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

2020-12-03 06:16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李萍萍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所学初中生案例

山东省威海恒山实验学校 李萍萍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的焦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当个体(这里一般指学生)在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中,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在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和关键能力”。要养成这种素养,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应该是在一个又一个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主题或项目中通过体验、探究、发现来建构自己的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养成自己的品格。因此,将生活情境应用于该课程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的优势分析

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下,生活情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被应用于很多课程教学中,而且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也受到学生的青睐。这种教学手段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距离以及开拓学生思维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将生活情境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具体优势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为初中生提供多层次分析、思考的机会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生活情境,相当于为初中生模拟了一个具体的生活案例,初中生就相当于案例的目击者,可以通过调动全身的感官细胞身临其境地对这个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进而引导初中生分别站在当事人、旁观者等多种角度对这个案例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并让初中生用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对引入的案例进行阐释。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为初中生提供真实的体验环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案例的分析、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这种形象、具体的情境中可以将静止的知识变得生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二)培养初中生规则意识,促使其自觉地遵守社会规则

道德与法治的学习,目的是让初中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能够辨别是非,理性地抵制生活中不道德和触犯法律的事情,并且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选择有效的途径对自身权益进行维护。比如在学习遵守社会规则相关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不遵守交通规则、插队等反例引入教学中,引导初中生了解不遵守这些生活中的规则将会受到怎样的惩罚,进一步反问“如果生活中人人都不遵守规则,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培养初中生的规则意识,使其可以自觉地遵守生活中的相关规则。

(三)为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方法优化提供参考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采取直入主题的形式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生活情境的方式相比较,缺乏一定的具体化和形象化,面对一些理解存在难度的知识点,由于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初中生不能有效地对其进行转化,影响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应用效果。而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手段,可以将道德与法治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的生活案例,也可以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生活情境

初中阶段是学生正确“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借助生活情境将生活中的例子引入其中,将书本上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能让初中生真实地体会到道德与法治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并能够引以为戒。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引入。

(一)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过程中,选择的生活情境需要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切入点,并且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可以激起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热情,能够从道德与法治层面对其进行思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比如在教学维护自身权益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入初中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例如所买的食品已经过期,所买的东西不给发票等,让初中生从生活中的案例去判断这些事件侵犯了自身哪些合法权益。这样学生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并且引导初中生当自身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方式合理地维权。

同时在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情境的时候,也可以引入一些典型的具有启发性的案例。比如在学习网络社交相关知识的时候,可以分别将生活中利用网络学习、网络游戏等两个极端的案例进行比较,让初中生认识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应将网络作为一种工具合理地应用于个人生活、学习,并对网络社交进行深入思考,让初中生对网络使用的“度”进行合理地把控。

(二)将生活情境与角色扮演相结合

生活情境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目的是为初中生创造一个虚拟的教学场景,让学生在自我感受中理解道德与法治相关内容。因此可以尝试让初中生根据情境开展角色扮演活动,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将所学的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另一方面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初中生动手、动脑的能力,锻炼自身的临场发挥能力。

比如在学习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知识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乘坐公交车的场景融入其中,组织初中生分别扮演孕妇、司机以及学生等角色,演绎日常公交车上让座的事情。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对情境动态调整,也可以让初中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改变情境。这种方式为初中生提供了将书本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机会,一定程度上可以启发初中生将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三)将生活情境与话题讨论相结合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应用生活情境时,可以将当下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融入其中,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道德与法治知识面拓展的作用。比如在学习诚信经营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将“毒奶粉、疫苗召回”等经典案例引入,组织初中生分别从道德、法律等多层面对该事件进行剖析、讨论,并进一步引导初中生讨论当下道德滑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可以尝试从个人道德素养、国家监管以及社会氛围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同时可以假设自身是这些案例的受害者,可以从哪些渠道进行正确维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初中生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可以巩固自身所学的知识点,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三、结语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应用生活情境,为初中生道德素养和法治意识的培养创造有利的环境,是对传统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式的优化和创新,具有一定现实价值。同时在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设置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活动,让初中生在学习这方面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猜你喜欢
所学初中生案例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应对措施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非所学
非所学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