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积分超市

2020-11-12 08:25
审计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村务工作队爱心

“我手上积了不少分,爱心超市有没有冬衣,能不能兑换?”村里的贫困户刘昌兴带着怀疑的口气问道。“有,肯定有您合身的,进来先试再兑,保证您满意!”武汉市审计局驻均堡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龚宇热情地答着。不一会功夫,3件合身的冬衣就兑换到刘昌兴手中。村民刘明胜拿着兑换来的米和面说道:“爱心超市不一般,不花钱来只兑换。”再看贫困户刘茂林养起了龙虾,刘卫兵养起了土鸡,刘克解扩大了西瓜种植面积,石连英、刘昌利参与村里的瓜蒌种植,脱贫的脱贫、致富的致富,从前的懒汉变成了勤快人,村民的聊天也从东家长、西家短变成谁的积分多、怎样才能多拿积分。这些,武汉市审计局驻均堡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们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感到为了办爱心超市跑再多的路、流再多汗都值了。他们在扶贫道路上又多了一个有力的抓手,牵的是乡亲们勤劳的手,唠的是乡亲们关心的事,连的是乡亲们炽热的心。

扶贫工作需要来点新佐料

“工作队,素质高,第一书记把心操,脱贫攻坚到关键,爱心超市走在前。”这是均堡村流传最广的一句顺口溜。均堡村,武汉市最南端的一个贫困村,常年住村约200户左右,贫困户62户。经过3年的帮扶,工作队完成了均堡村整村脱贫销号和贫困户脱贫出列的基本扶贫任务,但在扶贫工作中,工作队也感觉到部分贫困户还不同程度存在“等靠要”的思想,还有个别村民是出了名的“不好相处”,个别贫困户因为种种原因自我封闭起来,部分普通群众对扶贫工作缺乏了解和正确的认识,村民参与村务建设、配合工作队和村委工作热情不高,此外村湾卫生评比常常摆尾,邻里矛盾较为突出。如何增强乡亲们脱贫致富内生动力,找到一个激发广大群众“扶志扶智”和乡村振兴的好载体,从“经济脱贫”到“精神脱贫”转化,让乡亲们从过去“等着政策送小康”逐渐转变为“自己实干奔小康”,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稳、走得更快,是工作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办一个爱心超市的想法由此而生。

爱心超市是一门脱贫生意

说干就干,说办就办,脱贫攻坚靠的就是行动。工作队通过与村干部商量、与一般群众交流、与贫困户谈心,爱心超市的思路渐渐清晰了起来。从2018年底开始筹划,2019年一开年工作队就拿出了“积分细则”,积分内容主要包括家庭美德(文明积分)、生态环境(卫生积分)、内生动力(产业积分)、民事民议(村务积分)、配合工作(扶贫积分)等五大类24项。要想获得积分,就得按照积分规则办事,干得多就能换得多,除草、打扫卫生、种田、帮他人卖货、邻里互相照应、宣传扶贫、参加培训都能获得积分。工作队通过召开村民会议讨论、张贴“积分办法”、印制散发宣传单、上门讲解等方式,在村民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并为每个自愿参与家庭准备了“积分手册”。同时向帮扶单位和个人发起献爱心扶贫募捐,征集到第一批爱心捐款5000元,购买了油、盐、洗衣粉、卫生纸等日用品15类500件物品,均堡村爱心超市准备开门迎客了。

乍暖还寒,“听说村里的爱心超市开张了,买东西还不要钱,是真的吗?”2019年3月初,一大早,村民们陆续赶到村委会,看着门口多了一个“爱心超市”的牌子,不禁议论起来。“张大姐,你说得没错,这个超市呀,确实不要钱,但是超市里的东西也不是白拿的,需要靠积分来换。”听到群众议论,龚宇上前笑着解答。爱心超市一开张,第一批参与爱心积分活动的有138户家庭参与其中,占均堡村常住家庭的七成,工作队、村干部等有关责任人员对全村的人居环境、卫生等事项进行检查考评,为每家打分,村民们每周三到超市用积分兑换商品,每分能兑换1元物品。没过多少天,张大姐就来到爱心超市兑换积分,她手里拎着用积分兑来的一桶油、一袋米,走的时候说:“真没想到,共产党的干部说到做到,我逛了二十多年的超市,这是第一次不花钱就‘买’到东西了。”更多村民在兑换物资的时候,嘴里都会念叨几句党的政策好。

爱心超市不认钱,只认爱心积分

想从超市“购物”,不用村民花一分钱,只要积分。这种积分兑物资的模式,能使广大村民获得实惠,普通群众也不再抱怨工作队只关心帮助少数人,贫困户也可以凭借积分理直气壮地换取物资。爱心超市“积”的是诚信,“换”的是爱心,“得”的是信心,成效在村里慢慢体现了出来。在爱心超市宣传、打分、兑换的过程中,工作队能够更多地接触群众、了解需求、交心谈心、宣传政策;也让群众近距离接触到扶贫干部,了解工作队的工作态度、工作成绩。工作队以“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善举共建好乡村”为理念,结合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开展,把贫困户和一般农户都吸引到工作队和村委身边,进一步了解到扶贫工作的初衷,激发贫困户脱贫积极性,树立其脱贫信心与志气。爱心超市搭建起社会各界与贫困群众互通的桥梁,在让群众有实实在在收益的同时,也让大家不知不觉间参与到扶贫工作中,提高了全体村民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思想意识水平,使其更加注重团结乡邻、保护环境、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时也起到了引领社会新风尚、激发脱贫内生动力的积极作用。

爱心超市激发村民脱贫新活力

“扶贫爱心超市办起来后,看到政府处处为贫困户着想,我就更有信心脱贫奔小康了。”贫困户祝振英说。这一年,因为爱心超市,村民与工作队、村干部的距离拉近了,感情也增进了,走在村里,时常会有村民与工作队热情地打招呼;村里召集开会、开展培训、组织村公益劳动,村民参加的人数明显增多。最为明显的是,以前召集村务会,商量村里的一些大事、急事,无论怎么动员宣传,到场的村民稀稀拉拉的就几个,导致一些事关村里发展的事务经常是启动慢、实施慢、成效慢,村民们意见也很大;现在召开村务会,参加的村民积极性显著提高,一个会议室常常坐不下,村里的事务商议通过率高、执行快、效果好,村民纷纷表示充分享受到党的惠民利民好政策。此外,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认知、对已享受政策的了解、对扶贫走访的配合,都有了明显提升;往年村里的卫生评比常常摆尾,爱心超市开设的第一年,均堡村就获得了单项奖励;2019年村里的3个工程项目从招标到施工均有序展开,工程质量也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可;吊瓜项目无论是土地承包还是生产过程,村民都大力配合、积极参与。目前爱心超市已基本覆盖全村,参与度达到90%,村民刘纯光去年兑了337分为全村最高,刘昌明兑了244分,在贫困户中最高;村民刘纯光、郑金枝在生态环境(卫生积分)和民事民议(村务积分)方面分别兑了208分、80分,贫困户石连英、刘克解、刘昌明在配合工作(扶贫积分)、内生动力(产业积分)、家庭美德(文明积分)方面分别兑了195分、145分、45分。参与的人多了,物资供应更有保障,一年下来,募集爱心款物6批次,折合人民币3.42万元,发放爱心积分累计25596分(其中贫困户积分12660分,占总积分49%,户均207.5分;非贫困户积分12936分,占总积分51%,户均108.7分),已累计兑换爱心物资20918元(分),兑换物资351人次。

要把爱心超市一直办下去

爱心超市作为一种扶贫创新形式,如何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流于形式,不成为一项短期活动,工作队也在进行着思考和创新。工作队设立了“心愿墙”,用来发布贫困户需求,让爱心超市更有效地实现帮扶对接;工作队还定期将爱心超市的需求发布给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组织捐赠、奉献爱心,为他们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一个平台,通过爱心超市又将这份爱心传递到村民的心里。目前,工作队正在准备把爱心超市推向电商平台,让村民和社会更有效地实现帮扶对接和消费扶贫,为村民创业提供信息,使爱心超市从物资平台向信息平台发展;工作队已和村委干部商量,在疫情过后,要把爱心超市打造成强化基层治理和村级事务民主决策的平台,把爱心超市一直办下去,真正实现爱心超市可持续、高质量、多功能发展,助力武汉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

猜你喜欢
村务工作队爱心
多举措提升村务监督的有效性
爱心树(下)
村务监督没有“稻草人”——安康紧盯乡村大小事
轻盐集团: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人大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一天
为爱奔跑 爱心满满
爱心
农村如何有效做好村务监督工作
驻村工作队要参与村庄治理
桥陈村来了一支扶贫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