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2020-11-20 12:58高永
甘肃医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肌层肿块内膜

高永

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洛阳47100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好发于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其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分泌物增多、阵发性下腹痛以及腹部包块等,随着病情发展,出现癌性病变,造成患者死亡[1]。目前,临床上诊断子宫内膜癌的方法较多,主要包括触诊、细胞学检查、宫腔镜检查等。其中触诊的主观性较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较低;而宫腔镜下虽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有无癌灶存在,但因其存在水中毒风险,使其应用存在局限性[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MRI)因软组织分辨率高、无放射性损伤、多方位成像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子宫内膜癌诊断中,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大小、范围、肌层浸润以及盆腔与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而准确估计肿瘤分期,对选择手术方式、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价值[3-4]。本研究探讨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9.52±4.65)岁;体重55~70kg,平均(60.34±3.26)kg。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子宫内膜癌诊断与治疗指南(第四版)》[5]中子宫内膜癌诊断标准;②有腹痛、出血、腹部包块等症状,经病理活检确诊;③生存期预计在3个月以上;④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②入院前已接受其他治疗;③无法较好配合者;④精神障碍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测,检测所用仪器为奥泰1.5T核磁共振扫描仪,所用线圈为TORSPA。患者均取仰卧位定位扫描,先行T1W1轴位、矢状位扫描,T1WI扫描参数:FOV为36cm×36cm,TR=450ms,TE=12ms,Flip=60°,NEX=2次;T2WI冠位脂肪抑制扫描参数:FOV为36cm×36cm,TR=4000ms,TE=110ms,NEX=2次;轴位层厚度5mm,层间距1mm,矢状位与冠状位层厚度4mm,层间距1mm。所有检测图像由2名医师进行分析,结果不一致时需再次讨论。

1.4 评价指标 子宫内膜癌分期标准[6]:Ⅰ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子宫内膜增厚,肿瘤和正常子宫肌层的强化程度不同,当交界处表现不光整,表示存在肌层浸润,其中肌层侵犯浅为Ⅰa期,侵犯深为Ⅰb期;Ⅱ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未出现宫体外蔓延;Ⅲ期:肿瘤局部或区域扩散,其中Ⅲa表现为子宫浆膜层或子宫侵犯,浆膜层显示连续性中断,侵犯位置可出现软组织结节信号;Ⅲb表现为侵犯阴道或宫旁组织;Ⅲc表现为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其短径大于1cm可作为MRI诊断淋巴结转移的标准;Ⅳ期:侵犯膀胱、直肠以及较远器官。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MRI在子宫内膜癌分期中的诊断准确率。

2 结果

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手术确诊Ⅰ期21例,Ⅱ期24例,Ⅲ期8例,Ⅳ期3例;MRI诊断检测确诊Ⅰ期20例,Ⅱ期23例,Ⅲ期7例,Ⅳ期3例,诊断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5.24%、95.83%、87.50%、100%。见表1。

表1 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分期准确率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原因目前尚无准确定论,通常认为与肥胖、糖尿病、月经紊乱、生活习惯、社会环境等因素相关,早期患者无明显症状,若无法得到有效治疗,导致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处于中晚期。目前,根治性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早期患者可行手术治疗,但晚期患者因肿瘤浸润度高需采取放、化疗加强手术效果,改善预后。因此,早期准确诊断子宫内膜癌并对肿瘤分期鉴别,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7-8]。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MRI诊断技术日益成熟,且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推广使用。MRI检测可以从多方位观察子宫内膜病灶以及肿瘤扩散情况,便于确定手术切除范围,且MRI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对肠壁病灶、肛周肌肉、邻近器官的浸润等可清晰显示,具有可多次重复检查、无放射性危害等优势[9]。本研究显示,5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期中,MRI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肿瘤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分析原因在于,MRI检查包括了成像序列,可以小视野薄层扫描病灶,具有较高病变组织空间分辨率,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分期及对周期组织的入侵情况。MRI对肿瘤的具体分期有如下显示:Ⅰ期肿块范围较为局限,未超过宫体,表现为早期原位癌,T1WI显示子宫大小、形态与信号无明显异常,若肿块明显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若肿瘤内存在出血,T1WI呈高信号;Ⅱ期肿块侵犯宫颈。超出子宫体,T2WI像间接征象显示宫颈管呈明显扩张;Ⅲ期肿瘤侵犯至子宫外,范围局限于真骨盆,且未侵犯膀胱与直肠,MRI下可清晰显示子宫体积明显增大,T2WI可显示高信号的肿块侵犯子宫全肌层,并突破浆膜层,宫旁软组织增厚且为不规则形态,T2WI像上显示膀胱、阴道或直肠壁呈低信号中断,T1WI间接征象上子宫、直肠脂肪间隙模糊或消失;Ⅳ期表现为肿瘤侵犯膀胱、直肠以及较远器官,MRI显示肿瘤侵犯宫旁组织,临近与远处淋巴结转移。MRI在子宫内膜癌术后复查中可清晰显示盆腔情况,若存在复发情况或淋巴结转移,可呈现为软组织肿块影,其信号呈现与子宫内膜癌相似。因此,MRI通过呈现不同信号可准确对肿瘤进行分期,且术后复查同样可清晰显示,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分期与术后评估具有显著效果,为患者早期方案选择及预后改善提供了重要依据信息[10]。

综上所述,MRI检查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前肿瘤分期的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肌层肿块内膜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食管固有肌层肿瘤切除术的护理体会
腹腔镜下贲门肌层切开术及Dor胃底折叠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三维超声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的应用价值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