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核心素养下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发展研究

2020-11-24 21:29
武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传统武术进校园体育项目

毛 旺

清远市第三中学,广东 清远 511500

核心素养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培养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适应的重要能力。为了深化落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工作正式启动。2016年正式出台发布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反展框架及基本内涵。中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要素。[1]体育核心素养是基于教育核心素养理念结合体育教育的要素,它的提出具有时代性的体育教育思想。体育教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武术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性、民族性和实用性,为传承优秀民族体育文化受到国家的重视。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在2010年8月下发了关于实施和推广《全国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通知,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中小学生校吹响了“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号角,武术是一项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和较高社会价值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项能够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项目。目前我国经济速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时代,学生的体质每况愈下,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与阻扰,使传承传统文化发展举步维艰,所以推动传统武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武术进校园也是武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可行途径。[2]

1 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不断相互影响,武术作为我国的国术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它集套路、攻防、套路三大内涵于一身,具有强健体魄,防身自卫等功效。而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吸引着国内众多武术优秀人才,民国时期武术文化就已经传播到国外。深受外国人的喜爱,如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硅谷等城市就已经成立武术培训学校,进而设立孔子学院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为主要内容进行传播,其中在美国硅谷就会举办武术套路竞标赛并且参赛选手逐年递增。而首个孔子学院则是在韩国首尔成立。截止目前,孔子学院一踏入146个国家(地区)建立学校525所,迄今为止孔子学院已构建一个跨越国界,融通多元文化的教育网络。[3]从表演到开设武术课堂,可以看出国外对武术的热爱,并且对武术的本质和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已不再是影戏中的“飞檐走壁”“以一敌百”的神化印象。[4]武术在国际上的推广反响热烈,国际武联现在拥有101个会员国,之后我相信会逐年递增的,武术迈向新的台阶。

在中国,大多数人对武术的认识还处于武侠小说及影视作品中,如今校园体育活动多种多样,各项体育项目已经进入到中小学校园中,武术虽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及意志品质上有促进作用,但无论是社会还是中小学对武术的青睐都低于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并且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非常艰难,甚至是被冷落与遗忘,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度处于边缘化。1961年全国第一部中小学武术教学大纲的出台到现今快有70年了,但传统武术的发展境地还是处于尴尬的境地。2010年8月在全国中小学推广武术健身操,为传统武术进校园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台阶,以传播文化的方式再一次宣传武术,提高武术在青少年中的地位。国家对传统武术的推广,机遇与挑战并存。

2 影响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发展因素

1956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已经将武术作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武术进校园”的活动正式开展。而武术进校园发展的受到多了方面因素的影响。

2.1 影响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发展宏观因素

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是武术进校园的导向。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是武术进校园的导向。相关政策的支持是影响武术进校园最重要的因素。1961年武术被纳入国家教育部编订的全国通用体育教学大纲中,武术在中小学正式开展。1978年3月教育部颁布《十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十年制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并简化了套路技术内容,增加单人或双人攻防动作。[5]2004年,中宣部、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中,要求体育课应适量增加武术内容,2010年8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光宇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的通知》,决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国普通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中推广实施《全国中小学系列武术健身操》。[6]2010年后是“武术进校园”关键期。2011年中国武术协会青少年与学校武术指导委员特制定《武术健身操推广实施方案》。2015年教育部也公布了七项国家重点扶持体育项目,分别为:足球、武术、田径、游泳、篮球、排球和体操。[7]随后发布《2015年武术段位制推广试点工作方案》、《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等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发展理念,并将武术的教育、文化、科研、推广、产业推向了顶层设计。

从政策的制定和推广我们不难看出,武术已经从社会的发展过渡到学校、竞技科研和产业,甚至走向国际,并且越来越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同时影射出传统武术传承等方面的问题,需采取有效的方法和相关的制度对其进行规范与宣传,对社会和青少年进行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渗透,使其对中国传统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准确认识传统武术在中国社会上的价值定位。学校领导的支持对传统武术进校园具有决定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中有提到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多种体育项目,体育多元化发展,足球热成为时代的典型特征,紧接着足球进校园、篮球进校园、花样跳绳都成为炙手可热的选择项目,所以领导对项目的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2 影响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发展的微观因素

武术教学的好坏是发展“传统武术进校园”关键因素。武术教学以技术指导为核心,所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武术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在对相关学校开展传统武术进校园活动的调查中发现,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对传统武术的发展效果更佳明显。根据学生不同阶段身心的发展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制定教学目标,从而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练武爱好,是武术教学有序进行,学生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在我愿意学的状态下习武。从侧面提高武术老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武术老师要在技术理解的程度上有效的将技术方法传授给学生,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不仅要传授技术,更加要把学生对武术的认知转变过来,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内涵与文化底蕴,培养学生终身武术的意识。对青少年武术教育的开展,要把竞技武术的高难美新转变为对武术老师的技术动作与理论水平。所以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关键素在于武术教学,使学生的肢体与思想发展齐头并进,从而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传统武术进校园对中小学体育发展的价值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传统武术进校园是中小学体育项目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学生身心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有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传统武术的习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是最显著的。如今中学生把学习重心放在了的文化课,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很少,他们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而武术进校园的活动的开展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有效的途径,同时让他们在紧张的文化学习中,课后能够放松自己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其次,有利于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中华武术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黑心素养的方向下将其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体格锻炼,还可以丰富学生的校园体育文化和精神促进学生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现如今学生的物质条件丰富,家长无行之中对学生的过度宠爱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心理承受能力低,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在武术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起意志品格的培养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事还是其自觉承担起继承、发扬中华武术精神的责任。[8]所以传统武术进校园的推广,习练武术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最后,能够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现在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或多或少的来自于父母的期望、老师的过度重视和同学之间的竞争等学习压力过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武术进校园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身心放松,暂时放下沉重的学习压力,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缓解学生身体及心理的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得到幸福感安全感。武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身体素质提高的作用,无形中也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

猜你喜欢
传统武术进校园体育项目
传统武术怎么了?
我校被评为“河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基地
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体育项目的生态因子研究
桂东南民族体育项目的调查研究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