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主体性课程改革

2020-11-24 21:29
武术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体育课新疆主体

方 涛

昌吉职业技术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

在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教育改革势如破竹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育大众化环境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新疆位于祖国西北内陆,面积为中国面积的六分之一,有47个民族成份,世居民族有13个,其中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约占人口的95%。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成份使得新疆各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差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过程已经逐渐发生改变,标准化的培养方式不仅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也不利于地方民族特色继承。从规律的层面上讲,新疆高校体育教育应当依据环境因素、学生个性需求因素、民俗民风因素进行体育教学主体价值取向改革。

1 “同步标准化”或“大众化”下新疆高校体育教育的意义

1.1 新疆大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

终身体育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们在整个生命的过程中持续的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机能的良好状态。终身体育要求人具有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它不仅是一个概念,还是一个习惯,前提就是人的“自觉”“习惯”“热爱”。新疆高校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要以新疆客观固有的文化特色和地域大环境为依据,以学生主体需求为方向,将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作为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将成为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价值取向的根源。

1.2 多元体育教学模式的意义

人对体育的适体性是多样的,个性化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体育教学需要通过多元模式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新疆高校公共体育课大多采用选修课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部分学校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采用按班级授课与选项授课相结合的模式教学。随着经济条件的提升,学生群体自主组建的体育社团逐渐形成规模,也得到体育教学部门的重视并将社团的发展纳入到体育管理工作当中,通过体育课与课余体育锻炼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运动的兴趣。

1.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意义

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是以学生为中心,服务学生,为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体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目的的教育过程。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并非自然形成,一方面,中学时期的基础教育固化了学生的认知,认为体育教学主要是老师教,忽视了学生自主需求和去探索的能动行为,从认知上讲,学生对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第一概念比较模糊。另一方面,“同步标准化”和“大众化”教学考核使得教师忽视了学生个性的体育能力,使学生按照规定内容进行体育学习,易使学生将体育成绩与教师的主观判断联系在一起,不利于教学,也会使学生厌恶体育课,造成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

2 新疆高校体育教学需要突破的束缚和教育理念提升

2.1 科学合理设置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开展体育教学的核心,对教学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新疆各高校开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主要以选项课程教学为主,例如: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健美操等等,看似项目内容形式多样,但也难以使学生达到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难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精神追求。首先,体育教学中应当注重体育人文知识、体育常识、体育卫生与保健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能够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其次,体育教学内容在注重技能教学的前提下,应当加强技能所对应的趣味准备活动的,技能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核心部分,趣味准备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再次,体育教学内容要不断去提升和拓展运动的欣赏价值和娱乐价值,可以从某项技能中提取要素去创作一个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激发对体育技能的兴趣,逐步提升为对体育项目的热爱。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考虑到授课的主体情况,从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出发,教学手段也应当深的学生喜爱。

2.2 多元教学评价体系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锻炼意识的提高

新疆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特殊的气候环境影响了体育课的正常进行,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受气温的影响较大。公共课体育课的考核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以学生课堂考勤和老师的印象为辅,这种评价方式不能客观的评价学生体育能力,也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尤其是冬季体育成绩考核会受环境影响,考核内容更是较为单一的。体育评价体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课程评价应当体现积极鼓励的效能,单一的评价体系不仅不利于有特长的学生充分发挥特长,还会使体质差的学生更加厌恶运动。随着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未来体育教学内容将更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评价体系中除了要体现考勤指标、体能素质指标、专项技能指标炼以外,还需要增加部分自主锻炼评价指标,如课外锻炼指标、诚信跑步指标等。完善体育课程评价指标是为了更好地优化体育教学,以适应新形势下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体育课教学内容的巩固、发展和致用。

2.3 改变固有教学模式,丰富学生运动方式

新疆高校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是以体育选项课程教学为主,也有以体质测试为目的的训练课程,授课形式以30-50人不等的集中授课,采用开始和结束各约15-20分钟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整节课程约100分钟,中间有10分钟的休息时间。基本部分是授课内容的主要部分,根据不同体育项目,老师采取不同特征的授课过程,一般老师会围绕某个技能展开整节课的教学,这种传统的教学过程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同一内容也会使教师逐渐降低授课热情,学生为完成某个技术动作而反复练习,抑制了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学习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建立“课内外一体化”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现行改革的重点,规范课外体育活动指导,服务课堂机能教学是课外运动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运动之间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是优化体育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新疆特有的民族文化,开展民族体育项目也可以有效的丰富课堂教学,例如,民族舞蹈和民族体育游戏之类的体育项目,授课模式可以由学生和老师共同制定,老师课前需要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

2.4 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由老师、学生、活动场地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学生是课程进行的主体。新疆高校公共体育课一般受环境影响较大,夏季过于炎热,冬季积雪覆盖所有户外运动场地,且非常寒冷,受环境的影响,一般体育老师更倾向于主观决定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所以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或者过于倾向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变成放羊式教学,因此,体育课便形成客观上与主观上的双重主体性的缺失。在新疆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教学中,“教”和“学”之间的矛盾依然是造成学生排斥体育课的主要矛盾。为充分调动学生对大学体育课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新疆高校应当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对体育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可以选择在室内体育馆、教学楼地下室设置专项运动场地,场地设施不仅用于体育教学,日常课外体育活动也可以开放,用于解决学生运动环境缺失的问题。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教学的魅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运动的动力,因此,老师应当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不断的交流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为学生建立终身体育观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课新疆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体育课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