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临床辩证思维的中医护理综合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拔罐技能项目的开发及应用

2020-11-04 06:27王兆艳王仁秀
护理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诊室实验教学模块

王兆艳,刘 伟,陈 慧,王仁秀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250014)

中医护理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治疗、康复保健、养生调理中起着重要作用[1]。目前,中医院校均开设了中医护理课程。中医护理课程分为两大部分,即中医护理学基础理论和中医护理学技术操作。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以中医护理基础理论为指导,将传统治疗方法应用于护理工作中,具有独特疗效的一种护理技术[2]。拔罐、刮痧、耳穴埋籽等操作,可用于头痛、失眠、泄泻等多种疾病的治疗,具有独特的临床疗效,在多种慢性疾病的康复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 年—2015年)指出: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4]。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2018 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其中明确指出了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现代教学和管理中[5]。虚拟仿真(virtual simulation,VR)又称为虚拟现实,是一个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图形、声音和其他感官输入融为一体,由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用户可在其中进行互动[6]。美国于2014 年开发出与护理教育课程相关的基于网络的完整仿真平台,平台中提供了各种各样虚拟临床情景,并完整整合了理论学习资源[7]。国内护理学虚拟仿真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8]。拔罐技能操作是中医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一项必备技能操作,我校与某技术公司合作开发了拔罐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将此实验教学项目的开发及应用汇报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高校2017 级护理专业学生91 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83 人,男生8 人。以2016 级护理专业学生91 人作为对照组,其中女生85 人,男生6 人。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及入学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虚拟仿真系统的构成 虚拟仿真项目是我校中医护理教研室与某科技技术公司合作开发的一种供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使用的三维虚拟仿真实验系统。虚拟仿真实验项目采用Unity 3D 引擎、Photoshop、Maya等实现三维交互场景,使整个场景更加形象。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依托互联网即可使用,学生通过手机号注册,输入验证码进入界面。系统共有5 个模块,分别是虚拟实验、练一练、知识拓展、纠错笔记、挑战吧。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采用开放式环境设计,使用者根据画面提示通过点击鼠标完成操作。

1.2.2 虚拟仿真系统的操作方法

1.2.2.1 学生操作 点击“虚拟实验”进入。场景1:虚拟预诊台。虚拟病人李丽,主诉腰部很痛,学生扮演虚拟分诊护士,为该病人选择相应的诊室(供选择的诊室有中医护理内科诊室、中医护理外科诊室、中医护理妇科诊室、中医护理儿科诊室、中医护理疼痛诊室),选择中医疼痛诊室,点击进入(如果诊室选择错误,会弹出“请选择正确的诊室”,提示学生再次选择)。场景2:虚拟中医护理疼痛诊室。学生扮演虚拟接诊护士对病人进行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在接诊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选择正确的问诊用语,注意避免选择诱导性的语言,如果选择错误,会出现“错误原因:不能暗示病人”的字样。在接诊环节的最后,虚拟护士需要给出病人的病名诊断以及辨证诊断。之后虚拟护士进行护理评估,并向病人介绍拔罐的基本知识。场景3:虚拟中医治疗室。学生扮演虚拟治疗护士,进行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操作界面会同时出现治疗推车和虚拟实验用品,通过移动鼠标,可选择拔罐所需物品,将其放置在治疗推车上。场景4:虚拟病房。虚拟治疗护士进行核对工作,确认无误后,根据画面提示选取穴位、检查用物、拔罐、起罐、交代拔罐后的注意事项、再次进行核对、整理用物、洗手记录。之后界面进入计时测试阶段,共有10 道题,计时8 min。测试结束后,自动生成成绩报告,学生根据成绩报告可及时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练一练”模块中,每次在题库随机弹出20 道题,题型以单项选择题为主,多项选择题为辅(内容围绕拔罐开展)。“知识拓展”模块中有实际的真人拔罐示教视频,辅助学生进行学习。“纠错笔记”模块中有操作错误的虚拟动画视频,学生观看后选出其中操作错误的地方。“挑战吧”模块有4 个病例分析供学生巩固学习,学生根据病情介绍判断中医诊断、证型、证候分析以及需要的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1.2.2.2 教师操作 教师点击登录账号和密码后,进入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后台管理系统,查看学生的登录记录和网上测试成绩。

1.2.3 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可以分成课上学习、课下学习两部分。课上学习阶段,教师先进行拔罐内容的讲解并进行示教,之后学生登录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完成“虚拟实验”“练一练”两个模块的学习,然后学生进行实训课的自主练习。课后学习阶段,学生登录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完成“知识拓展”“纠错笔记”“挑战吧”3个模块,同时也可以继续点击虚拟实验模块进行拔罐技能的练习与巩固。

1.2.4 效果评价

1.2.4.1 学生使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情况 拔罐技能教学结束后,登录教师端统计学生在虚拟仿真模块中的计时测试成绩,并统计学生登录使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次数。

1.2.4.2 拔罐技能操作成绩 课程结束后由中医护理教研室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拔罐技能操作进行考核评分,考核标准、考核教师两组相同。

1.2.4.3 拔罐技能虚拟仿真系统教学效果评价 引用国内学者李红梅等[9]虚拟仿真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包括理论学习(2 个条目)、操作技能(5 个条目)、学习兴趣(2 个条目)3 个维度,共9 个条目,问卷信效度良好,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4,问卷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91 份,收回91 份,回收率100%。

1.2.5 统计学方法 双人核对、录入数据,应用SPSS

2 结果

2.1 学生使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情况 虚拟实验模块中的计时测试,76 人(83.52%)成绩为91~100 分,15 人(16.48%)的成绩为81~90 分。学生操作≤2 次的占46.16%,操作3 次的占41.76%,操作4 次及以上的占12.08%。

2.2 2016 级和2017 级学生拔罐术操作技能得分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2016 级和2017 级学生拔罐技能操作成绩比较(±s) 单位:分

表1 2016 级和2017 级学生拔罐技能操作成绩比较(±s) 单位:分

注:t=−11.59,P<0.05。

年级2016 级2017 级操作成绩84.79±4.84 90.82±1.04人数91 91

2.3 2017 级学生对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项目的评价 2017 级大部分学生表示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系统能够辅助学习,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并且喜欢此虚拟仿真教学方式,见表2。

表2 2017 级学生对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评价(n=91) 单位:人(%)

3 讨论

3.1 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特点 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设计了5 个模块,课上时间学生完成“虚拟实验”和“练一练”两个模块,使学生了解拔罐技能操作的基本知识,同时测试学生对当堂课的掌握情况。课下时间学生可利用“知识拓展”“纠错笔记”“挑战吧”3 个模块巩固所学知识。如果感觉拔罐技能操作掌握得不熟练,可以再次进入“虚拟实验”模块对拔罐技能操作进行复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学习。通过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学生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将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课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情况来完善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虚拟实验”模块,操作界面清晰、形象生动,高度还原了真实的拔罐技能操作。操作过程中,重点问题用弹窗以选择题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进行判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在学习操作技巧的同时掌握理论知识。

3.2 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教学效果

3.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动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83.52%的学生认为此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能够辅助学习,81.32%的学生认为能够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学生操作≤2 次的占46.16%,操作3 次的占41.76%,操作4 次及以上的占12.08%,说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反复登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进行操作练习,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好。中医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知识,而护理专业的学生中医基础较为薄弱,加上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步骤繁多,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科研人员积极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并运用这种高效的教辅工具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0]。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中游戏化、情景化模拟环境,能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到实践中,降低了教学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3.2.2 提高学生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鉴于中医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优势和简便实用的操作技术,愈来愈得到人们的推崇,要求中医护理人员要有扎实的护理技术[11]。拔罐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后发现,2017级学生的拔罐技能操作成绩为(90.82±1.04)分,高于2016 级学生的成绩(84.79±4.8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4.72%的学生认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能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65.93%的学生认为可以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中医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拔罐操作过程技术要求较高,技术不熟练的情况下不适宜在真人身上练习。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有利于学生反复练习拔罐技能操作,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护理技能操作水平。

3.2.3 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78.02%学生认为虚拟仿真教学平台可以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2.4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平台有利于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中医护理学是本科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教学主旨在于使学生掌握中医护理的精髓——辨证施护的能力,从而为中医临床护理奠定基础[12]。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中涉及的5 个模块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仿真情境下的综合实验能培养学生综合护理技能,提高解决问题能力[13]。利用虚拟仿真平台,学生通过虚拟世界,将课本的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14],学习正确选取穴位,拔罐过程中烫伤病人皮肤处理等,学生需要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提高了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课下在“纠错笔记”模块中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来分析视频中出错的地方,有助于提高操作熟练程度。在“挑战吧”这一模块,学生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此模块中的病例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辩证思维。73.63%学生认为通过虚拟仿真教学自己的沟通能力有所提高。虚拟护士与病人的交流,在提高学生沟通能力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

3.3 开发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的重要性 拔罐是中医护理技术之一,可以促进皮下血液循环,尤其是火罐,具有消肿止痛、疏通经络、拔毒泻热等作用,还可以调整肝脏经络,促进邪气排出,从而促进体内毒素和其他代谢废物排出[15]。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培养中医护理人才是高校开展中医护理实训课的关键所在。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列入重点工作任务,中医药在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独特优势逐步凸显,在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医护理的发展也迎来新的契机,护理人才的培养是促进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第一要素[16]。在传统的实训课中采用教师示教、学生自主练习的模式,将操作技术传授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在机械练习过程中,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中医临床辩证思维和适应临床工作需要。开发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中医护理技术水平,培养优秀的中医护理人才,努力传承与发展中医护理事业。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中医护理操作以其独特的技术、显著的效果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喜爱,国内大部分三级甲等医院都已经设立中医科[17]。充分发挥中医护理技术的优势,夯实的理论基础、扎实的操作本领以及敏捷的临床思维能力缺一不可[18]。开展拔罐技能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操作技术,为进入临床工作打好基础,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3.4 问题与建议 研究中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虚拟仿真教学形式,认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有3 名学生表示不喜欢此虚拟仿真教学形式。分析原因可能与初次使用此教学平台,学生不适应教学方式有关。或者学生认为占用了较多的课下时间,造成学习负担。此项目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系统在兼容性方面需要改进,有些版本的计算机存在无法使用的现象。目前,拔罐技能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需要在电脑端下载安装才可以使用,占用内存,在以后的开发中建议直接利用网址登录,方便快捷。虚拟仿真教学可以增加学生对拔罐操作的熟练程度,但不能完全代替实训课上的实际操作练习。因此,需将虚拟仿真教学与实训课的操作练习进行有机结合,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4 小结

拔罐等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在传承的同时需要不断发展,促进中医护理事业的进步。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可以作为中医护理学实训课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教育工作者需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促进中医护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今后需利用现代技术开发更多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虚拟仿真教学项目,提高中医护理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诊室实验教学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午后的诊室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新开的诊室
新开的诊室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