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的策略分析

2020-11-11 13:05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合作性音乐课小学生

永嘉县瓯北中心小学

小学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有些教师的教学却使学生厌恶音乐,不喜欢上音乐课!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局?这一现象,使我对“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做了以下探究。

一、音乐教学现状分析

1、对学生情况掌握不够。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欠缺,理解能力不足,对音乐有“不太熟悉”的陌生感。这种陌生感便是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越大,也就越没有兴趣。难怪那些被世人公认为美妙的音乐,在某些学生听来也是不屑一顾,“无动于衷”的。

2、教学模式单一。添鸭式的满堂灌,单一的“问答式”、“听说式”,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只有先举手再发言,只有经过老师的同意才可以发言。课堂一般显得很有秩序。学生在课堂中是“一潭死水”。

3、教学手段单一。有些教师以自己为主,以教代学。我曾经听过一个教师的音乐课,一首歌曲要唱十遍,几十遍,学生是听会了,可他还没有停的意思,不厌其烦的一遍一遍的教唱,老师累得筋疲力尽,学生对这节音乐课的学习也失去了兴趣。

二、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策略

1、对音乐兴趣的理解和意义

1.兴趣和音乐兴趣的含义。兴趣,它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肯定的情绪态度。音乐兴趣是指个体对音乐或对音乐的某方面内容具有积极和肯定性的积极反应,这种反应是与个体对音乐的情感相联系的。一般说,这种持久的兴趣,有助于推动人深入钻研和努力学习,以取得事业的成功,如缺乏这种品质,就容易风异思迁,难以长进。所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巨大动力。

2.兴趣的意义。小学生的音乐兴趣都具有容易激发,但也不易持久,不易稳定的心理倾向。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既可能是建立音乐兴趣的时期,也可能是转移音乐兴趣的时期。由于音乐兴趣是小学生音乐审美活动的内在动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育过程中,激活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是十分重要的。

3.了解学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铺垫

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对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技能基础、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的能力等方面作全面的了解和分析。如对新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谈话、观察、演唱等说法,了解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感受力和表现力以及个别擅长等基本情况。根据这些实际情况来制订自己的教学,为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作铺垫。小学生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并富有情趣的事物。针对这个特点,在教学前要充分准备好一些直观形象的教具,教学中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

2、培养学生音乐兴趣

1.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发自人内心深处的呐喊”,通过让学生感受音乐来了解哀心、乐心、喜心、怒心、敬心、爱心的不同的心情,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一种反映。在教学中,我尝试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探讨对“情感”这两个字的理解,学生你一句,他一句,热情高涨。通过由易到难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的音乐的兴趣,强调音乐与情感的联系。

苏霍姆林斯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中的形象再现的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采用情景教学,我尝试用“感知—理解—深化”

2.在音乐课上增加些游戏教学法

在开展音乐课的时候,不必非得循规蹈矩地只能唱歌,如果一节课只是干巴巴地唱歌想必也是很没意思的一件事,而且唱歌时间太长了,对嗓子也不是特别好,尤其是小学生,对他们的声带影响很不好。因此,这就要作用一些小技巧,比如说在音乐课上注入一些游戏的成分,这样会使得课堂活跃起来的,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唱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当在学习《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歌时,可以设计一个小游戏,让大家在参与到游戏中的同时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歌唱这首歌的时候,找同学上来表演歌唱的情景,可以使得歌唱更加有画面感,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也会比较深刻,能够很大程度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比较好的活跃课堂氛围,让孩子们在歌声与游戏中快乐地度过这一节课。小学生天性爱玩,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通过游戏的方法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利用合作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作性学习是小学生以团队合作的方式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群体意识。现阶段合作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各科教师所采纳,实践表明,与各自学习的班级教学方式相比较,学生通过合作性学习之后,在反应速度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音乐教师可以改变小学音乐教学方式,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小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型。在小学音乐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成效。首先,在合作性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组时应该注意对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以保障每个人都在小组内扮演一定的角色,都可以积极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讨论的问题,教师可以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自由讨论,整合小组的意见,在班级中发言。

三、结语

人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也应该充分借助兴趣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合作性音乐课小学生
音乐课中集体舞教学的思考
喜欢的课
小学音乐课合唱训练现状及改进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优化分析
以数学阅读为支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我是小学生
众生相
高中生物教学中合作性学习调控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