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图书编辑出版的“五个思维”
——以楚天书局出版图书为例

2020-11-17 11:51◎陈
新闻前哨 2020年9期
关键词:楚天书局策划

◎陈 剑

在当前背景下,要编辑高质量图书,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需要在实操中坚持“五个思维”。以下以楚天书局出版的图书为例进行剖析。

一、底线思维:守住政治生命线

当下,已经进入数字传播时代,文化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 出版传播以语言符号为主要媒介形式,在文化安全领域承载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国家加大对新闻和出版领域意识形态管控。对于时政类图书,国家新闻出版署要求出版社严把政治关。 对一些政治领域的提法也做了规范说明,强化重大选题备案制度。 种种措施,体现出国家对时政图书的“严控”。

在看稿时, 图书编辑需要保持神经的敏感和视觉的敏锐,严把政治关、守住政治底线。 2015 年9 月3 日是抗战胜利纪念日,举国上下非常重视,楚天书局藉此策划了体现湖北抗战历程的“纪念抗战胜利70 周年”主题图书——《峥嵘岁月:新四军第五师在湖北》;2016 年11 月12 日是孙中山诞辰150 周年纪念日,楚天书局策划了《名舰传奇——孙中山和中山舰的故事》, 受到了武汉市中山舰博物馆的好评;2018 年,又策划出版了《武昌农讲所馆藏文物精粹》,以纪念毛泽东同志主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90 周年,等等。 这些书,政治性较强,有的涉及重大选题,在审稿时都要进行严格把关。

二、红线思维:牢牢把握质量关

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图书市场而言,发展也曾经历过快速发展和“野草疯长式”的繁荣阶段。 在这个时期,图书市场繁荣,但同时也存在盗版书猖獗、市场无序、管理松散、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的现象。 2015 年,中央第一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2017 年到2018 年,国家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开始对各出版社进行限号, 通过减少书号审批数量来减少同质化图书生产品种,通过严控出版流程、检查出版制度执行情况和加大质检力度提高图书质量,促进精品图书的出版。

当下,对出版社的出版流程督查和质检已经成为常态。作为图书编辑,要不折不扣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的基本要求。 无论是纸质图书还是新媒体内容,都要严把内容关。 要对文字怀有敬畏之心,对字词句和表述规范要了然于胸,对封面、扉页、版权页、前言后记、目录、页眉页脚等信息检查到位,不出纰漏。要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只有坚持质量红线,才能出版高质量图书。

2015 年,楚天书局按照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编撰出版了《千帆竞进楚天阔:湖北重大项目巡礼》,该书要在全国两会上展示,要求高,不能出现丝毫纰漏。 像政府单位定制的会议用书,如《湖北省“十三五”规划》《湖北省财政“十三五”规划》《湖北省产权保护工作报告(2018)》等,莫不如此。 湖北省图书馆的《长江讲坛》(2016 年卷)和《湖北法官论坛获奖论文选》《在应对危机中湖北财税改革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等书稿专业性强,审稿难度大,质量上更不能掉以轻心,作为编辑,在质量把关上须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态度。

三、用户思维:满足客户高需求

编辑是为读者和作者服务的, 编辑的价值就在于帮读者寻找并开发出优秀的作品, 帮作者提升作品从而为读者提供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从某种程度上讲,编辑充当“中间人”的角色,但编辑职业对这种角色的要求很高,其中一项就是要求编辑要有用户思维。

用户思维基于读者市场的细分, 从受众人群的更精准角度来诠释产品的使用者,才能称之为用户。“按需印刷”和“零库存”就是用户思维运用的一种体现。 用户指的是使用产品和服务的人,用户与产品是分不开的,更多关注的是使用。 无论策划编辑哪一类图书,编辑都要从用户角度出发,用户认为好的图书,必定能影响购买的决策。

只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策划和编辑图书,一切都有了衡量和评判的标准。品优质好的产品,用户都会喜欢。编辑策划和生产好的图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无论是文字还是设计排版,都需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满足客户的高要求。

作为客户定制类图书,楚天书局出版的《诗词中的气象情怀》《第35 届湖北新闻奖作品选集》《青林寺村志》《弥市镇志》等书只需要按照客户的要求去做,不需要考虑市场销售。而纪念改革开放40 周年主题图书《荆楚开发区巡礼》的组稿出版,内容涉及湖北省区域内多个国家级开发区,组稿的每篇文章都是根据客户的要求量身定制, 体现不同客户的特色,这本书是定制图书的典范。

四、渠道思维:撬动营销新杠杆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成为购买的主渠道, 线下实体店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在互联网不发达的时候,实体店是销售的主要渠道。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购买习惯的变化,实体店的功能开始发生变化,逐渐成为产品展示、体验和休闲的平台。 可以预见,随着5G 的推广和普及,实体店渠道作为购买途径的作用越来越小, 网络必将成为人们购买图书的主要渠道。 因此,编辑开发图书产品之前,必须要运用互联网渠道的思维审视所策划的产品。

2016 年, 楚天书局出版了市场类图书 《铁血殇恋》和《图解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 《铁血殇恋》是武汉作家方苑创作的小说, 销售渠道主要是通过网络和作者的粉丝圈,《图解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是自主策划出版后,联系机关单位销售。

产品在生产之前,首先要考虑销售。销售必定要考虑渠道,这是属于图书策划的“一揽子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现在乃至将来,一本书的策划问世,首要考虑的是产品所面对的网民,目标读者(网民)的购买力如何? 哪些网民会购买?通过什么网络平台能让目标网民看到相关信息?如何推送产品信息?如何打动目标网民……只要想清楚这些问题,才能撬动目标用户的购买力。

如果是给政府或事业单位定制图书产品, 那么在一种产品面世以后,编辑所要做的,就是扩大所定制的精品图书的影响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让所有的同类用户和客户知道出版机构出了这本书。 只有这样, 才能带来连锁效应,逐渐树立口碑和品牌。

五、融合思维:适应未来新趋势

关于媒体融合,早在2016 年2 月19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加快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 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融合发展不仅适用于新闻领域,一样适用于图书出版领域。

融合发展、 跨界发展是未来媒体和出版发展的一种趋势。 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变成“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是未来发展的阶段。 作为图书编辑,策划编辑一本图书,不能只是着眼于编辑一本图书, 要同时考虑挖掘该类图书的衍生品、设计同种产品的不同形式和销售方式、采用多种媒体宣传营销、利用多种销售渠道。 例如,策划一部可读性强的故事类图书,可以考虑开发这部图书的电子图书、微信图书、有声读物、可视读物等,放在不同的平台展示或销售,实现一种产品的多次开发。

当前,楚天书局所开拓的文创领域正蓬勃发展,所走的就是一条图书出版与文旅产品的融合之路。 作为图书编辑,在继承传统出版精髓的同时,需要与时俱进,吸收融合思维并运用到实践中, 需要在融合中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 只要这样,编辑才能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甚至走在时代的前列。

猜你喜欢
楚天书局策划
论陕西官书局的创立
让短视频成为媒体深度融合的全新切入点——以楚天都市报为例
Share with us
科层制与关系网:民国时期世界书局和大东书局的发行管理制度述论
本期策划
论晚清官书局文献史料价值及其搜集整理*
乌兹别克斯坦客户二度牵手楚天科技
晚清官书局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