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探讨

2020-11-23 12:35赵长英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高职生少数民族

赵长英

前言

在我国对体育教育关注力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各体育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形式均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融入,已成为地方体育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学的亮点。但是由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与体育高等职业学校教学体系融合发展方面缺乏充足经验,导致现阶段体育高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对体育高等职业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进行适当剖析非常必要。

1 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价值

1.1 革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

体健康需求出发,精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体系革新提供充足内容支持[1]。

1.2 拓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渠道

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及健身价值、教育功能,通过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可以促使高职生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养生价值、健身价值、娱乐趣味性。进一步拓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渠道,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继承与发扬提供支持。

1.3 创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时间生产生活中创造的可以体现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其大多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或者少数民族人群中开展。通过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可以引导高职院校加快内部体育场馆建设,为高职生创造良好的课外体育活动环境,促使高职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自己所喜爱的少数民族体育锻炼活动中。

2 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困境

2.1 实践组织缺失

教育教学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专业组织的正确引导。但是现阶段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缺乏专业组织,导致整体工作无法有序开展。

2.2 教学资料缺乏

教学资料是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的重要支撑,但是现阶段体育高职院校内关于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专业教学资料缺乏,现有教辅书籍也极少涉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知识,导致整体教育教学工作无法顺利开展[2]。

2.3 师资资源短缺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融入高职院校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充足的师资力量积极探索。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内部并没有充足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师,导致整体教育实践陷入困境。

3 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策略

3.1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院队与俱乐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俱乐部是体育高职院校体育活动重要组织,也是体育高职生自主开展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引导。因此,体育高职院校应成立不同类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俱乐部,为校内高职生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锻炼提供有效引导。

第一,借助校内现有协会优势,体育高职院校可以主动联系不同教学系部管理人员,以校内师生为主体,开展宣传动员活动。如在重大节庆活动中增加少数民族特色体育表演比例,逐步增加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在本学院影响力。同时体育高职院校可以舞蹈协会、武术协会为基础,联合学院团委组织,开展多元化少数民族体育竞赛,为校内高职生了解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积极参与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锻炼提供有效引导。

第二,为了争取运用民族体育运动会、民族体育竞赛发展机会,体育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竞赛项目,成立对应院队。并对相关项目院队配备指导教师。在保证正常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行对应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授。随后在每一年新生入学后,选拔具有潜力成员,以老带新的形式,组织高职生参与训练,逐步形成良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机制,为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提供保障[3]。

第三,体育俱乐部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体育高职院校实践的主要支撑,为充分发挥体育俱乐部实际价值,体育高等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哈尔滨能通摔跤俱乐部发展经验,以“竞放民族情”为主题,召集校内学生及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者,组成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联谊组织。在俱乐部内部,开展朝鲜跤、板鞋竞速、搏克、拉棍、打布鲁等训练活动,并以俱乐部为单位,组织高职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等赛事。以充分激发校内高职生参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训练积极性,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2 编制科学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资料

为了保证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顺利进行,体育高职院校首先应利用自身独特地理优势、人文优势,综合利用走访民族特色体育传承人、访问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传承基地等方式。结合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挖掘区域少数民族传统特色体育项目动作技巧精髓。随后根据自身体育教学经验,编制一套与高职生学习需求相符合、与少数民族体育特点相一致的体育教辅教材。如湖北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将土家族“高脚马”体育项目列入体育教育必修科目,并编制了专门的教育资料;而新疆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也将秋千项目引入到了体育教学中,并编制了对应的教育教辅资料。

其次,考虑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为一切体育运动源泉,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多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化而来。因此,在少数民族体育特色教育资料编制过程中,教师应确定科学的分类标准,依托线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资源库,进行恰当梳理、筛选、分类、排布。同时结合本院校教学情况,根据教育培养目标,有选择地进行教学资源库设置。以便为体育教辅教材编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充足资源支持。

最后,在增加少数民族体育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体育高等职业院校应以“体育生活化”为核心,将编制的体育教辅教材内容与校内设施、场所、器材亲密结合。如根据少数民族教辅教材中珍珠球、秋千、高脚马要求,可以加大资金投入,在校内引入相关设备,以促使高职生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自身衣食住行的一个部分,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功能的实现提供良好渠道。

3.3 构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训机制

充足的师资资源是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为了促使校内教师掌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利用渠道,应针对区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构建全面的教师培训机制。在基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训机制运行过程中,体育高职院校可以综合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研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优秀课程观摩会、聘请少数民族体育传承人担任专家开展讲座等方式,全方位提升校内教师对少数民族体育知识、技能的认识[4]。

在上述手段应用的基础上,考虑到我国各地体育高等职业学校不够重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内教师也无法全面了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限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实践。因此,为了帮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突破重围,体育高等职业学校应鼓励教师主动了解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及文化,主动进入少数民族聚集地,感受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动作、技术魅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不仅可以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与保护提供充足支撑,而且可以革新职业院校体育教育及课外活动内容,为阳光体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面对现阶段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应建立健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协会、院队与俱乐部,准备恰当的体育场地及器材。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师资培训机制的构建,可以为体育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实践突破困境提供充足支持。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高职生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职教强国背景下高职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