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2020-12-01 07:20郭锦怡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
珠江水运 2020年8期
关键词: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郭锦怡 交通运输部环境保护中心

1.港口环境污染和危害

港口环境非常复杂,港口所属的水陆域的区域比较宽泛,除了船舶、仓储、装卸、物流配货外,还有其它行业和单位;水域除了船舶航行、物流运输等功能外,还有渔业、养殖、工业用水、农业用水、泄洪等一系列功能。21世纪以来,我国大力发展港口建设,港口不断向大型化、专业化、综合化发展。港口的建设运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港口环境污染主要包括水环境污染、大气环境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1.1 水环境污染

港口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船舶运营产生的生活污水、洗舱水、含油污水等;港口城市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港口城市工业企业排放的生产污水等。

含油污水当中的石油类会在水体表面形成油膜,破坏大气和水体的气体交换,导致水中溶解氧下降,水中生物缺氧致死,另外,石油类当中的苯并芘也属于强致癌物,若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会对人类产生很强的致癌作用。生活污水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生活污水有机物当中的BOD5会造成水中生物缺氧而死,氮、磷等物质会造成水中富营养化。

1.2 大气污染

港口运营船舶或作业机械的动力装置燃料多为煤和燃料油,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粉尘微粒,尤其是当船舶减速航行时排放的烟雾浓度非常高,烟雾当中的若不能及时的被环境的自净化能力分解,微粒漂浮在空气中,不仅会造成大气污染,还能使能见度降低,影响港口交通。

1.3 噪声污染

港口的噪声污染源包括陆地噪声源和移动式污染源。陆地噪声源包括岸上噪声,港口企业产生的噪声等,包括港口机械设备、车辆形势、建筑施工、生活噪声等。移动噪声源主要是指船舶进出港的鸣笛,其他还有港口货物运输车辆产生的鸣笛等噪声等。

港口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类正常交流,严重的还会造成人类听觉障碍,另外,港口产生的噪声会对野生动物产生影响,船舶发动机产生的低频噪声也会让依靠声音辨识方向的水生动物迷失方向。

2.港口环境监测的重要性

环境监测,通过一系列科学、专业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的监视和测定,以判断一定区域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确定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港口环境监测工作非常重要,通过环境监测的手段,判断港口环境质量,对保护港口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有积极作用

为规范化企业排污行为,做好我国环境保护工作,我国环境保护部于2017年颁布《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于2018年1月正式施行。该管理办法要求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进行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监测,是排污许可证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各行业自行监测指南,可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体系,促进企业自行监测工作开展,同时,随着信息化不断发展,通过搭建环境监测数据管理平台,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支撑排污许可的证后监管。

2.2 对港口污染治理有重要作用

环境监测可以对港口内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噪声污染及污染物排放等多方面监测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为港口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另外,通过对港口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还可掌握一定时间内的环境质量和污染物变化情况,持续监督港口环境治理效果,起到防治港口污染物进一步扩散,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此外,通过对港口污染治理设施监测,可及时掌握港口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处理效果,对运行效果差的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维护或是淘汰,确保设施正常运行,保证港口环境质量,控制环境对港口附近居民造成的影响。

2.3 港口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环境保护是落实交通行业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我国的监测工作主要集中在城市环境质量,对于交通行业污染源覆盖区域的监测点监测较少,目前还没有全面覆盖港口、航道等监测点。因此,开展港口环境监测非常重要,可为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和政策发布提供技术支撑。

2.4 为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政策、可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开展港口环境监测工作,可获取港口环境污染情况的基础数据,为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政策的发布与执行、以及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更好的为港口环境保护服务。

3、港口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交通行业的港口环境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根据《交通部环境监测工作条例》及其《实施细则》陆续颁发,交通行业设置了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环境监测站的三级监测站,并建立了交通环境监测网。其职责是全面掌握交通行业的环境质量和污染源变化情况和趋势,达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目标,为交通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但目前,港口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面临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港口建设时期未全面考虑环境保护问题

目前,我国投入使用的港口大多为改革开放之前建立的,甚至一些港口是在建国初期建立的,只有为数不多的港口建在九十年代之后。建立过早的港口,由于当时国家的环保管理观念较为落后,一些港口的建立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另外,由于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环保配套设施严重投入不足。由于港口作业的性质,港口在生产或是货物运输、装卸过程当中,会产生废水、废气、垃圾等污染物,还会向环境排放噪声,由于港口污染治理设施的不足,并不能满足港口环境保护的需求,有些港口企业甚至成为当地环境污染的源头。

3.2 缺少响应法律法规

我国已颁布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但目前还无针对港口环境监测方面且具有实操性的法律法规,虽然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已颁布《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但是管理办法的内容过于原则性,并没有提出详细的实施细则,实用性不强,对港口环境监测工作没有指导性作用。因此,目前我国缺少港口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监测工作,港口环境监测的法律地位不清晰,无具体的完整的法律来保障环境监测工作。

3.3 未形成交通行业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或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涉及环境监测的相关管理部门很多,除了国家环境保护部之外,还有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海洋局等管理部门,各部门都进行自己的环境监测工作,导致监测工作处于不同管理部门的管理下,导致监测方法不统一,数据无可比性的现象。而目前,对于港口环境监测而言,国家没有统一的监测技术规范,港口环境监测的技术方法参照国家或部门制定的相关方法执行,导致监测点的设置、监测指标等没有充分考虑港口污染特点,监测方法针对性不强,严重影响了为港口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的作用,并阻碍了港口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

3.4 人员、设备投入不足

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各港口环境监测能力有所差异,尤其是三、四级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能力较弱,监测装备和监测人员缺口较大,监测工作开展困难。在监测设备方面,监测设备比较落后,且配备数量不足;在人员方面,技术人员水平良莠不齐且数量不足,人员水平和人员数量不满足大型设备分析人员配置要求和开展港口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

猜你喜欢
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环境监测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