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重回东关口”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实施

2020-10-20 06:23王晓玲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9期
关键词:牌坊关口花纹

王晓玲

宿迁市东关口地处大运河南端,千年运河孕育的璀璨中华文化,彰显了其独特的人文资源价值。我园毗邻东关口,一直致力于将优秀的家乡文化融入幼儿园的课程中,秉承以“家乡文化滋养童年”的理念,充分挖掘东关口文化资源的教育价值,通过自主体验、多元探究、深度学习等方式,让幼儿感受家乡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

一、远足东关口——开启发现之旅

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的落成吸引了当地居民前去游览、观看。孩子们在幼儿园也会兴奋地交流、分享全家出动巡游时的所见所闻。感受到孩子们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关注和兴趣后,我们在征求家长、幼儿意见的基础上,组织了大班年级组的东关口远足活动。在走走、看看、聊聊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高大壮观的城楼、有规律排列的垛口、待月桥上刻画的明清宿迁地图、明清建筑风格的特色店铺、拉着货物迤逦远行的船队。当东关口历史文化公园的每处古迹都生动具体地再现在幼儿眼前时,引发了他们强烈的探究欲望。

发现之一:我看到的船

大三班的孩子在远足时发现运河里来往的船只各有不同,有的船离水面很低,感觉快要沉到水里,而有的船离水面很高,这是为什么?船里面是什么样子?船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回到幼儿园,他们开始了关于船的探索学习。美工区里,孩子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看到的船,用彩纸折出各种造型的船;图书区里,教师投放了关于船的图书,孩子们在认真翻阅中了解到原来船的种类丰富,不仅有货船、客船、游轮,还有战舰、快艇、航空母舰;科学区里,自己动手拼船模让孩子们清楚地了解船的内部构造,吴欣桐的爸爸是名船员,他给孩子们带来了船上生活的视频,让孩子们认识船上的设备,了解船员的生活;建构区,孩子们展开想象,利用清水积木、木板等材料搭建出皮划艇和军舰。

发现之二:石头里的花纹

孩子们被东门口的一块石头吸引住了,峰峦叠起的山色、深浅变化的纹路,石头里的花纹是怎么变出来的?所有的石头都有花纹吗?孩子们有个大胆的想法,想把石头里的美丽花纹做出来,留在他们的班级。第一次尝试,孩子们用水彩笔画出石头的花纹,感觉没有表现出石头里花纹变化的层次感。第二次尝试,孩子们用水粉颜料,深浅交替平涂,看上去花纹有了点立体的感觉。孩子们没有就此满足,开始了第三次尝试,他们找来了橡皮泥进行探索,把不同颜色的泥揉搓在一起,咦!花纹有变化了,看起来更接近石头里的花纹了。成功的喜悦给了孩子们创作的自信,也激起了他们进一步深入探索的欲望,接下来,孩子们不断更换材料,尝试了用超轻黏土纸上雕塑、沥粉画等方法进行创作,创意设计出石头里可能会出现的花纹。

东关口远足之行,孩子们仿佛行走在时空隧道,观赏古城楼的雄伟壮丽,体验晚清时期宿迁古城的繁华街道,在感受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开启了拓宽课程资源利用的新征程。

二、探究东关口——体验古韵之美

东关口作为宿迁船运文化的历史遗址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重建后的建筑群保留了曾经的建筑风格,也融合、呈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我们适时利用这些元素和孩子们一起展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探究,丰厚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认识,将中国元素之美根植于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探究之一:“紫气东来”牌坊

远足时运河边临水而建的“紫气东来”牌坊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他们围着这个上面顶着漂亮门楼底下却只有四根柱子支撑的建筑认真打量,好奇地说出自己的担心:如果有大风,牌坊会不会被吹倒?远足回来后,孩子们围绕着牌坊的由来、种类、意义、保护等进行主题活动“牌坊”的探究和学习。历经搜集查阅资料、实地考察探究、邀请家长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后,孩子们了解到牌坊是中华文化的一个象征,每座牌坊都有一个故事。牌坊上精美的雕刻、书法所蕴含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自主设计、建构“紫气东来”牌坊成了孩子们最想尝试的事情。第一次孩子们选择了椅子和长方形积木尝试搭建,完成后发现用小椅子搭建的牌楼柱子太粗,没有牌楼建筑的典型特点。第二次孩子们选择了小积木搭建,外形上神似,但整体建构作品没有牌坊高大威严的气势。孩子们在讨论、调整后,开始第三次搭建,这次他们选择的是中號的卡普乐积木,搭建好之后,孩子们发现牌坊的稳固性较差,容易倒塌。怎样才能让牌坊既美观又稳固呢?他们拿出“紫气东来”牌坊的图片反复观察讨论,研究牌楼的造型与结构。第四次孩子们选择户外的大型炭烧积木为主要材料,辅以长木板来进行建构。在一次次搭建、尝试、调整中,孩子们不断积累经验,功夫不负有心人,气势恢宏的“紫气东来”牌坊终于建成了!探究活动让孩子们既了解了传统建筑的特点,又体验了重塑牌坊后的成功与喜悦。

探究之二:记忆岁月的门环

除了高大的牌坊,远足活动中,细心的孩子们发现东关口古街的大门上都按有一对门环,门环敲击门板发出“咚咚”的声音。门环就是古代的门铃吗?为什么每户人家的门环造型不一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于是,教师支持孩子们分四步开启了“门环”的探究学习之旅。一是初步观察了解。带着问题孩子们观察了门环的形状、材质、图案,对门环有了初步的认识。二是知识调查:门环的种类和故事。利用周末时间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观察了解身边古建筑上的门环,并搜集有关门环的知识,拓宽幼儿的视野。三是基于经验的讲述:我见过的门环,鼓励孩子们将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关于门环的知识经验分享给同伴。四是创作与表达。孩子们依据已有的经验,通过计划、调整、合作,创作出千姿百态的门环作品,艺术化地表达了他们对门环的认知。

三、重回东关口——再现文化盛景

历史上的东关口是宿迁水路运输的主要码头和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如何在孩子们参观、了解东关口外部形貌、建筑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它的文化历史意义呢?带着问题,教师们反复研讨、思考,在考察历史、集思广益的前提下,大胆提出建议,东关口作为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其集市贸易活动非常热闹,我们可以将这种货物交易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幼儿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其文化的精髓。

1.可行性调查。我们制作了两份调查表,一份是幼儿调查表,用来调查孩子们了解的集市贸易是什么样的;一份是家长调查表,了解家长是否有带孩子逛庙会、菜市、旧物交易市场的经历,对幼儿园举行集市交易活动有什么建议。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回收与分析,我们发现孩子们都有逛过庙会、花鸟市场的经验,这就为我们举行集市交易活动提供了前期经验。家长们对幼儿园即将举行的集市交易活动也表达出支持和肯定。东关口“夜猫子集市”顺利地进入筹划阶段。

2.幼儿参与筹备。我们秉承孩子是活动的主体、游戏的主人这一理念,从开始策划活动时,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在一起讨论场地的劃分、货品的种类,商量海报的制作、商品的定价,等等,就连集市上哪儿是入口、哪儿是出口都考虑到了。他们表现出来的智慧与能力让教师、家长们连连惊叹,也更坚定了“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儿童观。在大家的努力下,“夜猫子集市”开张了。

3.反思与调整。第一次“夜猫子集市”在大班年级组中试行,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兴趣高涨,能大方、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往,买卖交易活动很轻松就完成了。我们及时组织教师、孩子进行总结、反思,决定增加活动的挑战性。第二次“夜猫子集市”,我们调整为大带小活动,大班的孩子每人负责照顾一个小班孩子逛夜市并进行交易。活动中,大班孩子充分发挥哥哥姐姐的职责,耐心地带着小班弟弟妹妹逛夜市,活动场面非常温馨。第三次,孩子们讨论要邀请爸爸妈妈也来逛一逛幼儿园的“夜猫子集市”,于是,家长们亲身体验了一次自由交易的集市活动。活动再现了东关口热闹繁盛的场景,仿佛重回明清时期的东关口。

东关口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了我园的课程内容,拓宽了教育的途径与方式。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直接感知,进一步认识了解东关口的历史文化意义,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萌生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文系宿迁市“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SQ2016GH1X11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牌坊关口花纹
轮胎花纹学问多
中国现存牌坊文化遗迹的地域分异及成因
安徽桐城六尺巷
按属性分类
但昭义钢琴教学思想初探
垣内彩未
让模仿成为小学音乐教学核心“关口”
着力把好“四大”关口,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
断剑坊
汽车的轮胎上为什么要有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