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研究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实践

2020-11-09 02:53林玲玲陈珲夏
锋绘 2020年6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双一流

林玲玲 陈珲夏

摘 要:“双一流”建设对高校“立德树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重要基地,如何运用文化讲座这一重要手段提升高校师生文化素养,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是一个值得探索的命题。本文总结了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座的现状,并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介绍其打造的多元化文化讲座情况,分析了宣传方式和讲座空间布局,并探究了文化讲座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研究型高校图书馆;文化讲座;文化育人

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要完成“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任务需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2017年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也指出“立德树人”要求“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要做到 “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欣赏中外文学艺术经典,鼓励高雅艺术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各类文化资源,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培育青少年学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由此可见,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图书馆,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校师生文化素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满足高校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讲座成为了高校图书馆普及艺术、传播知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常规且重要的途径。

1 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讲座现状

国内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合适的空间布局以及贴近师生等开展讲座的先天优势,早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举办的讲座多是以館藏资源利用、数据库介绍和使用、文献检索技巧等信息素养内容为主。然而在“双一流”建设的新环境下,图书馆的工作由过去的由外到内,转向由内到外,从过去的以书为主转向以人为本,高校图书馆不仅仅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也是传播文化、文化育人的重要据点。因此,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图书馆突破了以馆内资源和服务为讲座主体的局限,引入更加多样化的文化讲座,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文化传播媒介的作用,推动了图书馆自身和校园的文化建设。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开展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多以文史哲艺为文化讲座主题,并以讲座系列品牌的形式推出,从而提升讲座的辨识度并积累一定数量的忠实参与者,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推出的“文图讲堂”系列讲座,均以哲学为讲座主题定期开展,向师生讲授不同哲学名家的理念和观点从而产生思想的碰撞。二是讲座形式从传统的线下举办转为线上线下双向并行,为师生带来了便利并提升了参与度,如多个高校图书馆引入“CASHL名师讲堂”系列讲座,采用线上直播这一新兴方式开展人文社科类的讲座。三是逐渐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相关主题的讲座,而且主讲人大部分以校外名家为主,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文化工作坊”系列讲座主要邀请校外的艺术专家讲授书法、古琴等优秀传统文化。此外,还有少数高校图书馆以人为书,开办真人图书馆类型的文化讲座,以主讲人自身的经历和内涵为桥梁来传播文化,如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微天堂真人图书馆”和清华大学图书馆的“邺架轩·作者面对面”系列文化讲座。

2 浙江大学图书馆打造多元化文化讲座系列情况

浙江大学图书馆以落实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深化文化育人功能,围绕“文化强馆”的办馆方向,积极发挥图书馆文化集聚地的优势,打造了多元化的文化讲座系列,为师生的文化素养提升提供支撑。浙江大学图书馆自2012年10月开始举办文化系列讲座,不定期邀请校内外名家就人文主题举行讲座,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精神生活和文化素质。在举办文化讲座的过程中,图书馆定期收集参与者的反馈,将师生需求与学校的学科特色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不同系列文化讲座的品牌。2019年浙江大学图书馆共举办讲座71场,其中系列讲座合计52场。2019年举办的52场文化讲座中,主要包括“浙大东方论坛”、“人类学”、“紫金港哲谭”、“学衡人文讲座”、“士恒精品讲座”五个系列。这些系列文化讲座是由图书馆与校内外院系或文化组织共同协办的文化品牌讲座,涉及哲学、人类学、历史等人文社科类主题,如“文化典范:中国现代学术背景下的王国维与陈寅恪”、“华人人类学的前世今生及未来”、“时间、历史与中介:西方的现代化转型”、“清学——儒学的挫折或转进”、“古典诗词欣赏与歌唱”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媒体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越加注重文化讲座的宣传工作,注重传统宣传媒介与新媒体宣传媒介的结合,以提升文化讲座系列品牌的知名度和传播效果。浙江大学图书馆经过调研和实践,形成了系统的线上线下宣传模式:线上通过图书馆主页滚动显示通知、学校主页发布、邮件推送、微信公众号推文、微博发布等多个渠道进行宣传;线下通过讲座海报等纸质载体在图书馆、校园内广而告之,以期在最大范围内将讲座信息传达到学校师生。此外,图书馆还针对部分文化讲座主题推出“荐读书架”,希望能将阅读融入讲座,以讲座拓展阅读,汇聚讲座主题推荐图书于一架,以飨读者。

浙江大学图书馆为文化讲座的举办设置了合适且具有文化气息的空间——国立浙江大学厅,空间内放置了一张古香古色的主讲台和八张实木长桌,每张桌子配有两条长凳可形成一个小型交流团队。主讲人亦可穿梭在听众之间,形成自由平等的互动氛围,便于听众完全沉浸在文化讲座的精神世界中。针对大型文化讲座,图书馆会安排能容纳更多听众的报告厅,让文化的魅力传播得更广。另外,大部分文化讲座都不限制人数,无需预约到场即可参与,使每位对讲座感兴趣的听众都能获得文化熏陶的机会。

3 浙江大学图书馆文化讲座未来发展方向

高校图书馆的文化建设道路任重而道远,其中文化讲座是图书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助力立德树人、提升师生文化素养的重要探索。虽然浙江大学图书馆经过近几年的积累,已经逐步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几个文化讲座品牌,也在师生中形成了一定文化影响力,但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提升。

3.1 进一步发挥研究型图书馆在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方面的功效

浙江大学图书馆曾举办过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展览,未来希望能在展览的同时邀请民间匠人或非遗传承人等来馆进行讲座,促使师生更加深入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一同探究文化创新的形式。

3.2 进一步调动全校师生在文化讲座主题选择上的主动性

目前大部分文化讲座主体是由图书馆合作的讲座主办方申请或由主讲人毛遂自荐再经过筛选,师生参与推荐或选择讲座主题的机会较少。因此在以后的文化讲座开办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师生对讲座的反馈,对系列讲座进行精简和合并,同时结合师生的需求和学校学科的特色,开设部分更贴近师生的精神世界和更受欢迎的主题文化讲座。

3.3 进一步拓宽文化讲座宣传渠道并探索围绕主题的精准推送

图书馆文化讲座宣传的线上渠道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但围绕讲座主题做好精准推送还需进一步加强;线下的宣传渠道还需加强,如在学生的宿舍区、教学区等地方设置宣传专栏,也可邀请与讲座主题有关的学校课程教师作为课程拓展进行推荐。将图书馆文化讲座与高校文化教育类课程相结合,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共同助力校园文化氛围的打造。

3.4 进一步做好文化讲座、展览的提炼和总结

文化讲座的影响不应在讲座结束后就戛然而止,应当发挥文化深远流长的作用,因此在文化讲座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和提炼讲座内容的精要,以便听众的后续回顾,如制作成文化教育视频、延伸阅读等。同时给予听众机会对一定时间内举办的不同系列文化讲座进行总体评价,评选出文化价值相对较高且可多次举办的讲座主题,让文化的力量能惠及更多听众。

参考文献

[1]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EB/OL].[2019-03-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11/05/content_10269.

[2] 國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EB/OL].[2019-03-06].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1/19/content_5161341.

[3]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EB/OL].[2019-03-0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

[4] 邓景康. 新环境 新理念 新服务[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1-15(008).

[5] 杨国富.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图书馆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以浙江大学图书馆立体文化育人平台建设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03):84-87+118.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双一流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技术文化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鲁班文化育人的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