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校本书法师生

黑龙江省东宁市实验小学 黑龙江省 东宁市157299

一、开发校本课程,做到有规划

为了让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能够科学有序地开展,我校立足校本课程,扎实有效地展开实践研究活动。

1.编写校本教材,提供学习载体。我们把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统一管理实施。首先,组织各学年优秀教师,编写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一年级是《弟子规》,二年级是《小学生必背75 首古诗》的前40 首。三年级是《三字经》和《小学生必背75 首古诗》的后35 首,四年级是《增广贤文》,五年级是《论语》25 则和《孝经》节选,六年级是唐宋经典诗词30 首。此外,我们还编写了适合一到三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二十四节气》;根据黑龙江省的历史,编写了适合四到六年级学生使用的教材《抗联精神》《大庆精神》《北大荒精神》。学校抽出专项资金,印制了校本教材读本。校本教材的编写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载体。

2.设置校本课程,进行规范管理。全员参与,是抓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学校将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学校课程方案,由语文教师兼任。每周二到周五的早晨第一节课前十分钟进行晨读,晨读内容是校本教材。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国学诵读课,进行25 分钟的国学诵读,教材是学校统一订的《国学诵读》教材,还有15 分钟,可以是学生对上一周的课外阅读内容交流分享,也可以是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前的指导。

3.开设校本书法课程,让书写与诵读齐头并进。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承载着五千年文明,蕴含着民族气节。练习书法是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周的校本课由专职书法教师对学生进行书法指导。每周五下午放学后,书法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书法培训指导。通过书法指导训练及各种书法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全校师生学习书法的乐趣,感受到书法的独特魅力。

4.创新评价方式,保证诵读和书写质量。学校将经典诵读课程和书法课程的备课、上课等教学常规纳入学校教师量化考评之中,充分地调动了老师的积极性。此外,学校还统一制定了经典诵读的检测要求。每周五对学生诵读古诗文及时进行验收,每周一的课前十分钟对上周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进行汇报、测评,力争做到课内与课外两结合。每月月末,开展一次全校的师生书法月冠军评比活动,对本月进步大、表现突出的师生进行奖励。

二、开展小主题研究,做到有深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教研和科研有效结合,才能使教师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促使教师快速成长。因此,我们在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研究时,开展小主题研究活动。

1.全面培训,提升理念。首先对教师继续培训,学校派课题负责人和优秀教师到山东曲阜、杭州学习,参加全国小学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回校后,参会教师对全校教师进行培训,把学到精神传达给所有教师。邀请中国国学研究院荣誉院长刘冰先生到学校为教师、家长讲座。此外,向教师推荐相关刊物、书籍、讲座视频、名校活动美篇、公众号等,一系列的培训和学习,使教师和家长认识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调动了师生和家长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为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做了情感的铺垫。

2.科学规划,扎实地开展研究活动。首先,精选课题负责人和研究人员。由教导处副主任担任负责人,语文教师、书法教师担任课题组成员。然后确定选题,制定研究计划。各学段根据学生特点确定适合适合研究的子课题。各年段选好研究主题后,每学期制定具体研究计划,立足校本课程,定期开展研讨课、互动评课、读书交流、经验分享等活动,及时写研究记录、教育叙事。在实践中落实研究内容,在实践中提高科研水平。

3.及时总结,提炼升华。期末后各学段及时进行总结,分享经验。撰写经验论文,把实践积累的内容进行提炼,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依据。通过小主题研究,大家明确了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为今后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三、开创特色活动,做到有实效

学校从阅读、诵读、积累三方面入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师生在过程中积淀,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1.阅读经典,积淀底蕴。抓实阅读这项活动我们的做法是:开展每月的好书分享会、图书漂流活动、图书室开放日活动,组织每学期的读书月系列活动和教师读书俱乐部活动。读书小达人、阅读明星、书香班级的评比,调动全校师生阅读的积极性,培养师生阅读好习惯。在丰富多彩的阅读经典活动中,师生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2.诵读经典,陶冶情操。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提高师生学经典的积极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诵读经典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泛参与的机会和展示的平台。如:每班的经典诵读汇报演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中华德育故事比赛、国学情景剧、经典诗文吟唱比赛、每学年一次的师生中华诗词大赛、每周三的红领巾广播站《与经典同行》栏目、每周一的国旗下诵经典活动。丰富的诵读活动,让书香浸润校园,让经典滋润童年,让阅读伴随师生成长,师生们对国学经典的独特魅力有了深刻的感悟,综合素养也有了质的飞跃。

3.积累经典,厚积薄发。经典文化的传承靠持之以恒地积累。重视学生课外的积累,建设书香家庭,是我校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亲子阅读,小手牵大手”活动,每天“阅读30 分钟”,“积极打卡,心得分享”,假期开展的“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组织全校同学参加全国“读书赢大奖”活动,从阅读、古诗文、书法练习三方面引导学生扎实积累,拓宽了学生学习经典的渠道,调动家庭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了贡献。

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在这条实践研究的路上,我们将扎实前行,探索出一条具有学校特色的育人之路。

猜你喜欢
校本书法师生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师生讨论改病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师生过招,你敢接吗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