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生存质量、睡眠质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2020-11-04 06:27谷景荣郁月华
护理研究 2020年20期
关键词:白血病量表病人

谷景荣,郁月华,王 瑞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450052)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临床常见的成人急性白血病之一。研究显示,ALL 完全缓解率为70%~90%,长期生存率为30%~50%[1]。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等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项护理措施的不断完善,ALL 病人的生存期得以延长,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注意。2018 年3 月—2019 年9 月,我院血液科对96 例ALL 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ALL 病人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8 年3 月—2019 年9 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ALL 病人96 例。纳入标准:①依据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确诊为ALL[2];②年龄18~65 岁;③预计生存期≥6 个月;④对本研究知情并同意参加。排除标准:①有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者;②合并其他恶性疾病者;③中途放弃治疗或放弃参与本研究者;④妊娠试验阳性的女性病人。入选的96 例病人中,男56 例,女40例;年龄18~62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高中或中专28例,专科30例,本科及以上13例;疾病类型:费城染色体阴性急性B 淋巴细胞性白细胞(B⁃ALL)54例,费城染色体阳性B⁃ALL25 例,急性T 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ALL)17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 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 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生活指导、家庭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

1.2.1.1 心理支持 ALL 病人常因疾病发展迅速、预后差而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加之化疗及移植治疗等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使病人不能有效配合诊疗及护理,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量。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在病人住院期间及出院随访期间给予其心理支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通过心理暗示、消除疑虑、劝说指导、启发教育等途径消除病人顾虑,疏导不良情绪,帮助病人正确面对疾病,树立治疗信心,有效配合各项诊疗和护理措施。

1.2.1.2 社会支持 合理应用各种资源,给予病人足够的社会支持。对病人的亲属、好友、同事或领导进行积极意义的告知和指导,鼓励他们经常探访病人,多与病人交流,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提供情感支持,使病人不仅能够感受到家人的体贴和照料,更能感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理解与关爱。此外,组织并鼓励病人参与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活动和康复训练,扩大病人与社会的接触面,通过与更多的同类病人交流和互助,提升对生活的信心。

1.2.1.3 生活指导 帮助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肛周等易感染部位的清洁;注意餐后漱口,正确刷牙,保持口腔清洁;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合理搭配饮食,保持大便通畅;适当有氧锻炼;保持充足睡眠。

1.2.1.4 家庭教育 通过电话回访、门诊复查以及开展健康知识科普讲座等形式对病人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对家庭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予以正确指导,使病人及家属正确认识疾病,充分发挥家庭在疾病康复中的积极作用。

1.2.2 效果评价 干预6 个月后,评价干预效果。①采用欧洲癌症和治疗组织编制的生存质量核心量表QLQ⁃C30(V3.0)评价生活质量水平,该量表包括5 个功能量表(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和情绪功能)、3 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和呕吐)、6个单项测量条目(失眠、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和1 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功能量表、功能量表和单项测量条目为1~4 级评分,功能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好,症状量表得分越高表示生存质量越差[3]。②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两组病人睡眠质量,该量表由19 个自我评定问题以及5 个由睡眠同伴评定的问题组成,仅对19 个自我评定问题予以计分,19 个自我评定问题构成7 个因子(0~3 分),没有困难计0 分,非常困难计3 分,累积各因子得分为PSQI 的总分,得分0~21 分,得分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③采用Zung 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病人焦虑和抑郁程度。SAS 包括20 个项目,4 级评分,总分≥50 分为阳性;SDS 包括20 个项目,4 级评分,总分≥53 分为阳性。由调查人员向病人或家属发放调查问卷并对作答要求进行讲解,共发放问卷96 份,回收96 份,对问卷进行完整作答视为有效,问卷有效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两独立样本t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干预后QLQ⁃C30 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QLQ⁃C30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1 两组病人干预后QLQ⁃C30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项目功能量表P症状量表单项测量条目类别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疲乏疼痛恶心和呕吐失眠呼吸困难食欲减退便秘腹泻经济对照组(n=48)30.78±14.75 74.86±21.45 58.07±13.64 31.83±11.45 67.92±15.25 51.65±14.50 24.86±12.08 21.65±9.75 25.95±14.38 36.05±12.70 58.20±19.84 22.36±15.75 15.68±9.60 58.20±20.05观察组(n=48)57.85±16.20 88.05±19.25 68.65±14.70 52.96±13.75 88.63±16.55 43.80±12.85 16.05±9.75 17.80±7.40 11.80±5.65 24.98±13.72 40.85±13.95 15.89±9.50 7.95±2.52 43.85±14.57<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

2.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 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表2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PSQI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例数48 48干预前15.29±2.20 15.47±2.05>0.05干预后9.26±0.85 6.85±0.71<0.05

2.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干预前后SAS、SDS 评分比较(±s) 单位:分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P例数48 48 SAS干预前55.20±8.39 54.85±7.95>0.05干预后46.05±12.25 40.82±13.01<0.05 SDS干预前53.95±7.24 53.27±6.96>0.05干预后50.36±6.85 41.89±5.48<0.05

3 讨论

ALL 是成人急性白血病中的常见类型,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出血、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等。该病发展迅速、预后较差。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单克隆抗体等新药的应用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进展,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疾病的转归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护理干预在肿瘤病人康复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为病人的身心健康提供直接和有效的支持[4⁃6]。黄萍等[7]研究发现,合理利用社会支持,可提高住院白血病病人的生活质量。此外,对病人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和相关健康宣教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家庭护理在病人治疗中的作用,进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8]。钟勤[9⁃10]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病人和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护理干预研究中发现,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况,对病人有积极影响作用。本研究显示,对ALL 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综合心理支持、社会支持、生活指导、家庭教育等护理干预措施,经过6个月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病人QLQ⁃C30 功能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及单项测量条目各项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SQI、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睡眠质量,缓解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提高病人的整体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白血病量表病人
白血病“造访”,人体会有哪些信号?
谁是病人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走进儿童白血病的世界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