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1-24 08:07周凯福安市民族中学
灌篮 2020年14期
关键词: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周凯 福安市民族中学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篮球项目作为体育教学体育中考中不容忽视的一环,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篮球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篮球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作为学校和教师,需要重视这些问题,并解决问题,优化篮球教学质量。

一、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篮球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重视篮球技能的传授,忽略篮球理论知识的讲解,而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对于学生掌握全面的篮球技能来说,至关重要,教师重视这个问题。在目前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还是过多地注重灌输式教学,没有体现新课标的“以人为本”教学理念,没有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这就导致了在枯燥的教学氛围下,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无法得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也被禁锢了,在训练和比赛中往往无法打开思路,在动作和打法上也无法进行创新。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才是一切的开始,如果在学生没有足够兴趣之前,就对学生进行篮球技巧的灌输,这样会让学生对于这项运动产生抵触心理。

二、初中篮球教学的必要性

(一)增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具有节奏快、跑动范围大的特点。而在比赛中学生的上下肢都能得到高强度的锻炼,在高速运动中学生的心肺功能得到锻炼,身体的各项机能也得到发展,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篮球运动还可以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因为初中阶段,学生面临着学业的压力和家人的期待,他们本来心智就不成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将压力合理地释放出来,非常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对于篮球运动来说,能够为初中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在运动中合理的释放压力,在快乐的氛围下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能够从容地应对学习和挑战。

(二)促使初中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篮球运动中,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非常好的塑造,在合理的对抗中学生的精神面貌也能够得以改善;在肢体的对抗中,学生的情绪掌控能力得到培养;在一次次困难和挑战面前,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得到提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备战,去争取想要的名次和荣誉,这些都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发展。

(三)适应体育中考教学的需要

根据《福建省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指导意见》要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总分 40 分,其中篮球运球绕杆往返、足球运球绕杆、排球对墙壁垫球为抽考项目,由各设区市教育局于当年1月前随机抽选一项,作为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抽考的考试项目,分值5分,因此在篮球教学中要渗透学生运球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中考体育篮球运球绕杆往返的稳定性与快速性,以适应体育中考的需要。

三、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从激发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

着手前面已经提到过,“灌输式”的教学已经不适合现代篮球教学,教师要抛弃之前的教学模式,不能一开始就采取“讲解+示范+练习”的固有模式,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兴趣去制定教学方案。比如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之前,设置篮球知识问答,让学生进行抢答,回答正确者能够得到教师的“奖励”。在一次次的问答中,教师针对回答正确最多的同学进行表扬,在班级群里设置排行榜,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得到了提升,他们更愿意投入到篮球教学中去,而这种气氛也能够带动其他同学去参与去竞争,在知识问答的过程中,学生的篮球理论知识也能够得到增强。教师还可以尝试将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与性格开朗的学生分为一组,两组之间进行对抗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不爱交流的习惯能够得到改变,性格外向的学生能够带动训练中的气氛,学生之间更爱交流了,他们对篮球运动的兴趣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二)加强场上训练,提升学生的战术执行能力

篮球运动的训练,最终是要运用在赛场上的,而不仅仅是锻炼身体素质,而在赛场上,比赛的战术是否能够执行到位才是重中之重。正因为如此,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锻炼学生的篮球思维,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明白教师的战术意图,明白什么叫挡拆战术,什么叫掩护战术,什么叫策应战术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场上根据形势的变化进行应变,转换战局,影响战局。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采取“以赛代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把每一场训练课当成比赛来看,在训练中也可以有排名,也可以有“得分王”,也有冠军球队,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强的动力去比赛。在比赛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根据场上形势的变换,去对自己对同伴进行合理的调整,当教师做出战术的变换时,学生能够快速响应。当然,这些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应变能力的培养之上所进行的,引导学生对地方跑位进行分析,只有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视野,才能够更好地与同伴与教师进行互动。

(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初中生往往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足,理解不够深刻,他们往往觉得篮球只是一项简单的球类运动,他们对技战术、团队合作等还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去不断的引导和科普。只有将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这项运动产生自己的理解。教师不但要注重平时训练中技巧的训练,还要结合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对篮球这项运动产生更深的理解,并能够随口说出篮球传奇故事和一些精彩的比赛情节。

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去观看美国职业篮球联赛,在观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场上攻防球员进行讲解,对于裁判的判罚尺度进行详细讲解;当比赛出现转折点的时候,教师对为何会出现转折,哪一队的几号球员做了哪些关键性的指挥等。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读懂比赛了。教师还可以空出时间,为学生讲解罚球的重要性,并为学生播放精彩罚球片段,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

(四)巧用游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喜欢玩游戏是初中生学习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学习特征,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初中生参与篮球教学的效果,还可以有机结合篮球教学与游戏,借助游戏教学模式来提升篮球教学的质量。但是在设计篮球游戏活动期间,需要结合篮球教学内容与初中生自身的兴趣爱好,确保所设计篮球小游戏活动可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热情。

例如,在指导学生进行罚篮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单纯要求他们反复进行罚篮训练,那么他们很快就容易失去训练的兴趣,这时候可以采取游戏教学模式为他们设计一些关于罚篮的游戏:将全班学生划分成4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成员依次排成一列,分别按顺序进行罚篮,如果哪个小组的成员没有投进,要继续进行投篮;如果小组的某个成员罚进了,就换下一个队员进行罚篮。让他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罚篮”可以做到又快、又准,最终成绩最差的小组成员需要接受俯卧撑或其他一些小惩罚。通过这种游戏化的篮球训练方式,可以增加篮球教学与训练的趣味性,同时也更有利于提升他们整体的训练效果。

(五)巧用分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是一种贯彻“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模式,具体就是将班级学生按照身体素质、篮球技术水平、学习需求以及个人喜好等情况,将他们科学地分成高、中、低几个不同层次。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针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宜他们的篮球教学目标、篮球学习和训练任务、篮球知识学习成果评价方式等,力求可以借助分层教学模式满足全体学生个性化与差异化的篮球知识学习需求。但是在篮球教学中融入分层教学模式期间,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篮球知识学习需求等对他们进行合理分组,力求最大限度发挥分层教学模式在构建有效篮球课堂方面的积极作用。

例如,在指导初中生学习“交叉步运球过人”这一篮球技术动作期间,为了提高整体教学的效果,可以在教学之前结合学生身体素质、交叉步运球技术动作掌握情况等,将他们分成低、中、高3个不同的学习层次。然后可以在后续的教学指导与训练期间为他们分配差异化的内容,如低层次的学生只需要掌握交叉步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及要领,并可以完成原地运球动作即可;中层次的学生需要熟练地完成交叉步运球过人的动作,确保动作的标准性、准确性和连续性;高层次的学生需要灵活地将交叉步运球过人技术和背后运球过人、后转身运球过人等一些篮球运球技术结合起来,力求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初中生参与篮球训练的效果,这样就可以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篮球训练与教学中有所收获。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对于篮球的兴趣,加强场上训练,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巧用游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巧用分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增强学生体质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猜你喜欢
运球篮球运动篮球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完形填空一则
幼儿园大班篮球运球活动的实践探索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双人运球”乐翻天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