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知句读,方解文惑
——高中文言文断句技巧之我见

2020-12-03 06:16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第二中学张海英
青年心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句读断句代词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第二中学 张海英

韩愈曾在《师说》中反复强调句读的概念,比如“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等。由此可见,先人在数百年前就已经意识到了句读的重要性。其实,句读就是断句的意思。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句读恰恰是学生顺利阅读、理解文言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以特殊文言词语为切入点

词性的区分在文言文断句中具有重要意义。就一般情况而言,文言文的表述都有着其独特规律,因此,学生在确定虚词、名词或者代词等语法信息的基础上便可以轻易找出断句的位置。比如,“夫”“然”“且”“呜呼”“嗟夫”等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语气;名词(如人名、官职名以及器物名等)或者代词(如人称代词“余”“尔”“子”“汝”“若”以及疑问代词“谁”“孰”“奚”“安”等)经常在文言文中担当着主语、宾语的角色。在明确这类特殊词语的基础上,学生便能在文言文阅读中迅速、准确地断句。与此同时,我们应当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曰”“言”等动词的运用经常会引起新的句子。因此,在断句过程中,学生应格外注意此类字词。

比如:“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发现“仲升”“徐令彪”“超”“傅介子”以及“张骞”等是人名;“扶风平陵”“异域”等是地名;“永平五年”表示时间;“校书郎”“侯”等是官职名;“左右”是代词,指代身边的人。在明确这些特殊文言词语的基础上,我们便能轻易地作出如下断句: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

二、以特殊文言句式为切入点

相较于现代汉语主谓宾等句式结构,文言文句式结构有着浓郁的自我特色与个体魅力。文言文中有许多固定句式(如“……者”“受……于……”“何……之有”),这些句式不仅对学生的断句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还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学生的断句错误率。与此同时,熟练掌握特殊文言句式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也能使之在文言文阅读中迅速、准确地理解文言文内容。比如,教材中所提到的“为形势所迫”“何况水与月乎”“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古之人不余欺也”“时不我待”“唯命是从”以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等都是一些常见的特殊文言文表达方式。这些固定搭配不仅能够使学生对文言语句进行更加准确的划分,还能在学生准确理解文言内容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其文学素养和历史文化底蕴。

在文言文断句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文言文讲究对仗工整性以及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等内容来断句。由于古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对对仗的工整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许多流传至今的文言文篇章读起来仍然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再加上词语属性、词句结构的对称性,学生文言文断句的准确率的提高便又多了一重保障。

比如:“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在这段话中,“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疾病呻吟悲忧愤叹”以及“宾客不至、妻子不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等几组语句通过排比的方式将作者在书房内的情态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据此,我们可将原文断作: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

再如“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愚公移山》)和“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等都是非常生动的例子。

三、以严密推理作为解惑的主思路

想要学生实现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的断句,我们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以上断句技巧之外,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在断句过程中根据上下文联系进行严密的推理、分析。如此一来,他们才不会在文言文阅读过程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因为局部细节而忽略了全局。与此同时,在表示语意的衔接或转换时,文言语句的表达势必会出现短暂的停顿。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停顿之处,我们不妨引导学生通过一些标志性词语等对各个语段之间的联系及其逻辑关系等进行更加准确的区分。如此一来,学生势必能够更加精准、高效地断句。

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在这段话中,我们可以根据特殊文言词语、句式等疏通文章大致思路:作者先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阐明了自身的一些想法,此后,作者又以一个“然”字带动了读者思路的转折,玉即便不雕琢也不会妨碍到它固有的价值,但是人的本性是会随着环境和外物的更改而变化的。倘若不勤学进取,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因此,原文便可酌情断作: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如此一来,该文的意思便能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出来了。若论及以严密推理助力文言文的理解与梳理,荀子的《劝学》、孟子的《鱼,我所欲也》等亦可谓其中翘楚。譬如:荀子在《劝学》中便对学习的重要意义、内容及其步骤等进行了丝丝入扣、鞭辟入里的科学诠释。倘若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对其逻辑关系进行科学地梳理,那么,他们势必会在文言文阅读中“更上一层楼”。

此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古代文化常识(如古代礼仪、天文历法、科举官职以及命名方式等)来辨别语气停顿之处。在此过程中,我们尤其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脱离了基础的技巧是不存在的。文言文断句能力从来都不是仅仅靠着技巧就能一步登天的,它往往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基础知识积累过程。因此,我们在强调技巧的同时务必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夯实与巩固。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务必要竭尽全力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断句能力,使之能够在文言文的独立阅读中发现更为广阔的天地。如此,我们不仅能在文言文教学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能为祖国的未来发展培养一批有文化、有高尚情操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句读断句代词
短句(主语+谓语)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核心句理论在英汉视译断句技巧中的应用
“咬文嚼字”三篇
英语代词用法练习
妙用标点巧断句
断句难不难
人称代词专练
文言实词在断句时的标志性作用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宾语前置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