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点评,让低年级数学课堂活起来

2020-11-05 02:44张春洁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思维方法数学

张春洁

课堂点评属于课堂评价的一部分,是课堂上师生交流中教师对学生发言的点评。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数学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应对学生发言,使课堂点评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呢?笔者就低年级数学教师对学生课堂发言的点评进行观察和实践,期望通过以下四点的改善,使教师的课堂点评能激励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使数学课堂活起来、亮起来。

一、“点赞式点评”使课堂点评突出导向性

“点赞”即表扬,是日常课堂中常见的点评方式。师生交流中,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经常会用到点赞。在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我们一般可以见到如下点赞方式。

类型举例语言声调“真棒!”“你真聪明!”“你的想法真是与众不同!”……面部表情淡淡的微笑、惊喜的眼神、挑起的眉毛……肢体动作频频点头、用手抚摸学生头部、握手、做点赞手势、发小红花……

上述三类方式有时会单独使用,更多的是混合使用。比如,语言配合表情,或者语言配合肢体动作,亦或是三者同时使用,混合使用后产生的感染力会更强。

点赞式点评中,语言表达是最为常见的方式。低年级的学生对简单直白的评价语言一听就懂,很容易听懂直接的表扬(如上表)。但点赞的语言如果一味采用这样笼统的随意性评价,说得多了会乏味,就像“糖吃多了也腻人”。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他们心浮气躁,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数学思考。因此,点赞语言不能仅限于简单直白的表扬,还要把“好在哪里”自然渗透在表扬之中,让学生真正获得认同感。班级里的点赞,尽管是点对点进行的,但因为还有一批学生在倾听,依然能产生一举多得的作用。比如,学习“凑十法”计算20以内加减法时,为了让学生学会说算理的过程。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教师会示范说算理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进行完整模仿表达。当学生能说清过程:“9+6等于几?把6分成1和5,先算9+1=10,再算10+5=15。”教师可以这样给予点赞:“你听得真仔细,听一遍就能把过程说得这么清晰、完整,真厉害!”这个点赞式点评想要传递的不仅仅是简单表扬,更突出导向性:听要仔细,说要清晰和完整,目标指向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二、“点睛式点评”使课堂点评突出激励性

点睛式点评与成语“点睛之笔”有异曲同工之妙。“点睛之笔”往往用来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点睛式点评着重指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关键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提炼,使发言更传神、方法更明晰,助力学生获得数学思考的方法,形成数学思考的能力。

低年级学生刚刚脱离幼儿期进入学生期,数学活动经验比较少,数学思维的训练刚刚起步,很多学生还不具备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数学口头表达经常会出现口语化、随意化甚至语序颠倒等现象。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要基于学生现状,想办法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数学思想方法的获得不会一蹴而就。比如低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有序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重点,有序思考能力的获得要靠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渗透。

下面以此为例来说明。

时机举例说明具体内容学生表现点评建议方法欠缺6的分与合能说出所有的分与合,但表达无序。训练学生明晰有序思考的方法:“你能根据分的过程把6的分拆说全,很好哦!如果能从1开始有顺序地说就更棒啦!”明确发言中的提升点,促进学生获得新的学习生长点。方法模糊苏教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美丽的校园”情境图,学生数数。学生边指边数,数数的过程非常清晰有序。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有序思维的意识:“能从上往下,从左到右一个一个数,很有顺序!你已经掌握了正确数数的方法!”发掘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把学生的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低年级学生因为语言积累少等原因,发言往往比较简单、直白,缺乏总结提炼的意识和能力。上表中,借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一一对应和有序思考是关键。教师适时介入的“点睛式点评”能让学生如虎添翼,从想得全到想得有序,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点穴式点评”使课堂点评突出针对性

点穴式点评就是要一针见血、切中要害。学生的学习都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学生课堂上的发言同样如此。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弱,思维能力有限。有时即使出错,往往也蒙在鼓里,不明原因。有的教师对学生错误的发言,不直接指出问题,采用循循善诱的方式进行启发诱导。低年级学生受年龄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不得要领,导致在不知不觉中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甚至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让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计算教学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往往不是粗心的问题。从课堂反馈来看,所谓的粗心问题,有的是算理不够清晰,有的是思维能力比较欠缺。

下面以低年级的口算为例,寻找教师点评的误区,明晰点穴式点评的注意点。(见下表1)

根据学生基础和内容特点,有时直接点明问题,往往更高效。通过点穴式点评,肯定学生的同时直接指出问题,不仅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还能让学生反思发言中的错误或缺漏,便于学生及时修正。

时机1.你能调整后再说一遍吗?置若罔闻时说一说6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学生表达中出现遗漏或重复。举例说明具体内容点评误区学生表现效果分析点评建议肯定学生的同时,针对表达中的问题直接点明出现的问题,更容易让学生明白进步的空间。又重复说了一遍。大多数说对了,非常棒!很遗憾还漏(重复)说了一(几)个,再想想漏(重复)说的是哪一(几)个?2.能不能有顺序地说?我不会说期望学生能反思到自己发言的问题,但学生的能力达不到教师的期望,结果于事无补。学生对有顺序没有感性的认识,所以教师点拨没有发挥出预想效果。无动于衷时口算:87-9学生计算出错,得数等于72。个位上应该怎么算?9-7=2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算法出错,启而不发。看到个位不够减,能从十位退一作十非常棒,正确的算法真的是反过来算吗?说出算法:

时机举例说明具体内容学生表现点评建议愤悱处摆一个五边形至少要5根小棒,请你画一画。无从下手:“老师,我不知道怎么画!”退一步海阔天空,帮助搭建脚手架:“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再画,试试看!”重点处把8根小棒分给两个小朋友,可以怎么分?你能想到多少种分法?每4根分一份,分完就举手表示已经完成:“老师我会分,每人分4根就行了。”突破思维定势,引导深入思考“分给两人”与“平均分给两人”的区别:“你想到两人分得同样多很好,真的只有这一种分法吗?”不简单告知,在困难和力所能及之间架起桥梁。重点处助力学生辨析,打破思维局限。难点处梨树和桃树都种了2行。梨树2行都是6棵;桃树一行有6棵,另一行有8棵。两种树各有多少棵?分不清部总关系和份总关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梨树一题:“这是部总问题,用2+6=8来算总数。”桃树一题:“这是份总问题,用6×8=48来算总数。”教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空,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你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是不是正确呢?”不简单就题论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帮助学生获得思考方法。

四、“点拨式点评”使课堂点评突出启发性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教师对学生发言的启发引导其实就是点拨式评价。《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讲的是点拨式点评的时机:当学生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就是点拨式点评的最佳时机。笔者梳理了点拨式点评的时机。(见表2)

点拨式点评不能仅限于对学生发言内容本身的引导和指导。还应侧重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之间的对比联系和思考方法的拓展,以此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使学生能衍生更多的思维触角。通过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清晰知识点、突破障碍,同时获得思考方法。

本文列举的数学课堂中的教师点评,有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有的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目的都是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拓展,使教师的课堂应对更高效。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课堂点评的方法也是一样,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相信具体应对的方法一定远远不止笔者提及的四点。不管用哪一种方法,教师首先要养成倾听意识,在日常教学中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只有听懂学生的发言才有可能进行各种有效应对,从而促进学生发展。其次要有资源意识,教师要把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当作学习分享的资源,这样才能使高效应对成为可能。

猜你喜欢
思维方法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