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形势下中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情况分析与研究

2020-11-04 10:26田学婧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总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田学婧 北京市第十一中分校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打乱了每个人的生活。每个人都响应国家号召,做好防护减少外出,开启了居家隔离的防护模式。为了更好的保护自己,专家建议我们要积极开展居家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机能,提高我们的免疫力,对于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非常重要。

居家体育锻炼作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的重要形式,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这个特殊时期里也成了学生日常锻炼的主要形式。教育部门多次提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把学生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切实增强体质。为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练”我校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和安排线上体育课程。

本研究将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中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和线上体育课程方面出发,通过对学生线上体育课的周课次、时长、运动量以及居家自主锻炼制定计划、锻炼动机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的措施,建立长效的机制,为广大师生在今后的居家体育锻炼中提供参考,也为利用居家体育锻炼开展终身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对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分校初一、初二以及初三年级学生随机抽取18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和研究他们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居家体育锻炼的情况。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围绕所要研究的内容,查阅大量有关资料,进行补充、参考,指导研究活动。

2.问卷调查法

本次问卷随机发放180份,回收问卷173份,有效问卷173份,回收率96.1%。其中,初一年级60人,初二年级78人,初三年级35人;男生89人,女生84人,男女生比例基本一致。

3.数理统计法

对研究中收集的有效数据,通过问卷星、Excel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比较、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线上体育课程情况

1.线上体育课程任务完成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安排的线上体育课程,能够按质按量完成的同学有157人,占调查总数的90.75%。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下居家学习阶段,安排线上体育课程是提高身体机能的有效途径,同学们能够高效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配合度很高,获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表1 线上体育课程任务完成的情况

2.线上体育课程的周课次

我校对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线上体育课程的周课次安排是初一、初二年级每周1课次,初三年级每周2课次。从表2可以看出,认为次数合适的同学有143人,占调查总数的82.66%。由此可见,我们的课程次数安排是合适的,和自主体育锻炼共同组成了日常居家体育锻炼。

表2 线上体育课程的周课次

3.线上体育课程的时长

考虑到学生居家学习的环境等因素,与校园作息时间不一样,我们把之前校园作息的每节课45分钟调整为每节课35分钟。从表3可以看出,认为时长合适的同学有159人,占调查总数的91.91%。由此可见,35分钟每节课符合学生居家锻炼的状态,能够集中高效的完成体育锻炼。

表3 线上体育课程的时长

4.线上体育课程的运动量

从表4可以看出,认为体育课任务后非常累的同学占调查总数的3.47%,认为体育课任务后累的同学占调查总数的46.24%,认为体育课任务后感觉适中的占调查总数的39.31%,认为体育课任务后轻松的占调查总数的9.25%,认为体育课任务后非常轻松的占调查总数的1.73%。由此可见,每名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运动过后的感觉也大不一样。

表4 线上体育课程的运动量

同时,由于线上体育课程不能面对面直观的监测到学生的运动情况,对于运动量的调整就会不够及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锻炼过程中反复询问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心率自测,只有采用有效的运动监测,才能降低和避免运动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5.影响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

通过对线上体育课堂的课后反馈,把一些比较容易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进行罗列,通过表5可以看出,认为体育技能视频视角单一,无法对技术动作重点及难点详细掌握的占调查总数的27.75%;的确,我们在线上直播课的过程中,会在一些技术动作的示范上遇到这种情况,良好的示范面对于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至关重要。认为体育线上课程指导、纠错不及时,不知道自己练习是否正确的占调查总数的27.17%;在学习过程中发展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认为观看视频或练习过程无法互动,学习过程枯燥的占调查总数的16.18%;生动有趣、良好沟通的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认为无影响的占调查总数的51.45%,这部分同学已经适应和掌握了线上体育课的学习方法。

表5 影响线上体育课程学习效果的因素

(二)居家自主体育锻炼情况

1.平日(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喜欢体育锻炼情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表6可以看出,有45.67%的同学喜欢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非常重要;而45.09%的同学对体育锻炼感觉一般,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教师需要加强引导,帮助他们挖掘兴趣,这一部分同学是最容易转化为喜欢体育锻炼;不喜欢和非常不喜欢的同学占9.25%,同样也要多多关注,提高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感兴趣的运动。

表6 平日(非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期间)喜欢体育锻炼情况

2.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频率和时长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是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国家对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要求,是改善青少年身体健康状况的重要举措,初中阶段是养成习惯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这一时期。根据表7可以看出,目前能做到每天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仅占调查总数的7.51%,大部分学生都没做到每天坚持体育锻炼,教师要抓住初中习惯养成的关键期,积极引导。根据表8可以看出,每次锻炼达到1小时的同学占调查总数的87.86%,大部分同学们的锻炼时长安排合理,符合青少年体能状况,引导学生们根据体能状况调整锻炼时长,避免太长或太短的锻炼,提倡学生们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

表7 每周体育锻炼的频率(包含线上体育课)

表8 每次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时长

3.制定居家自主体育锻炼计划情况

制定一份锻炼计划可以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有较强的目的性,形成科学、系统的锻炼方式。根据表9可以看出,87.28%的同学都制定了体育锻炼计划,自我制定的同学是最多的占调查总数的44.51%,同学们有很好的制定锻炼计划的习惯,加强行动力,根据锻炼计划努力实现目标,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表9 制定居家自主体育锻炼计划情况

4.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动机

根据表10可以看出,居家自主体育锻炼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占调查总数的41.04%;排在第二位的是学校要求,占调查总数的21.97%;排在第三位的是个人爱好,占被调查总数的17.92%。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于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认可度很高,对于学校安排的锻炼任务积极完成,仅有一小部分学生已经感受到体育带给自己的快乐,能够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的爱好。

表10 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动机

5.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项目

通过表11可以看出,同学们开展居家自主体育锻炼项目占调查总数依次是身体素质63.58%,跑步57.23%,跳绳28.32%,大球类25.43%,小球类17.92%,操类8.67%,舞蹈类6.94%,武术类1.73%,其他项目4.63%。由此看来,学生们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丰富,其中身体素质是开展度最高的,这可能与居家锻炼的场地限制有直接关系。

表11 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项目

6.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认知途径

根据表12可以看出,学生们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认知途径中,通过学校体育教学获得占调查总数的47.98%,通过运动APP或者公众号获得占调查总数的42.2%,网络媒体获得占调查总数的24.86%,通过教材和图书获得占调查总数的10.4%,通过家人和朋友获得占调查总数的5.78%,其他途径获得占调查总数的1.73%。由此可见,学校体育教学是学生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认知途径,随着运动APP、公众号和网络媒体的发展,丰富的内容和便捷的操作受到大家的喜爱。

表12 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认知途径

7.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阻力

根据表13可以看出,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阻力因素中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限制的占调查总数的44.51%,找不到同伴陪同练习占调查总数的23.7%,学业过于繁重占调查总数的21.97%,没有兴趣爱好占调查总数的15.03%,掌握的运动技能太少占调查总数的10.4%,其他占调查总数的2.31%,还有无任何影响的同学占调查总数的13.29%。由此可见,阻碍学生居家自主体育锻炼有外在因素也有内在因素,找到适合居家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以及提高学生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热情,让更多学生体验到运动带来的快乐。

表13 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阻力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线上体育课程,学生们配合度很高,课次和时长安排符合学生的居家学习状态。线上体育课程需要合理安排运动量,以及进行有效的运动监测。同时要避免体育技能视角单一、指导纠错不及时、练习过程无法互动等原因影响学习效果。

(2)居家自主体育锻炼出现45.09%学生体育锻炼兴趣不高,从思想上不喜欢也不讨厌体育运动。有高达92.49%的同学没有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虽然很多同学能够积极主动制定体育锻炼计划,开展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力,很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但以个人爱好为体育锻炼动机的同学并不多,他们并没有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发展成为兴趣爱好。居家自主体育锻炼的项目比较丰富,以身体素质、跑步为主;其主要认知途径是学校体育教学、运动APP和公众号。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的限制是居家体育锻炼的主要阻力。

(二)建议

(1)线上体育课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分层教学,力求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有收获。对青少年而言,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最大心率=220-年龄,建议青少年体育锻炼比较适宜的目标心率范围是自己最大心率的60%-80%。每节线上体育课我们至少要进四次心率自测,分别为准备活动之后进行一次,基本练习中途进行一次,基本练习结束之后进行一次,放松练习之后进行一次。

(2)为有效提高线上教学效果,教师在线上直播课时注意多个示范面教学,尽可能让学生们看的清楚,看的全面;同时,教师可以提前录制多角度的示范视频,让学生能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使用。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帮自己的摄像设备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可以让老师看到其练习动作,以便可以及时对练习做出评价,进行指导纠错;或者是请家庭成员帮助监督技术动作是否到位。如果老师提前做好要求,同学们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家中无其他声音干扰上课,那我们可以把麦克风打开,打破教师一人讲,全员静音的状态,这样方便师生随时互动。

(3)想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多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树立榜样;并且给学生多种体育运动项目尝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不同体育特点的运动项目,发掘体育的乐趣,还可以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兴趣。家庭成员间的小游戏或者一同进行体育锻炼的氛围,都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

(4)良好的锻炼习惯受益终生,作为教师要抓住初中阶段体育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在学校的体育锻炼安排上,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养成练习习惯;假期布置好居家体育锻炼作业。

(5)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各种运动APP、公众号里面的运动项目丰富多彩,教师和家长教会学生如何筛选,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也很重要。

(6)居家体育锻炼体育场所和体育设施的限制,可以选择占用场地比较小的运动项目,例如:身体素质、跳绳、健身操等,也可以利用一些轻器械和生活用品进行练习,例如:哑铃、矿泉水瓶、瑜伽垫、弹力带等。

猜你喜欢
总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广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处置及应对策略
中国首个P4实验室:服务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突发事件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公共卫生
医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