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学习者汉语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研究

2020-11-22 02:07史邵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长江丛刊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复句语料语料库

■陈 萍 胡 蝶 史邵云/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一、前言

假设复句是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复句,然而由于句式丰富,语义及语用复杂,且与其他复句的语义存在交叉,使得留学生习得该句式的难度较大。在汉语教学实践中,通过检查留学生的日常练习和习作,发现印尼学习者习得汉语假设复句的问题尤为突出。然而,假设复句的习得研究并不成熟:首先是相关研究成果并不丰富,核心期刊论文仅有1篇,硕士学位论文有7篇;其次,大部分的学者都把研究重点放在了习得偏误的考察上,如邹天(2014)、杨曦(2016)、董娜(2018)等,习得顺序并未被重视;最后,包括印尼学习者在内的很多母语背景的学习者的假设复句习得情况的研究还存在空缺。显然,汉语假设复句的习得研究无论在研究方法还是深广度方面都还有待改善和加强。综上,本文将考察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及影响因素。

二、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目前,有关假设复句的分类在本体研究中存在较大的争议,因此本文旨在从汉语教学的实际出发,以《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的分类为依据,将假设复句分为四个级别十六个句式,为了统计方便本文用字母为各句式命名,如下:甲级A1……就……、A2要是……就……;乙级B1没有……就没有……、B2如果……就……、B3……否则……;丙级C1假若(倘若)……就……、C2假如……就……、C3假使……就……、C4(幸亏)……不然……、C5要不是……就……;丁级D1倘使(倘)……也(就)……、D2假设……那(么)……、D3不是……还要……、D4幸好……不然(要不)……、D5……再不然(要不然)……、D6要么……否则……。

本文语料由自然语料与诱发语料组成,前者来自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笔者对语料库中印尼学习者使用的假设复句进行了穷尽式提取,共222例;为弥补自然语料的不足,笔者通过对来自印尼丹戎布拉大学中文系大三、大四学生及广西民族大学的印尼留学生开展测试调查搜集诱发语料,问卷设计了选择、判断、连词成句及造句等4个题型64道题,共搜集了3840条有效语料。为保证填写答卷的效率和真实性,采用当堂测试的方法,时间50分钟,由学习者的任课老师监考。要求不得使用电子设备、查阅书籍文献,不得讨论,独立完成。

三、研究结论

(一)印尼学习者汉语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

“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C2、D1、D3、D4、D5及D6的用例数皆为0,即正确使用相对频率为0,因此基于语料库仅能得出其他10个句式的习得顺序为:A1>B2>C4>A2>B3>C1>B1=C3>C5=D2。由于自然语料库存在语料缺失的问题,无法准确得出16个句式的习得顺序,因此笔者基于测试问卷进一步考察了习得顺序,发现中高级汉语水平的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并不一致,中级为:A2> B2 >C2>A1>C4>B1>B3>C5>C1>D5> D4> D1>C3>D2>D6>D3;高级为:A2>B2>A1>B1>C5>C2>C1>B3>C4>D4>D2>C3>D5>D1>D3>D6。

(二)影响印尼学习者汉语假设复句习得顺序的因素

1、习得等级难度的影响

参照普拉克特“难度等级模式”,我们预测了印尼学习者的假设复句的习得难度等级,其中习得难度等级为零至二级的句式没有,三级的有A1、B1、C4、D4,四级的有B3、C5、D2、D3、D5、D6,五级的有A2、B2、C1、C2、C3、D1,我们发现印尼学习者习得假设复句时间整体较晚,但习得顺序与习得难度等级并不成比例。因此,笔者认为习得难度对习得顺序有影响,但影响不大。

2、汉语目语者假设复句的使用率的影响

Lightbown(1987)指出输入频度越高,靠它强化的语言表征的联系就越强,语法项目也就越早习得。因此,我们对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库)”进行了穷尽性地检索,共得到412925条有效语料,旨在考察汉语母语者假设复句各句式的使用频率,并将其与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进行了对比。

研究结果表明汉语母语者假设复句各句式的使用率与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有一定的相似性,B2句式排序完全一致,A2、B1、C3、C5、D2、D4和D6等七种句式的排序十分接近;然而,由于本文习得顺序的构建是基于诱发语料,因此我们也发现部分句式并不具有这一特点,如B3、D1、D3及D5句式使用率排序较前,习得却较晚;而C1、C2及C4等句式使用率排序较晚,习得却较早。综上,我们认为汉语母语者假设复句的使用率会对学习者的习得顺序产生的影响较大但不唯一,整体呈现使用频率越高的语法项目,越早习得;反之,则越晚习得的特点。

3、教材的影响

笔者考察了被试者使用频率最高的汉语综合课教材(《发展汉语》、《汉语教程》及《成功之路》)中假设复句的编排情况,我们发现《大纲》中的16个句式并未全部编入教材,尤其是丙丁级句式出现率很低,据统计,《发展汉语》中有9个句式,《成功之路》5个,《汉语教程》仅4个,由此可知,假设复句在汉语综合课教材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习得时间尤其是丙丁级句式习得时间较晚。进一步研究,我们发现《汉语教程》各句式出现顺序为:A2、B2、B3、C2,与《大纲》编排顺序较一致;《发展汉语》中各句式出现顺序为:B2、A2、D4、C2、C4、D5、B1、C5、D1,《成功之路》顺序为:A2、B3、C4、B1、C5,与《大纲》差距较大。通过对比,笔者认为印尼学习者假设复句的习得顺序与教材中句式编排顺序较为相近,而与《大纲》编排有出入。因此,我们认为教材对习得顺序的影响大于假设复句自身的难度等级的影响。

四、针对印尼学习者汉语假设复句的教学建议

(一)加强印尼语与汉语的对比

对印尼语与汉语假设复句的相同点进行总结归纳,有助于快速地掌握两种语言之间共同的学习规律;对不同点的总结,则帮助我们更精确地预测假设复句教学的重难点,从而有利于对外汉语教学。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比,可以采用以旧带新法讲解两种语言中相同的部分;对汉语中有而印尼语中没有的句式,可以采用情景法进行;对于印尼语中为一项而汉语中分成两项及两项以上的句式,教师要需要适时开展专题讲解,可采用语素分析法,对关联词本身做出解释,然后给出例子,之后可以展示几个视频或设置课堂情境,引导学习者体会相似句式的细微差异并进行归纳。

(二)加强汉语内部对比

汉语假设复句之所以是印尼学习者习得的难点,不仅因为两种语言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也与内部因素有密切的联系,汉语假设复句与其他复句表达的语义界限不清,存在大量语义相同而具体使用上却有区别的关联词,这些因素无疑都加大了习得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假设复句的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加强汉语内部的对比,总结异同,将相关语法点组成系统,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引导学习者区分相似句式。

(三)结合印尼学习者的习得顺序

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教材,遵循印尼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按照习得顺序编排语言点的教学顺序。这样有助于学习者正确的理解和掌握各种用法,有利于提高语言项目的习得效果,从而促进习得。如《发展汉语》中,D4“幸好……不然……”出现在初级教材早期课文中,这样的编排并未遵循印尼学习者的习得顺序,增大了习得难度,面对这种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采用以旧带新法,引入新的句式。循序渐进、从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四)结合本族语者各句式的使用情况进行教学

印尼语学习者重要的输入来源是汉语母语者,因此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重视两者的联系。据统计,汉语假设复句各句式的使用频次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A2、B2、B3、C5及D5的使用总频次较高,C3、C4、D3、D4和D6的使用总频次较低,这要求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有所侧重,在备课时要衡量好每个句式的讲解时间。此外,各句式在不同语境的使用频率也是不同,要求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重视归纳总结,对每个句式的使用情境分类,采用情景法,结合视频、图片(不同平台使用该句式的截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各句式的语义及语用,从而减少形式上正确而语用上存在问题的句子的输出。

猜你喜欢
复句语料语料库
连动结构“VP1来VP2”的复句化及新兴小句连接词“来”的形成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中日目的关系复句在句法层面的对比研究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哈汉复合句对比
运用语料库辅助高中英语写作
语料库与译者培养探索
英语教学中真实语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