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路径探讨

2020-11-25 21:15
商业经济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运输电子商务物流

张 博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发展规模和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给传统产业发展带来深刻变化,电子商务异军突起,线上线下融合彻底改变商品交易模式,网络购物快速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在金融和电子商务的带动下,物流业需求成倍增长,推动物流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物流信息化水平持续提升,物流效率大幅度提高,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增长,居全球网络零售市场首位。2018年我国电子交易额达31.63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5%;全国网上零售额达到9.0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的发展,加速孕育物流新模式新业态,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给物流业注入强大动力。

技术创新驱动物流产业持续发展。在电子商务促动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提升了用户体验,催生物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拓展市场空间,为物流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在互联网技术集成作用下,电子传感、移动支付、跟踪系统、自动分拣、无线射频识别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的流程环节,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促进了订货、仓储、运输一体化和物流运输、仓储、配送、采购、装卸等各环节信息化,初步实现了物流供应链产业链的信息共享,为物流业实现现代化和国际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强大的网络系统使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更快捷地和其它专业服务商沟通,提升物流服务商对物流服务质量的控制能力,融入客户管理全过程,有效满足客户各种需求,提高物流服务效率,实现了现代物流服务真正的无缝衔接,提高了消费者对网络购物的满意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线上线下零售、用户模型化管理、数字化供应链整合为新的商业模式,大大拓展了现代物流服务的发展空间,降低了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提升了物流产业的质量和效益。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经过多年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有效带动,我国物流业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物流网络平台体系基本构建完成。一方面,各类交通设施和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四通八达,形成了立体化、多元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另一方面,物流网络建设不断完善,以综合物流园区为带动,供应链型、平台型、联盟型、合作型经营方式不断孕育,商贸服务、配送服务、配套服务和综合服务更加便捷,物流运输、货物仓储等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同城、异地、全国、跨境等多种类型服务更加畅通,物流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电子商务与物流产业协同日益增强。物流是电子商务活动的核心要素和重要组成,电商商品的储存配送、运输保管、周转送达等各种活动都离不开物流,两者密不可分,互为支撑。物流服务能力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服务质量,事关客户体验满意程度。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务有利于增强客户体验,提高客户满意度,助推电商平台发展。电子商务的深刻变革,带动物流产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各类信息共享程度不断提高,商品流、资金流、物流融合水平大大增强。同时,电商物流融合发展态势迅猛,电子商务的发展极大的带动了物流发展。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快递业业务量达507.1亿件,比上年增长26.6个百分点,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由于电子商务产生的快递量达到71%,业务收入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25%。

我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治理体系不够完善。电子商务物流迅猛发展,业态不断创新,跨越了传统领域和行业,也实现了跨国界发展。但政府服务略显滞后,在执法监察、企业监管、法规制定、环境构建等方面服务有欠缺,政策法规完善没有同时跟进,与不断创新的新模式、新业态不适应,难以适应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特点和产业要求。政府管理的机制体制不够顺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市场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存在。在企业诚信经营、合规经营方面存在一定的监管挑战,过度监管和监管不当束缚了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跨境电商物流服务效率较低,监管标准、执法口径没有完全统一,关、检、税、汇的便利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需持续深化。从我国物流发展水平看,我国社会物流成本较高,总费用占GDP比重居高不下,说明我国社会整体物流体系协同衔接不足,组织管理水平不高,供给体系质量不够,不适应消费不断换档升级的要求。物流整体效率效益和企业规模不相符,大多数企业小且弱,竞争力不强,我国物流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技术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理念固守成规,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标准化、自动化水平不高,专业综合服务能力不足,整体服务网络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难以适应互联网环境下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要求。

物流产业整体资源配置还需要持续调整和优化。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物流资源配置不够优化,特别是在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运输结构不合理,运输方式的市场应用与其经济特征不匹配,铁路、公路、水运等各类运输优势发挥不足。公路运输由于灵活性强、响应速度快、能够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比较适合中短距离运输。铁路运输由于运输批量大、节能环保、可靠安全等特征,比较适合中长距离经济型运输。在中长距离运输上,公路和铁路运输资源难以有效衔接,多式联运存在联不上、联不好等问题,海铁联运比例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的设施建设还存在短板,基础设施布局规划不合理,既增加了物流成本,也影响了效率。物流信息不联通,标准不衔接,信息共享开放力度不够,先进设施设备和技术应用不足,这些问题同样也制约着物流高质量发展。

全面互联互通格局还没有完全形成。我国物流业目前正在加快转型,规划建设缺乏统筹协调,兼容性、配套性、系统性不强,多种运输系统、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衔接不畅,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一体化管理还没有形成,远远没有达到无缝化和高效化,特别是农村的建设水平还比较低,总体水平仍显粗放。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发展比较缓慢,布局不够优化合理,功能还需要持续完善。城乡物流壁垒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城乡物流一体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部分国际运输通道不畅,综合物流枢纽缺乏,一些重要的国际化战略性运输通道尚未打通。我国物流企业与国外物流巨头竞争实力存在差距,资源整合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电子商务物流产业集中度不高,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导致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物流产业公平竞争和信息安全保护亟待加强。

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不足。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带动跨境物流快速发展,对高质量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熟悉国际物流贸易规则、掌握电商技术、熟练运用外语等高端人才,需求不断增加。而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和理论体系建设还处于较低水平,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产学研用研究不够,了解相关国家法律法规、通晓国际金融物流知识、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才非常稀缺,制约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和电子商务、物流、金融融合发展。

推动我国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措施

坚持和完善促进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府服务。良好的政府服务是促进物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电子商务正在开启新一轮创新增长,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要紧跟电子商务发展形势,统筹用好电子商务新动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要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深化政府职能改革,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精简各类审批事项,提升服务能力,推动具体支持企业的各项措施落实,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体系。坚持顶层设计战略引领,把电子商务物流高质量发展纳入整体规划,推动电商物流联动发展。进一步理顺物流管理体制,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相关职能,强化部门协同,打破信息孤岛,持续完善信息共享、执法互助、协同治理的监管机制,形成推进物流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加大财税政策扶持,落实减税降费各项政策,切实帮助物流企业降低成本。加大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业与物流业合作,推动金融物流深度融合,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发物流金融产品,支持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要创新物流管控方法、物流监管手段和模式,切实构建公平竞争、开放多元、张弛有度、充满活力的物流市场秩序和监管体系,推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以电子商务带动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互动平台。坚持管理理念守正创新,积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物流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取长补短,致力构建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现代物流体系,探索推广物流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塑造竞争优势,推动电子商务和物流产业协同发展和服务消费换档升级。加快培育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物流市场主体,加快物流运输向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不断迈进,持续提升物流服务品质和效率,快速响应和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户舒适体验。以满足市场需求、完善物流功能为导向,优化区域发展布局,注重发挥区域特色优势,推进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产业体系更加优化。着重培育一批现代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世界级物流企业,不断增强物流产业的带动效应和乘数效应。加快建设物流行业标准体系,促进物流产业实现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国际化,推动国内物流标准与国际物流标准接轨,实现电子商务物流全球互联互通。

持续完善和优化我国物流网络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产业布局。抓住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遇,抓住京津冀、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契机,统筹城乡物流发展,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重大物流设施项目建设,促进技术、设备、设施、人才等资源协同,推动物流服务提质升级、互联互通。推动物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借助电商平台优势整合资源、优化布局,推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致力解决各类运输有效衔接问题,合理规划,统筹安排,积极发展多式联运,进一步提高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的互通性,促进多种运输方式实现“无缝化”衔接。注重提高物流体系整体服务质量,致力发展高铁物流、冷链物流、共享物流等,促进公、铁、水、航等运输方式优化组合。推广应用物流新模式,积极创新物流组织模式,加快发展无车承运、第三方物流,促进物流要素合理流动,推动物流环节无缝衔接,促进物流资源利用最大化。致力推动城乡物流协同联动,健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以农村电商、智慧物流、快递服务为切入点,整合相关资源,凝聚发展合力,打通城乡物流最后一公里,构建城乡一体、协同高效、互联互通物流网络体系,推动城乡物流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和提升我国物流产业信息化与现代化水平。顺应科技和产业变革潮流,加快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物流产业领域细分化和专业化,推动物流供应链、电子支付、运维服务等诸多领域加速发展。紧跟电子商务发展步伐,聚焦物流智慧化,促进先进技术在商品识别、物流路径、库存管理、全域营销等方面广泛应用,着眼物流企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以绿色、智能、一体化为方向,提升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绿色物流,积极研发绿色技术,大力推广应用绿色工艺、绿色装备,促进节能减排,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新一代物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应用5G、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率先实现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仓储基地等物流节点的设施数字化,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条,构筑一站式物流生态圈,促进乡村物流向数字化转型。抓住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变革契机,着力优化物流供给结构,切实构建标准化、绿色化、一体化、智能化、国际化物流产业体系。

积极构建开放合作的新型物流产业国际化经营体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将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要抓住新一轮对外开放契机,把握全球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新机遇,积极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强化供应商与跨境物流公司协同,统筹利用海外物流高端资源,提升资源配置能力,补齐短板,构建完善的电商物流供应链服务体系,提高市场响应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满足跨境电商的物流需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合作,抓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有利契机,建设一批支撑物流产业的重要交通设施、境外仓储中心、合作物流园等,并构建长效协调联动合作平台,打造国际化物流经营体系。主动研究相关市场国家物流政策法规,因地制宜、因国施策采取合理物流组织方式,优化物流运输路线,推动国内物流和跨境物流有序衔接,不断提升跨境物流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物流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采取切实措施,整合跨国电子商务和物流行业的相关优质资源,加快国际化布局,增强统筹国际物流资源配置水平和能力,积极构建完善的物流全球服务支撑体系。发挥资源协同效应,形成资源合力,提升物流全球配送能力,努力打造高效便捷的全球化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增强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塑造我国跨境电商物流国际服务品牌和国家名片。重视电商物流高端人才培养,开展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构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物流企业一体化、多元化的物流人才成长机制,支撑我国物流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运输电子商务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子商务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综合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