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理论”的现实意蕴

2020-10-21 21:44范凯玲
西部论丛 2020年2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马克思

摘 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它全面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彻底批判了过去一切的唯心史观,将其虚伪的面纱揭下,迫使其本质暴露在“现实”的阳光下。本文从辨析唯心史观的缺陷开始,对唯物史观诞生的前提进行简明论述,厘清“分工”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承担的推动作用,深入挖掘其理论内涵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分工

科学唯物史观的确立,必定以过往一切错误唯心史观的驳倒和摧毁为前提。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篇中,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的根源上彻底推翻了青年黑格尔派和費尔巴哈唯心主义历史观。

一、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思想基础

(一)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缺陷

马克思指出:“德国的批判,直至它最近所作的种种努力,都没有离开过哲学的基地。”[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德国的批判仍然停留在理论之上,或者仅是对现有事物的确证。而没有回到事物本身,回到事物的本质上去,没有以当时当地的实际为依据,透过事物的总体发展过程去看事物的个体变化发展。马恩认为德国的批判不是一种历史活动,而是和现实断裂开来的,完完全全的一种纯意识的思辨。“这个批判虽然没有研究过自己的一般哲学前提,但是它谈到的全部问题终究是在一定的哲学体系即黑格尔体系的基础上产生的。不仅是它的回答,而且连它所提出的问题本身,都包含这神秘主义。”[2]既然这种批判没有和生产联系起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那就不可能改变现实、改变世界。马恩认为要彻底推翻这种错误的理论,无疑要先发掘其真正的前提,马恩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3]现实的个人是现实世界的创造者,是现实世界生产活动的实践者,更是唯物世界的前提。

青年黑格尔派将宗教观念视为一切或者将一切都宣称是神学上的东西来批判一切。他们认为宗教或者神学束缚了现实的人,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他们认为意识、精神奴役着人们,只要改变这种精神、意识,就能解放人、解放世界。而未发现真正要改变的是延滞发展的生产关系,这种滞后于生产力后面的生产关系才真正限制了社会的进步。而宗教对人的奴役只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落后所呈现出来的一种表象,改变这种表象无助于解放人,因为人所受到的奴役来自于隐藏在宗教背后的落后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

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哲学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哲学家们企图通过思辨把人们从词句下解放出来是不现实的,因为人们所受到的压迫并不是来自这些词句,而是现实生活,现实生活中的压迫剥削只有通过彻底变革社会构架才能真正得到解决。当然,这些思辨在德国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因为当时的德国只剩下哲学的发展,打破这些词句可以让德国回归到现实,再从现实出发去解放自身。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

马恩指出:“我们要开始谈的前提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4]可以认定,“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归宿。马恩认为一切思辨活动都应该是从现实出发,最终回到现实并指导现实的发展。

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他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5]这里的终止是指德国那种纯思辨的终止,是那种不从现实出发却要去改变现实的终止。这种纯思辨应该被实证科学所代替,即从社会意识转向社会存在。马恩进一步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并且,“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些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6]现实的个人是指参与现实生产生活实践,进行物质生产的个人。人思维的首要前提是生存,为了能够生存就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这种生产和交换的方式方法决定了人必须在社会中存在。这就给“人”设下了一个历史的定义,这个“人”不是一个片段的人,而是有血有肉有前提的人,与那种远离现实世界的概念式“抽象的人”相分离。马恩在论证“现实的人”时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但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7]人们在参与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其本质是在生产自己本身,通过社会生产将自己预想的物质世界创造出来,完成自己的人生架构,使自己成为现实的人。

马恩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上升到天国。”[8]哲学的出发点应该是人间,只有人间才能产生丰富的社会实践,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诞生真正的哲学。“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9]以及“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10]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不同在于,其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角度不同,看待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承担的历史作用功能不同,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的个人本身去剖析历史发展动态,解构现实世界。他们抛弃了以往德国思辨哲学的“抽象的人”的思维立场和方法,转而研究现实生活中的人,找到了正确的出发点,并非精神统摄生活,而是生活衍生精神,精神是现实存在的人在社会实践中提炼出来的。

二、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的具现

(一)分工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从两方面细致阐述了分工理论,其一是如何于社会实践中产生,其二是如何在社会变革中发挥其巨大作用。首先,分工的产生是源于生产力的飞越式发展。马恩论述分工时指出:“一个民族的生产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上,任何新的生产力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11]社会生产的发展最终必然导致分工的变化,只是当生产力的变化只是量的变化时,分工也不可能断崖式骤变。例如:封建王朝开垦的土地再多也不会引起精耕细作这种生产方式变化为机器大规模生产,只有蒸汽机这种引起生产力产生质的飞跃的发明出现时,传统手工业的活动范围才会被彻底排挤掉,使得现代大工业生产独占鳌头。其次,分工的发展会引起所有制的更迭。“分工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的形式。”[12]对分工的变化而言,生产力的提高才是最重要的因素,它的发展导致了分工,分工形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所有制。分工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不同的所有制,在其历史发展中,所有制也分别经历了多种不同的形式。从原始社会部落所有制到奴隶社会所有制,再到封建社会所有制等三种私有制形式,而且伴随着分工的推进,资本主义所有制必将被历史淘汰,而社会主义所有制也将回应时代需求。

马恩指出:“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并进一步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己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13]最初的分工是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决导致定的,但是后来分工就被固定下来。因为人如要生存下去就不能离开现在的分工,就像猎人如果离开了这个分工,他就在也不能获得“猎物”这个生活资料,为了生存下去,他就会一直停留在原有的身份中。这种分工决定了产品的分配,但是分配却是不平等的,捕鱼者捕到的鱼,猎人收获到的猎物都不一定能够维持他们的生存。在封建时期的家庭中,丈夫掌握着土地、农具等生产资料,妻子儿女要生存下去,就只能成为丈夫的附庸。“由于这种不平等,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14]由于这种不同的共同利益,产生了不同形式的国家所有制,但这些共同利益大多也是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三、分工理论的现实意义

马恩指出:“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并进一步指出,“一定的生产关系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15]首先是生命的生产即繁殖,这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其生产的是家庭单位,构成父子妻女间的契约联系。早先这是独一的社会关系,但是随着人口的兴盛,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分工的出现。每个人的生产不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然而然人与人之间就会进行交换,这种交换范围会伴随生产力的增长而不断扩大,更加复杂的社会关系随之产生。这是因为原本的社会框架再不能为生产力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了,生产力要想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打破原有的社会框架,重新构建一个能容纳其发展的社会关系。马恩进一步指出:“分工的每一阶段还根据个人与劳动材料、工具和产品的关系决定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16]分工的不同阶段,决定了人和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分工和分配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分配和分工显现了人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通过物质生产可以推动分工的变化发展,并进而促进人的现实化。

四、余论

马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历史不外是各个时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17]生产不是瞬息发展起来的,在大工业的生产力之前,它有一个长时间的蓄力过程。人也是处在历史中的人,看待事物不仅需要從事物的现有状态出发,更要看到事物的历史过程。当费尔巴哈求助于最高的直观去改造世界时,马恩从另外一个新的出发点发现了改造这种关系的必要性(越来越猛烈的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和条件(伴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诞生的无产阶级)。分工理论从现实出发,让我们将人和历史理解为“感性的活动”而非“感性的对象”,真正的理解和把握现实的人和历史。

参考文献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 吴晓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文本导读(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范凯玲,性别:女,籍贯:福建省三明市,学历:在读硕士,学校:福建师范大学,专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马克思
最有思想的句子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小蜜蜂
马克思分工理论研究述评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