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词为新时代提供精神动力

2020-11-09 03:34袁秉达
党政论坛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梦

袁秉达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几十次引用和化用毛泽东诗词已经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热门话题,一批专家学者开始深入研究“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新气象。从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入手研究中国精神及其当代价值,是新时代毛泽东诗词研究新的生长点,也是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出彩点。

[关键词]毛泽东诗词;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梦

一、诗言志:中华儿女多奇志,世无难事志竟成

人各有志、人贵有志。意志,是实现人生高尚追求和体现人生价值的内在素养和精神动力。志向、志气、志趣是人的气质、品格和风范的重要体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首先体现在以诗言志、借词明志、诵诗励志。

在毛泽东诗词中,涉及志向、志气、意志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1910年秋,毛泽东17岁时写下的著名诗篇《七绝·〈呈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还有:“取其志更坚”“凡我同志兮,携手同行”“自明本志好文章”“更加众志成城”“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世无难事,有志竟成”“中华儿女多奇志”“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些诗词充满正能量,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志向、志气与意志,既是维系人的灵魂与气质的根本问题,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和精神动力。毛泽东的言志诗词与习近平的励志话语,具有内在联系和精神意合。习近平最喜欢引用的毛泽东诗词名句大都出自毛泽东立志、明志、言志、励志的诗篇,他紧密联系现实,强调“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共同意志的尊严;实现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要“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军队要“斗志不衰退”“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保持旺盛革命热情和高昂战斗意志”;科技创新要有“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矢志艰苦奋斗”、要有“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抓思想意志磨练”“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祖国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等;干事业要“坚定百折不挠的进取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脱贫致富贵在立志”“要把扶贫同扶志结合起来”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白手起家,用20多年时间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不断扩大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研制成功“两弹一星”,奠定了作为世界大国的国际地位。改革开放大大增强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研究“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精神意象,其核心要义是:第一,志存高远,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第二,不忘初心,要有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世界谋大同的雄心壮志;第三,精神激励,加强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教育,特别是对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和广大青年的励志教育。这一研究有利于在共圆中国梦的精神层面获得重大突破,并且以此不断深挖下去、生发开来。

二、走正道: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毛泽东诗词继承了中华诗词推崇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与精神追求。在毛泽东诗词中,直接提及“梦”的诗句有:“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等。至于蕴含美好梦想与追求、充满期盼和憧憬的追梦诗句就更多了。1906年毛泽东13岁时写的《五言诗·〈赞井〉》:“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表明少年毛泽东已志向远大,具有走出小天地、打破小格局,向往新天地、期盼大格局,欲在广阔天地中闯荡成长的梦想与追求。1925年春,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长沙》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惊世之问,反映了青年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抱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和成立初期,毛泽东诗词中的“人间正道是沧桑”“一唱雄鸡天下白”“一声鸡唱,万怪烟消云落”“天翻地覆慨而慷”“换了人间”等名句,体现了“将革命进行到底”、夺取革命胜利的必然归宿。1956年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等诗句,则凸显了晚年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設的梦想与追求。总起来看,毛泽东诗词是一代伟人终其一生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写照,是诗化人生的精彩呈现。

在全国人民追梦的进程中,习近平善于用毛泽东诗词激励人们团结奋进。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以毛泽东诗词的名句“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生动概括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难忘昨天和辉煌今天,并以李白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瞻望明天,这种贯通古今的豪壮气势和穿越时空的诗情画意给人带来心灵震撼和精神升华。

“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是我党成功召开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关头诞生的佳作。习近平引用“雄关漫道真如铁”意指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但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开始了建设自己国家的伟大进程,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借古喻今,说明中国发生了沧海变桑田的革命性巨变就是“人间正道”,深刻揭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习近平引用“人间正道是沧桑”,意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历史经验,不断艰辛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这条“人间正道”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体现了走自己道路圆中国梦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沿着这条光明大道走下去,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明天”,必定会“长风破浪会有时”。

三、新天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毛泽东历来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真正动力。在他的心目中,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曾经多次面对广大群众振臂高呼“人民万岁”。在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了人民至上的理念,坚定了人民中心的立场,充满了心系人民的情怀。他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主张,他依靠人民伟力实现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在毛泽东诗词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阶级和中国人民是創造历史的主人。例如,“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红军宗旨,民权革命”“革命成功,尽在民众”“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十万工农下吉安”“百万工农齐踊跃”“唤起工农千百万”“横扫千军如卷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为人民、几十年”“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工农”“人民”始终是唱主角、主沉浮的主体力量。在中华诗词史上,杜甫、白居易等著名诗人在其诗词中虽然也有不少为平民百姓鼓与呼的著名诗句和不朽诗篇,但是他们的诗词大都是以同情弱者和批判不公居多,不可能视人民为历史主体和社会主人。而在毛泽东诗词中,人们看到工农阶级、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并与革命、解放和社会变革紧密地连在一起,甚至唤起“百万”“千百万”“亿万”人民“同心干”、闹革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在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依然讴歌人民建设幸福美好生活的创造精神和伟大力量:“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等。在新社会,毛泽东诗词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表征了人民建设美好新生活的价值追求,前所未有地凸显了诗词的人民性。

“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新时代,习近平善于引用化用毛泽东诗词来激励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习近平写的《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中“百姓谁不爱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等词句,反映了我党执政为民、造福于民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化用“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名句,期望广大青年“勇于创业、敢闯敢干,努力在改革开放中闯新路、创新业,不断开辟事业发展新天地”。①他认为,有了毛泽东那样“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高度自信,“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②

由此可见,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发展,最终目的要使人民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这就是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精神意象的根本出发点、立足点和着力点。

四、新征程:不到长城非好汉,万里长征又一步

中国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伟大长征,被世人喻誉为“地球上的红飘带”。毛泽东在行军途中、作战间隙或骑在马背上创作的长征诗词,是镶嵌在这条红飘带上的璀璨明珠。习近平在引用化用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同时,还亲自到江西于都、贵州遵义、宁夏将台堡实地考察。这三地正好是红军长征的出发点、遵义会议转折点、长征胜利会师点,其寓意非常深刻。

在长征途中,毛泽东写了《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六言诗·给彭德怀同志》《沁园春·雪》等著名诗词,其中1935年10月,毛泽东一连创作了四首诗词,这在毛泽东诗词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现象。他作为诗人曾总结过长征诗词创作的奇迹:“当一个人处于极度考验,身心交瘁之时,当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活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的时候,居然还有诗兴来表达这样严峻的现实,恐怕谁也无法解释这种现象”。究其原因,只能说精神、精神、还是精神!在中国共产党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代,毛泽东始终强调“人贵有精神”。共产党人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于天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精神内核,是习近平频繁引用毛泽东长征诗词的深层意蕴。

习近平引用《清平乐·六盘山》中“不到长城非好汉”名句,具有弘扬长征精神,开启新长征的深刻寓意。2016年7月18日,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从北京直飞固原,一下飞机就驱车70多公里到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在参观时习近平深情地说,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面对形形色色的敌人决一死战、克敌制胜,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习近平对宁夏地方干部强调,长征永远在路上,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好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新的长征路。脱贫攻坚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路上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要发扬“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翻越脱贫攻坚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恒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4年习近平考察中国商用飞机设计研发中心,登上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并坐上驾驶舱主驾驶的座位上切身感受。他明确表示,中国飞机制造业走过了一段艰难、坎坷、曲折的历程,现在是“而今迈步从头越”,势头很好开局很好,希望大家锲而不舍脚踏实地干。“中国大飞机事业万里长征走了又一步,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大飞机。”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共圆中国梦的新长征中,在决胜小康和建成强国的进程中,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在新的征途中,面对乱云飞渡、暴风骤雨、惊涛骇浪,我们仍然要有“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决心,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懈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我们要把毛泽东诗词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会贯通,彰显新时代的中国精神。首先,从毛泽东诗词中感悟“诗言志”,叙其志、明其志、继其志,志存高远。其次,有志者必有梦想,有梦想必有追求,齐心协力共圆中国梦。再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关键要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再次,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幸福生活是奋斗得来的。全党全军全国人民要同心干、加油干,干出一番新天地。最后,我們在新长征中坚定四个自信,要把“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的精神意象转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周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书写新传奇、造就新辉煌。

五、圆梦想:众志成城同心干,只争朝夕去奋斗

毛泽东诗词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第一”的观点,体现诗词美学与实践哲学高度统一,形成了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哲理诗。在他的诗词中,处处体现了尊重和支持人民群众推进中国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鲜活内容。

毛泽东诗词洋溢着敢干、苦干、巧干和同心干的精气神,具有激励人民奋发进取、积极有为的励志意义,我们既要敢于打破旧世界,又要善于建设新世界。例如,1917年毛泽东24岁时作的《四言诗·奋斗》:“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奋斗姿态和实干精神。进入新社会以后,毛泽东强调:“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在毛泽东诗词中,有不少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句:“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枯木朽株齐努力”“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全军民,要自立。不怕压,不怕迫。不怕刀,不怕戟。不怕鬼,不怕魅。不怕帝,不怕贼”“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等等。这些都是充满干劲、闯劲、韧劲的激情诗篇,鼓舞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建设幸福美好的新生活。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习近平引用毛泽东诗词,时常延伸到敢干、实干和加油干。他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最喜欢引用和化用富有实干精神的毛泽东诗句。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他连年化用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一词中“更加众志成城”的名句,激励人们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力量。习近平多次强调“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形成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艰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要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他要求我们“众志成城、顽强拼搏”。2015年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③在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控疫情工作。习近平连续四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并发表讲话,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他高度评价“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

归纳起来,习近平引用化用毛泽东“众志成城”的诗句,有多种组合: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聚人心、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共御外侮;众志成城、应对挑战;团结一心、众志成城;众志成城,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拼搏;众志成城、砥砺奋进;众志成城、坚韧不屈;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等。他联系实际阐发的内容涉及:为人民圆梦想、搞统战聚人心、同仇敌忾御外侮、搞改革谋发展、应对挑战抗疫情等等。

习近平20多次化用毛泽东《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一词中“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名句。他强调,要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以只争朝夕精神推进实现中国梦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只争朝夕地促进社会主义两个文明都强起来、推进科技创新“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以只争朝夕的担当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只争朝夕的革命精神推进执政党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凝心聚力,不断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注释:

①《习近平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5月5日,第2版。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第2版。

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4页。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梦
中国道路视域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浅议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路径选择
浅析弘扬中国精神与激发改革创新实践活力
“感动中国”视域下少数民族模范人物的中国精神特质评析
中国道路与湖南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道路自信的内在逻辑
“中国精神”研究综述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