病灶,其直接侵犯门静脉,再通过管腔导致管腔出现闭塞,从而形成瘤栓,故显示不清。

综上所述,在肝细胞癌与胆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门静脉胆管肝细胞
肝吸虫感染致胆管损伤及胆管癌的相关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结石一例及诊断体会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腹腔镜下胆管腔内整形技术治疗北绕型右后叶胆管结石合并开口狭窄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超声引导下经皮门静脉穿刺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