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篮球模块教学改革的思考

2020-11-24 14:36王子源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灌篮 2020年21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运动

王子源 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随着我国教育方面的不断改革,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方面的能力达到国家教育机构的教学目标,还要求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可以健康的进行成长。因此,教育机构越来越重视学生业余兴趣爱好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特别是在高中篮球训练的这一运动项目中,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比较受学生的欢迎,所以教育机构就比较重视学生在这一体育项目中的发展。研究人员对高中学校的篮球训练教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目前教育的发展中学校对篮球训练方面的教学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所以研究人员首先了解体育训练的特点,然后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更好的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一、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设置上重视运动能力与体育品德的培养,忽视健康行为

新课标实施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体系明确三维式教学目标的同时,着重强调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强化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把体育精神融入学习和生活。这正与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维度相符合,即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这三个维度又分为运动能力、运动习惯、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体育情感、体育精神。但是在篮球教学中发现,教师在目标设置上只重视学生的运动能力、运动习惯与体育精神的培养,学生缺乏健康知识的积累[5]。而健康知识的缺乏会导致学生在运动中缺乏正确的科学指导,学生在运动中容易形成错误的动作概念,不能在终身体育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不利于学生在未来运动的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容易使学生在运动中形成慢性运动损伤,不懂得如何预防损伤,导致学生出现损伤时不知道如何处理甚至出现用错误的方法进行处理的现象。

(二)机制缺乏,实践占比低

就目前来看,虽然学校篮球社团已经被广泛地囊括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但是部分教育单位却仍旧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问题,这就导致篮球社团各项实践活动难以被有效地贯彻落实,篮球运动发展、学生的体质养成因此而受到威胁。现有学校的篮球社团建设模式难以满足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无论是对学生的运动兴趣还是特长的培养来讲,都是存在诸多漏洞的,由此所导致的问题是极为重要的,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现为篮球社团仍旧是学校建设的“角落”,整体发展明显迟滞,难以获得全面的进步。学校内部也并不具备足够科学成熟的工作机制,导致学生群体的积极性普遍无法被充分激发,篮球社团的未来发展势必会因此而受到巨大的威胁。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够科学

高中阶段的体育课程学时较短,学生缺少篮球训练及学习的时间,因此教师要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以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训练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对技术动作进行示范,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巩固,这导致学生难以掌握技术要领,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真正上场时,各类技术动作出现错误。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对基础知识讲解不够。学生在掌握技术动作之前需要以理论知识做支撑,才能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但大多数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经过简单讲解后直接开始动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训练,由于学生对基础理论掌握不足,难以掌握标准的动作,这也导致学生训练效果不佳。学生长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经过学习依然无法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自然而然会失去学习篮球的信心和积极性。

(四)活动简单,吸引力度弱

现阶段,部分学校虽然有开设篮球社团,但是社团活动却主要体现在对各种知识的讲解、技巧训练以及竞赛活动这三大部分,整体内容的创新程度相对较低,并不具备充足的时代性元素,对于处在信息爆炸时代下的学生来讲,显然是没有充足的吸引力,学生在篮球社团中很容易因此而产生疲劳感、无趣感,这和核心素养的建设需要是相互背离发展的,同时也难以满足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成长需要,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显然是有弊无利的。

二、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篮球教学改革方略

(一)教学目标设置上体现课程标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

高中篮球教学的目标应该是让学生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获得篮球的基本运动知识和掌握基本的篮球运动技能,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的社会生活与工作服务。同时熟悉篮球运动学习的方法和体验篮球运动的成就,以及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获得体育情感和体育道德的体验,让学生的学习与社会生活建立联系。在学生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养成方面,高中体育教师应该从健康卫生、运动损伤的防治、日常体育习惯这几个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实际案例,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来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使学生获取更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内容,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社会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础。

(二)专业培训做引导,合作交流促实践

教师需要积极地接受各种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能力,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地转变自己已经形成的教育观念,以此来保证篮球社团活动的高效展开;此外还需要积极地探索个性化课堂以及各种创新活动等。在进行指导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综合考量到不同学生所具备的基础差异、能力差异以及目标差异,从学生的差异化兴趣角度着手,提供更加具备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以此来实现因材施教的重要目标;还能够借助于团队竞争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调动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全面强化对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大量总结实践,为学生的综合成长提供铺垫。

(三)自信心的练习方法

高中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不断增强,逻辑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占主导地位,他们有独到的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但有的学生却缺乏自信,在平时的训练中本身对篮球不感兴趣,在接受新事物时带着抵触、厌烦的情绪来练习,导致失误次数较多,过多地关注表现好的学生的成绩,导致自身无法正常发挥技术水平。因此,加强高中学生的自信心至关重要。首先,教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其次,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找到成功的乐趣,根据学生的练习水平层次,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不断鼓励学生,在失败中重拾信心。最后,让学生多进行实战性练习,多练习、多思考、多探讨,让学生在按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每天总结自己在课堂中的情况,找出自己失误的原因,克服困难,并通过引导、奖励,调整每位学生的心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篮球任务。

(四)分层次进行训练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知道,高中阶段的学生在经历了小学和初中发展之后,篮球运动基础不尽相同,一些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相对较高,反之,也有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篮球,还有一些学生对篮球不感兴趣。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状况,教师要分层次进行教学,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具体来说,针对高水平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篮球教学训练时,要渗透篮球教学的战术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学习到更多的篮球运动精神。篮球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学生不仅要展示自己的技术,还要与其他学生进行有效配合,才能获取篮球比赛的胜利。因此,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针对高水平的学生进行训练时,要关注篮球精神和篮球战术的教学。而针对初次接触篮球,缺乏篮球运动基础的学生,教师要注重篮球的理论和篮球的基础知识教学,使学生从基础做起,不断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水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水平。另外,在对那些缺乏篮球兴趣的学生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展示篮球的魅力,通过篮球文化对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对篮球运动产生兴趣。例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讲述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的篮球运动生涯以及姚明的职业生涯趣事,以这些高水平运动员所具备的职业精神和体育精神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动机和学生对篮球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教学与训练。

(五)因材施教,精心设计教学

篮球模块教学中主要分为两个重要部分:“质”和“度”。所谓的“质”在篮球模块教学中是指模块教学开展的难度系数,根据教学实践表明,篮球知识和运动能力相关知识的难度系数应略微高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只有这样的教学才会对学生充满吸引力,学生在课堂上也会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系数都在学生的接受范围之内,那么可能激不起学生对篮球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不会将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且还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安全事故,给学生的人身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另外,如果教学内容的难度系数过高,严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难以体会到篮球带来的开心和快乐,可能也会因为学不会相关的内容而变得更加沮丧。当确定了选择篮球模块教学后紧接着就要考虑如何提高这种教学方式的有效性,这就需要老师对教学的步骤进行精心的设计。

三、结语

总之,在关于高中体育篮球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切实、可行的篮球教学方案,以此来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篮球运动中去,做到把篮球理论知识与实际技能进一步结合起来,开展趣味化、多元化的篮球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篮球运动技巧与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运动意识,促进身体和心理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运动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不正经运动范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