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学理论的人民城市建设探讨

2020-10-20 06:03田利
上海城市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众参与人性化

田利

摘要:人民城市建设有两个方面的理论内涵,一方面是公众能全过程全方位地参与城市建设、运营与管理,另一方面是建设人性化城市。公众参与城市建设,包括参与咨询、可行性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以及评价反馈的全过程。如何以人为本,塑造人性化的城市?通过这两方面的建筑学理论钩沉,探索人民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与技术途径,激发城市活力,建设真正为人民的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公众参与;人性化;人民城市;理想模式;技术途径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20.05.003

一、城市建设中的公众参与

在城市建设领域,行政管理部门主导、高昂建设费用投入、复杂技术专业壁垒导致人们对所生活城市的建设似乎总是被动接受。自上而下的接受执行与自下而上的诉求反馈必然会产生各种应激反应。

城市建设是集体行为,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权力、资本与技术的产物。城市建设涉及方面非常广泛,直接方有管理机构、承担方、代理方、监督方、协调方等。对于具体的城市建设项目而言,可以分为:建设方、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供应方、运营方、使用方、管理方、参与方等,还有直接或间接牵涉到的社会公众、利益团体、民间组织等。城市建设是集体合作与多元博弈的一个有机生长过程,需要广大公众的参与。

公众参与,相关联的提法还有市民参与、公众介入、群众路线等,是指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团体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公众参与,广义地理解是人们通过参加决策,自觉地投入各种发展的努力。从本质上讲,公众参与是公众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下,被公共决策影响的公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有关决策过程中来,对决策施加影响乃至改变决策方向的过程。城市建设的公众参与,强调公众在城市建设过程的意见征询、影响决策与协调管理,从而实现城市建设管理、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公正性。使之最大程度上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满足城市人民需求。

公众参与首先是一个过程,公众意见、需求以及价值观念通过这个过程被引入政府以及法人组织的决策之中,是一种双向沟通及交互过程。公众参与又是一种协商与合作,应加以鼓励并组织有效的技术途径,使其有效率,产生效用。最终决策结果要透明,能使公众理解并接受。公众参与还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包括言论与行动。发表意见、影响决策、参与制定政策,以及一系列为此而开展的实践活动。只有在政府、各类机构、公司、社区、民众和社会非营利组织等在社会体系之间建立一种计划、决策与行动的联合机制,公众参与才能真正起到作用,甚至发挥实质性作用。

公众参与的思想与实践不是一个新生事物,有关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的探讨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对二战结束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进行反思。大型住区与郊区新城的快速简单化建设;激烈的“大扫荡”式推倒重来的再开发;为了迎合汽车交通的持续增长,在城市中大量建设高架快速路项目。这时,公众参与作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反省、动力和方法,首先开始于社区建设与改造,主要集中在居民意见与需求的征询、设计论证过程,以及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如荷兰的社区支撑体住宅体系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基于對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的反思,关于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探讨也风起云涌,城市规划也逐步开始走向社会化。到了1970年代,公众参与的方法影响了整个西方建筑界,如英国的“社区建筑运动”、美国的“社会建筑”以及“自助建筑”研究等。

1969年美国学者阿恩斯坦(Sherry Arnstein)提出了著名的“公众参与阶梯”理论,包括三个层次八个阶梯,参与程度从低到高依次为:没有参与(执行操作、教育后执行);象征性参与(提供信息、征询意见、政府让步);公民权利(伙伴关系、权利代表、市民控制)。这个阶梯表明了不同的参与状态与参与程度,其关键是公众能得到多少或多大程度的发言权。“多大程度的参与是可行的或理想的”一直是民主理论讨论的核心,公众参与城建只是具体领域的表现而已。

发达国家公众参与城市建设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相对完善。其特点为:公众参与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具体的法律保障;参与的组织机构健全有序;公众参与面广、程度深;公众参与方式多样。

具体的参与方式与途径有:宣传展览(展馆、网站、公告、讲座、册页等);意见征集(问卷、访谈、座谈)、公众咨询、各种形式的市民会议(问题研究会、讨论会、听证会、审查会、决策会等);审批公示;接待监督、评价反馈、投诉举报、协商仲裁及法律程序等,灵活多样,不一而足。

21世纪以来,我国已明确提出“公众参与”(2002),对推进参与式的民主决策进行具体的指导。近年来公众参与有了较快的发展。关于公众参与城市建设,采取了座谈、报告、展示宣传、意见征询、公示、咨询、听证等方式,各地在推进公众参与方面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如何切实做到公众的有效参与?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制度上和技术上的保障,以及行之有效的操作途径。

制度上的保障,如法规政策方面,建立制度框架、制定法规条例和实施路径等。培育公众参与意识,落实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引导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参与。建立健全制度与相应机构,沟通参与渠道,使人民能有效持续参与。

建立多样化、多模式、多渠道公众参与的技术手段,实现双向的便捷沟通。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自发参与和组织参与相结合,在城市建设中听取最基层的声音。从形式参与到实质参与转化,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实现全过程参与。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城市建设,包括征询意见、前期可行性研究、策划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以及评价反馈的全过程,形成有效的参与与良性的评价反馈。

“上海总体规划(2017-2035)”的编制就提出和贯彻了“开门做规划”的公众参与模式,构建了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把规划编制过程作为探索城市治理方式转变的过程。除政府部门外,共有百余位国内外专家、40多家高校和科研机构团队参与其中,还有2.67万市民长期关注,1.9万市民实际参与。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生态与环境专委会也组织了相关的城市研究专家、规划师、建筑师等,针对“总规征求意见稿”提交了一个建言报告(2016)。

当前,上海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微更新等也体现了公众参与的方法。推行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形成由规划师、居委会、社区居民、社会工作者、利益相关者和民间人士等组成的小组或团队,能切实了解所在地社区状况与公众意愿,成为有效沟通政府与居民的桥梁。在郊区新城和村镇建设中,建立总协调师制度。如乡村振兴中的专业协调师(规划师、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等),真正深入乡村,了解乡村和村民的实际需求,将公众参与的方法落到实处。

上海市民的主动参与意识强,参与程度深,契约精神与规则意识强。他们热爱自己的生活环境,热爱上海。从内心把城市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来关注、参与、监督并能付诸持续的行动。这是城市好的传统与积淀。

如何才能倾全民之力建设一个更好的城市?这是值得各行各业深入思考的宏大命题。从建筑学专业而言,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师在运用专业知识从事实践的同时,应该深入了解社会,领悟地方文脉,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富有实效地融汇到实践中,促进建设项目全周期中的評价反馈与良性互动,从自身的专业实践角度有效推进公众参与。

二、以人为本的城市

以人为本的城市,亦可称为“人性化城市”,即城市是为人而建的,城市的建设发展应该以人为中心,又称为“人民城市”或“公民城市”。听起来这似乎是一个浅显明确的理念,然而城市在追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以快速交通和汽车为中心、以高楼大厦和标志性公共建筑为重心、以美化城市的绿地公园、超尺度的广场为形象,这些实质上并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城市建设,却成为很多建设者追求的目标。如在西亚的迪拜、吉达,那些似乎失去限制的无止境的摩天楼,追求标新立异的城市风貌,使这些新城建设能快速地获得世界注目。人的维度与空间、宜人的日常生活却从城市建设中失去了,这就是当今时代城市建设中的现代化、国际化、奇观化,例子不胜枚举。

人类的认识与实践是一个“之”字形螺旋上升的过程。1960年代以来,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城市规划和建设出现的问题和弊病,兴起了人性化城市设计运动。

美国记者和作家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于1961年出版了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影响深远。她指出汽车交通的剧烈增长和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分离城市功能且强调独立的单体建筑)是如何将城市空间与城市生活置于一端而不顾的,从而导致了缺乏人气的无活力城市。简·雅各布斯是第一位强烈呼吁在建造城市的方式上要有决定性转变的人,即向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城市建设回归。

在同时代,有不少有识之士开始倡导以人为本进行城市设计和建设,但没有人像扬·盖尔那样,在塑造人性化城市方面产生过如此巨大的影响。扬·盖尔(Jan Gehl),生于1936年,丹麦皇家美术学院教授、建筑师,环境行为研究与实践领域的著名专家与领衔者。在世界众多城市中开展了城市改善项目的研究。他在人性化设计研究领域的著作有《交往与空间》(1971)、《公共空间·公共生活》(1996)、《新城市空间》(2000)、《新城市生活》(2006)、《人性化城市》(2010)、《公共生活研究方法》(20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建筑原则以及汽车的兴起重新塑造了大城市的面貌。现代主义城市关注的是建筑和道路,而非人与场所。他们忘记了,人还需要与他人之间的互动,需要生命、活力与多样性的体验。扬·盖尔以其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基础,重提“城市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扭转了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方向。他始终强调必须设计为人服务的城市,而不是单纯为车辆畅行、建筑林立而设计,更不是为了盲目的经济增长而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他不仅指出城市在哪儿出了毛病,还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他的人性化城市设计的方法是,通过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建筑师研究小组的协同工作,依据环境心理学、环境行为和公共空间生活的研究,系统观察人们使用城市环境的方式。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提出建议。最终让人变得可见,重新回到规划、设计和建筑的中心。

扬·盖尔与同时代的那些关注人性化设计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互相交流促进,如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e)、记者和城市研究者威廉·怀特(William H. Whyte)等。厄斯金关怀人性的设计理念以及在住区改造工程中的渐进方式,让住户的生活每天都在变得更好,令他从中学到了珍贵一课,就是“要成为一名好建筑师,你必须热爱民众,因为建筑本身就是支撑民众生活质量的框架”。

扬·盖尔在全世界50多个城市进行调研,并提出以人为中心的改造发展实践,包括纽约、伦敦、莫斯科、哥本哈根、墨尔本、悉尼、珀斯等,促进了众多城市朝向人性化的高质量宜居生活环境转变。他运用公共空间—公共生活调研发掘了人性因素对公共空间设计的作用。研究成果最终转化为“以人为先”的城市发展策略。而这种人性化策略对于城市的宜居性、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都至关重要。如在哥本哈根建设“人性化的大都市”实践中,他提出的城市生活与宜居性策略,集中于三个主题:“让全体市民享受更多城市生活”“更多的人参与更多的步行活动”“更多的人停留更长时间”。盖尔实现了他的目标,把哥本哈根逐步改造成为全球著名的人性化城市。墨尔本也是这样,通过人性化场所的营造,近年来一直成为世界最宜居的城市之一。

2010年扬·盖尔出版了研究论著《人性的城市》(Cities for People),在书中他提出了“人性化维度”核心概念,即是指在城市中有利于人们行走、站立、坐下、观看、倾听及交谈的维度,符合人的尺度、有利于人的日常生活与交往。城市规划与建设应以人性化维度为关注重心,追求更加美好宜人的环境品质。人性化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适应人的感官、尺度及移动,这为城市空间中的各种行为、活动与交流提供了生物学的基础。适合与人交流的小尺度空间则意味着热情和温暖的城市。城市人性化维度的原则很简单,考虑的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最普通的城市日常生活。城市必须为人们的行走、逗留、观看、倾听及交谈提供良好条件。人性化的要点在于小尺度(人的尺度),即适合步行、骑车、停留、会面的宜人城市。人们需要在城市空间中进行自我表现、嬉戏和锻炼。建设出好地方、好空间与好尺度,以适应人的活动。适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留下美好体验的城市就是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城市。最后扬·盖尔提出一种新的方式来建设人性化城市,即“生活、空间、建筑——以此次序规划”。流行的规划是给建筑最高优先权,其次是空间,最后(如有可能的话)稍微考虑一点生活。基于人性化维度的城市规划与建设首先关注生活和空间,其次才是建筑。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必须让城市生活和人的尺度有可见性,并对之优先考虑。

值得指出的是,《人性化的城市》这本书是在哥本哈根、华盛顿和北京三地首发,一开始就同时出版了丹麦文、英文和中文版本。截至2016年,这本书已经有超过30种语言的版本。由此可以看到关于如何营造人性化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在当代人性化城市设计历程中,扬·盖尔是一位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获得了显著成就的人。他的价值在于,他不仅对现代主义设计思维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而且还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向人们说明,如何通过一系列实际步骤来达到目标。他发现,在世界各地,文化、气候判然有别,但人性始终如一。如果你创造出好的公共场所,人们就会在那里相聚。这个世界一直在快速变换着追求美好城市的眼光,从对汽车一味顺应到人性化的城市。在这个进程中,扬·盖尔的引导、实践和影响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

加拿大的华裔城市规划学家梁鹤年也提出了一个“城市人”的规划理念,“城市人”即理性选择聚居去追求空間接触机会的人。其价值观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理论基础是亚里士多德的“城邦起源于保生存,成全于求幸福”和阿奎那的“自然之法是自存与共存的平衡”。这个理论的主要贡献是为市场提供精确的供求信息,为政府提供道德的引导方向。

“以人为本”不应再停留在空洞的理念与口号层面上,人性关怀、深思熟虑、设身处地与持续行动,脚踏实地为城市中的人带来幸福与尊严,这是城市建设的关键。

三、人民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与技术途径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座城市的建设应该能够给他的市民以安全感和幸福感。人民城市建设的理想模式应该是安全城市、健康城市、生态城市、人文城市、可持续城市等多种状态的集合体。我们首先塑造城市,而后城市塑造我们。

(一)安全城市

人们在生活的城市中感觉到安全,从而很放松,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城市品质。把它称之为人民城市理想模式的首要因素,可以说一点也不为过。

1.交通安全

汽车交通的快速发展,严重地侵占了城市空间,不仅带来严重的交通拥堵,而且事故频发导致人们对城市交通产生恐惧。城市中步行和骑行的乐趣大为降低,给日常生活的便利性甚至城市品质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幸运的是,人们开始认识到问题的所在。21世纪的交通规划逐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世界各地都开始关注交通类型之间的平衡,关注慢行交通在城市中的重要性。以人而非小汽车为中心的交通规划与建设原则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同和实施。市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应引导以公共交通为主,小汽车交通为辅的方式。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良好接驳。提倡步行、骑行,步行在混合型交通中必须具有优先权。实施富有实效的、灵活体贴的交通系统。考虑不同街道类型、功能与交通一体化的程度,哪种方式是合适的解决之道。实行多样化精细化的组合与弹性管理,来解决通达与安全问题。

2.基础设施与安全

基础设施是以分配公共资源、协调公共关系、改善公共环境为目的的物质技术设备与设施的统称。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是城市顺利进行各项活动的保障。健全良好的基础设施不仅是城市正常运行的基础,而且是城市安全的命脉。

当代快速城市化进程,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重形象、轻基础,已经出现了不少问题,如基础设施薄弱,暴雨考验冒进的城市,城市频频出现道路积水、街道被淹的现象。有些地方甚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重新思考城市环境与基础设施的关系,跨越并联系建筑、景观、规划、土木、环境和市政工程专业领域,重视、整合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类基础设施的有机重组,是可持续城市的基石。

3.开放与安全:柔性边界与韧性城市

良好的城市空间、城市生活与预防犯罪有着密切的关联,市民任何时间都能够在城市中安全行走,这种体验和感知对城市生活至关重要。清晰的结构、明确的界域、市民日常的关心即对城市的责任感,都有利于城市的安全。私密与公共空间的柔性过渡,就是在建筑与开放空间之间有缓冲地带。城市不同功能性质的空间既清晰又友好,有利于城市的安全。这是一个开放与安全之间的辩证协调。

通过合理友好的交通系统、健全的基础设施和防灾体系建设,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起来,以提升对灾害的适应能力,增强城市的韧性。

(二)健康城市

健康城市是一个非常明确而又敏感复杂的话题,涉及环境品质、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文教体育、休闲养老等领域。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提醒我们从关注城市的物质形态转向物理环境,强调并遵循品质重于形式,应对并逐步消除慢性灾害,如粉尘、雾霾与废气,重视空气质量。消除声污染与光污染,对城市热岛、气候变化、水体清洁等诸多方面都关注起来,做出积极应对,营造高品质的健康环境。

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正常组成部分,对城市公共空间和开放空间提出良好的品质要求。以人的尺度和慢行交通为关注重心的区域,成为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锻炼的空间载体。城市街道和广场上参与各类活动的孩子、老人数量越多,说明城市品质越高。一个城市的市民能有更多空间、时间与精力走出家门,参加各种各样的户外体育锻炼,是一个城市令人满意和幸福的标志。

上海近年来着力打造的黄浦江两岸滨江岸线贯通,为市民营造出集开放空间、慢行交通、都市景观于一体的宜人环境,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极佳的运动健身和休闲娱乐场所。2019年杨浦大桥东西两段完全贯通开放的杨浦滨江,更是以其独特的工业遗产景观与慢行交通体系(步行道、跑步道、骑行道)、绿色生态廊道相融汇,呈现出极具魅力的滨水空间,重新激发了滨江老工业带的活力,已成为杨浦最时尚的客厅、人民城市高品质建设的示范。

在卫生防疫方面,洁净的人居环境应该成为城市建设的常规标准。充足的阳光、良好的通风、洁净的空气这些软环境,应该更加重视起来。科学布置医疗设施、预留拓展空间、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运用更为精细化的设计和弹性设计,采用信息化手段,以应对突发疫情。

(三)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追求可以理解为一种危机应对与回归,人工建设或多或少都会对自然环境带来影响。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关注生态,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已经成为时代的共识。生态城市建设立足于生态平衡、系统有机、循环再生、生物气候学等原理,来解决城市化进程和建设领域中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将人工建造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生态城市建设之道可以简要归纳为:尊重自然与土地,实现城市建设与所在场地地形和气候的契合。注重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与污染。基于整体意识的系统优化,促使系统进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塑造自然宜人的城市和建筑环境。在生态系统原理的指导下,探索适应社会经济技术、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城市建设途径。尊重使用者,对所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都要加以考虑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生态城市建设经常提到的3R原则(Reduce, Recycle, Reuse),即资源与能源的节约、循环与再利用,逐步扩展到尊重与记忆、接受与给予等人文和心理层面的适应原则。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实现自身良好运营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平衡,通过生态措施实现城市系统的综合优化。

(四)人文城市

当今时代是全球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重心,从而推动智能城市建设。然而,技术是双刃剑,必须考虑负面影响。当今时代又是环境意识和生态觉醒的时代,城市建设要有人文追求,寻求地区特色和文化特色。在全球化与信息化中,不能迷失自我,尊重地方文化和生活模式,延续地方特色、传统和民俗,塑造新时代的人文之城。

“上海总规2035”提出上海要营建创新之城、人文之城与生态之城。在人文城市建设方面注重城市品质与人文底蕴,关注老龄化社会,打造城市的时尚魅力。延续海派文化特征,海纳百川、多元融合。具体策略有:构建多元融合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保护风格独特的历史遗产,塑造特色凸显的城乡风貌,培育兼收并蓄的文化氛围。

(五)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以可持续理念和行动纲领为指导、对人类环境直接相关的能源和资源问题做出回应的城市,是从生态学角度对人类生活模式进行构建的城市。城市既要发展,又要可持续;可持续是核心,是经济、环境、社会发展的整体可持续。

城市是个有机体,本身就是一个连续的生长过程。在可持续城市建设中,上海中心城集约发展,形成紧凑型多中心的城市形态。郊区新城围绕主城形成串珠式的生态格局,高品质的生活环境已经逐步实现疏解主城人口的目标,如嘉定新城、松江新城、青浦新城等已经成为高品质的宜居之地。

可持续的城市是公正的、美丽的、创造的城市;是紧凑富有活力、易于发生人际交往、丰富多彩的城市;是经济性与地方条件、环境保护的平衡。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是城市社会可持续的基础,应使城市中各类人群具有同等的发展机会,为城市人民创造具有平等的生活环境。

四、结语:美好城市

宜居、公平与认同被认为是美好城市的基础。宜居包括最基本的要素,干净的空气、水源与食物,减少废弃物和各类污染,垃圾分类回收,有序的交通、健康的环境和人性化的空间等。公平则是城市提供给每个人都能得到的机会、空间和欢乐,包括工作、住房、公共空间及城市的文娱活动等。人们可以理解所居住城市的形态、布局和环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城市文脉,从而使城市中的人民有真实感、认同感和归属感。更高的目标是城市能培养出人们的宽容、正义和规则意识,最大限度体现多样性,营造多元包容的城市。美好城市应能实现自身的动态循环,为人们提供移动、交流、融合的良好条件,即生态城市的物质与能量循环。在此基础上,体验享受到善与美的人文艺术与城市精神。

理想城市是宜人的真善美的集合体,人们为了追求这种文明而聚集在城市中生活,实现安全与幸福的追求。创造与实现美好城市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事情。但同时这个营建过程也是至关重要的,城市建设中的众多参与者对理想城市的向往、创造和管理,让市民有机会享受城市的美好。同时,这也增强了参与者自身的认同感、责任心和荣誉感。无疑这就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人性化的城市[M].欧阳文,徐哲文,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扬·盖尔.交往与空间(第四版)[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安妮·麦坦,彼得·纽曼. 人·城·伟业——扬·盖尔传[M].徐哲文,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8.

[4]亨利·丘吉尔.城市即人民[M].吴家琦,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5]理查德·罗杰斯,理查德·布朗.建筑的梦想:公民、城市与未来[M].张寒,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20.

[6]梁鹤年.旧概念与新环境:以人为本的城镇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

[7]艾伦·雅各布斯.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M].高杨,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8]陈振宇.城市规划中的公众参与程序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9]吴晓,魏羽力.城市规划社会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公众参与人性化
人性化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论公众参与立法的利弊与保障措施
互联网背景下公众参与农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对策研究
行政决策中公众参与面临的困境
智慧城市建设规划中公众满意的影响因素研究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的有效表达机制的构建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