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私情,“行”公益

2020-11-16 02:07陈烁
文教资料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文化

陈烁

摘   要: 时代的发展,新的事件的出现,使一些汉语词语的意义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化。本文探讨应“新冠肺炎”而生的“逆行”一词的新义,以探求汉语词汇语义发展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挖掘相关汉语词汇中蕴涵的时代文化内涵。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逆行   时代   文化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挑战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对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冲击。为抗击疫情,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无数医疗卫生人员、警察、志愿者、科学家、领导者、后勤人员、基层干部……各界人士,“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纷纷奔赴武汉,奔赴湖北,战斗在疫情主战场防控第一线,尽己所能,无私奉献,人们亲切地将他们称为“逆行者”。一时间,“逆行”一词不出意外地冲上了热搜榜,温度持续几月不减。以下拟对“逆行”一词的源头及词义发展演变作以简单追溯,以探求汉语词汇语义发展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挖掘相关汉语词汇中蕴涵的时代文化内涵。

“逆”的初文作“屰”,甲骨文“● ”,为象形字,从倒大,大为正面的人体,倒置表示顺逆之“逆”,《说文解字》:“屰,不顺也。”后字形发展演变为“● ”“● ”“● ”,从止(或从彳、或从辵),从屰,屰亦声,为会意兼形声之字。“止”“彳”“辵”为义符,表示与行动有关;從“屰”为声符,有兼义功能,依《說文》,“屰”字本义为“不顺也”,此义与“逆”之“不顺、抗拒”等义相近,故有兼义功能。《释名·释言语》:“逆,遻也。遻,不从其理则生殿遻,不顺也。”《玉篇》:“逆,不顺也。”《尚书·商书太甲下》:“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1]《诗经·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朱熹《诗集传》:“逆,违命也。”[2]《左傳·昭公四年》:“庆封惟逆命,是以在此。”杜预注:“逆命,谓性不恭顺。”[3]

“行”,甲骨文作“● ”,象形字,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原稿信札》:“● 象四达之衢,人之所行也。”[4]《尔雅·释宫》:“行,道路。”读作“háng”,名词,本义为道路,交通要道。《诗经·豳风·七月》:“女执懿筐,遵彼微行。”毛传:“微行,墙下径也。”[5]《国语·晋语四》:“夙夜征行。”韦昭注:“行,道也。”[6]在后来使用过程中,该字词义改变,词性随之发生改变,成为动词,读音破读为xíng,义项引申发展出行走、通行等义,《释名·释姿容》:“两足进曰行。”《说文解字》:“行,人之步趋也。”《诗经·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5]《墨子·公输》:“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7]唐白居易《长恨歌》:“峨眉山下少人行。”[8]

古代汉语词汇以单音词为主,因此“逆”和“行”在古代文献典籍中是独立使用的。但是单音词太多,会产生过多的同音词,或者词义过于复杂,不便于人们的社会交际。在这种情况下,汉语词汇自然地由单音走向复音(以双音词为主),向着双音化发展。“逆”“行”二字也不例外,在汉语词汇双音化的过程中慢慢地凝结成一个双音词“逆行”,在典籍中频繁出现。双音词“逆行”,有如下义项:

一指倒行,倒流,或向相反的方向进行。《孟子·滕文公下》:“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9]《史记·孝景本纪》:“彗星出东北。秋,衡山雨雹,大者五寸,深者二尺。荧惑逆行,守北辰。”[10]《后汉书》:“丰等闻,惶怖,会太史言星变逆行,遂共谮震。”[11]亦指逆流而行。杜甫《上水遣怀》:“崷崒清湘石,逆行杂林薮。”[8]另外,天文学上太阳系行星的运动,有时由东向西,与平常运动方向相反,或称为“退行行动”。不按正常方向行进。“海卫一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沿行星自转方向逆行的大卫星,也是太阳系中最冷的天体”。

一指违背常理、背君而行。《史记·秦始皇本纪》:“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10]《汉书·五行志中之下》:“民将不从君令为逆行也。”[12]

发展到现代汉语,“逆行”一词有时是一个中性词,但更多的是作为贬义词,指反着规定的方向走。如:

1.在中国,车辆靠左行进视为逆行。

2.单行线,车辆不得逆行。

3.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机动车、非机动车实行右侧通行。因此,机动车、非机动车靠左侧通行,则视为逆向行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车辆逆行。

4.2018年4月1日傍晚6点40分左右,从事发当地的监控视频画面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骑着一辆三轮车在公路中央绿化隔离带旁边逆行。(https://www.360kuai.com/pc/96182f67b9d0d052a?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 &refer_scene=so_1)

5.事发海口!2019年3月7日16时许,一辆无牌摩托车逆行与小轿车发生相撞,1人死亡。(https://www.hndnews.com/p/349811.html)

6.2019年12月15日,8名女子在两条机动车道热舞,1分钟3辆车被逼逆行。(https://www.360kuai.com/pc/9affeb80183d88 b75?cota= 3& kuai 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7.太危险!2020年4月7日,跟着导航,贵州这两辆车逆行高速路33千米!(https://www.sohu.com/a/386325190_398039)

以上诸例中的“逆行”,大多与道路交通有关,为交通用语,指的是车辆或行人在道路上行驶时没有按所在国要求靠边行进的行为,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2020年初,“逆行”一词因为特殊的时代背景,因为“新冠肺炎”的肆虐,一跃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语:

1.84岁钟南山:病毒中逆行,为所有人拼命。(https://news.ifeng. com/c/7tRpKKwdS9M)

2.如果说第一次去武汉,李兰娟院士的建议对阻止疫情蔓及全国起到了一定作用,那么这一次去武汉,逆行的李兰娟院士是用实际行动来阐述一个白衣战士的“医者仁心”。(http://www.zj.xinhuanet.com/2020-02/20/c_1125601526.htm)

3.除夕之夜,英雄逆行!30万中建人与你们同在!(http://www.tibet. cn/cn/politics/202001/t20200125_6740949.html)

4.李克強称赞“快递小哥”:你们是疫情中的逆行者,是平凡英雄。(http://www.ce.cn/xwzx/gnsz/szyw/202003/06/ t20200306_34424327.shtml)

5.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天津富宇化工坚守岗位逆行而上。(http://www.chinaidr.com/tradenews/2020-03/135067.html)

6.河南省疾控中心的王奇和陈伟奇、濮阳市疾控中心的王利波和隋煜、三门峡市疾控中心的安勇,新冠肺炎疫情战线上的逆行“侦察兵”。(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e4 b503a8e9f0921665742e6)

7.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单亲妈妈选择逆行一线。(http://www. enshi. cn/2020/0212/949702.shtml)

8.致敬逆行出征的“白衣战士”!(https://xw.qq.com/cmsid/2020 0218A0QVBL00)

9.当疫情来临时,在新疆的动车组列车上,有这样一群充满朝气的90后列车长,她们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千家万户的团聚而勇敢逆行。(http://www.xj.chinanews.com/shehui/2020-02-07/detail-ifztkwce5990727.shtml)

10.湖北明珠集团涌现一大批抗疫“逆行者”。(http://www.hgdaily. com.cn/w/3/ciye/4O19412O254151O0O1.html)

11.2020年4月14日,白衣战士再逆行,支援黑龙江绥芬河。(http://news.cctv.com/2020/04/13/ARTIhEwqgDhPdX3 E5zbbT83r200413.shtml)

12.2020年4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刊载题为《陕西一学生志愿者援鄂59天——十八岁“逆行”,只因钟南山那句话》的报道。(http://www.jdzol.com/2020/gjgn_0418/89184.html)

13.从2020年1月23日到4月8日,新婚燕尔的武汉快递员李顺,80多天不间断逆行,让平凡变得伟大。(https://news.china. com/zw/news/ 13000776/20200416/38090156.html)

14.新华社石家庄2月10日电   千里送药记——一名货车司机的“逆行”。(http://www.xinhuanet.com/2020-02/10/c_1125555476.htm)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人出于本能反应,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远离危险的境地或场所。以上诸例的主语或为医生、护士、疾控人员,或为建筑工人,或为快递小哥,或为列车司乘人员,或为货车司机,或为其他行业的人,这些人明知疫情中心危险遍布、困难重重,但因了国家的号召、人民的需要,他们主动请战,从相对安全的地方奔赴疫情主战场,我们谓之“逆行”。

与此同时,在其他行业、其他领域,开始使用“逆行”一词的这层新义:

1.2020年3月12日早上0630时,中远海运散运租入船“长江经典”轮在湛江港完货开航。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这段特殊日子里,吕立懋船长始终是那个为了给客户提供更优服务,为了维护公司利益而奔波在路上的坚定“逆行者”。(http://finance.southcn.com/f/2020-03/30/content_190667260.htm)

2.2009年,中国汽车登顶全球汽车销量之冠。11年之后的2020年,领克,将作为中国汽车10年艰难图强路上的翘楚,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低迷时刻,逆行欧洲。(https://www.iautos.cn/news/150398.html)

3.投身公益十载,为爱逆行,诠释公益精神,贾金山获评助人为乐类“合肥好人”。(http://www.ahyouth.com/news/20200414/1444536.shtml)

由例2来说,领克面临的最大困境来自西方世界对一个年轻的中国汽车品牌的接受与认可。正因如此,领克的勇敢逆行,恰如2000年前“张骞西行”版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如同1989年,雷克萨斯大胆而猛烈地叩响看似紧闭的美国豪华车市场大门。

当然,“逆行”一词在新义出现以后,原有义项和感情色彩仍然存在:

1.瑞典,在新冠疫情高速路上逆行。(https://www.360kuai.com/pc/99f822d1e27e5ef12?cota=3&kuai_so=1&sign=360_ 57c3bbd1&refer_scene=so_1)

2.2020年4月17日,北京朝阳一奔驰逆行闯红灯,司机被扣9分罚800。(https://news.163.com/20/0418/14/FAGJM88 J0001899O.html)

3.近日,广东佛山一名女子竟然推着婴儿车在隧道内逆行,且婴儿车上还有个两三岁的孩童。一司机驾车进入隧道时,由于隧道明暗变化视野受限,驶进才发现正前方行车道上这位逆行的女子。(https://v.qq.com/x/page/i0951otoxxl.html)

在这些用例中,依然用的是“逆行”一词的固有义,只是在既定这段时间里,固有义不如其新义用的频繁而已。固有义和新义各司其职,两体并行,而不是说新义取代了固有义。

因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所以汉民族在长期使用汉语词语的过程中,很习惯于有意無意地寻找汉字形体和意义直接的关联。但是,由于汉字形体的不断演变,词语意义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人们会在词语原来语义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符合时代需要的内涵,并被频繁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造字之初汉字形体和意义之间的直接联系会变得越来越模糊,甚至完全无法看出,使人们对汉字构意的认识往往与最初的构造意图有一定偏差,产生一些与汉字构形实际不符的理据阐释。如“武”“王”。“武”,甲骨文作“● ”或“● ”,从止(脚)从戈(兵器),脚是用来走路的,故而“武”会“人扛着兵器走路”之意,通过形体分析,可以知道本义与打仗、战争有关。《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安民、丰财者也。”[3]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民不聊生,人们反战求安的呼声非常强烈,故而左丘明顺应人民的期望,从儒家的角度将构成“武”字的“止”解为“停止、制止”,“武”就是要禁暴戢兵、制止战争。很明显,《左传》这种解释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反映的是《左传》时代的文化色彩,而非造字时代的文化内涵。“王”,甲骨文作“● ”,是一种兵器,金文演变为“● ”,像一把斧头的轮廓,大斧既是劈山开路的工具,又是征战杀戮的兵器,谁掌握大斧,谁便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就是“王”,这也是祖先以大斧作为权力的象征的原因。许慎《说文解字》:“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由这些汉字构成的词语的语义内涵会因为“人为”的“赋予”随之发生变化。从科学的角度讲,这样“随意”的赋予无疑是有问题的,但同时,人们对于这些词语内涵的扩充和新的赋予,往往是从现时的社会背景和社会文化出发对其进行新的语义“赋予”的,使某些词语与这个时代的文化之间建立某种联系。这种时代的烙印使这些“新”语义有了相应的实用价值,即可以通过对这些“新”语义的分析,解读其中包含的文化信息。

赋予汉语已有的旧词新义既能准确表达人们的所思所想,又符合经济性的原则,是词汇系统在不增加新词语的同时,充分发挥和利用现有语言材料表达潜力的一种词汇现象。因此,很多固有的古语词被今天的人们不断发掘并赋予它们新时代语境下的新文化特征,新事件基础上的新文化内涵,再通过各种媒体的传播,逐渐成为流行语。

参考文献:

[1]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原稿信札[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5]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陈桐生,译注.国语[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孙贻让.墨子间诂[M].诸子集成(四).北京:中华书局,1954.

[8]唐诗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9]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0]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1]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1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西北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传承·革新·现代化——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教改探索与实践(2020YBJG-14)。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代文化
年味里的“虎文化”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