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理念的有效运用分析

2020-12-03 06:39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李爱平
青年心理 2020年25期
关键词:少教多学古诗文理念

江苏省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 李爱平

一、涵义深析

(一)“少教”

“少教”不是字面上教师单纯地减少教学的意思,“少教”主张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变了原来的课堂组织模式,怎样让课堂既增加趣味性,又保证课堂的效率,这是教师在这种教学理念下需要研究的新的教学难点。

这种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有以下几点。首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求教师有启发能力。如果学生没有适应这种教学模式,即使教师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学的效率也不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要加以引导,循循善诱,老师和学生一起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其次,教学要具有针对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第三,教师的课堂教学要更有创造性,新颖的教学模式才能适应这种教学理念。第四,教学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有获取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培养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在获取更多的知识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走进“少教”的情境中,为“多学”搭建平台。

(二)“多学”

“多学”不是指单纯的增加学生的压力,把教学任务全部推到学生身上。“少教多学”的理念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能提出问题,并逐渐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达到“多学”这一目标,作为教师,要明确让学生“多学”的路径。首先,这里提到的“多学”是让学生“真学”,不是杂乱无章地学,也不是知识的盲目的堆积,而是要带着问题学,带着思考学,带着拓展学。要做到这几点,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应该积极地提出问题,并努力找出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其次,学习要有深度性,学生要学会深度探究,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同时学生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方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另外,学生还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少教多学”就是学生从老师那里获得的知识要少于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自我领悟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多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既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又要培养其创新合作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利用线上线下的现代化教学资源进行师生的互动和交流,丰富学生学习古诗文的资源库,为学生拓展学习提供支撑。

二、“少教多学”理论在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改变原有的教育思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课堂上是权威,导致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只能对老师授予的知识单纯接受,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这种教学理念没有真正地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没有从心理学层面解决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问题,学生没有质疑的能力。新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才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不单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是课堂教学的精髓。尤其是针对初中古诗文的教学。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理解文章,感知作者的创作背景,与作者产生共鸣,进而理解文章才是学习古诗文知识的关键。教会学生预习方法,阅读效率,在诵读的同时做好笔记等,是教师应该教授学生的学习方法。

(三)根据学生自身条件,因材施教

学生的性格形成及学习能力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在对学生的基础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后,把学生进行分类,不能把所有的学生都放在一个水平线上。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设置的问题要符合他们的学情,以激发兴趣为主,如可以让他先理解诗歌的内容,做简单的字词句的分析;对于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完成课程设置的中等目标;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就要进行拔高设置,可以进行不同类型古诗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发现古诗文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和融合点。在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让所有层次的学生都有获得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获得成就感的基础上学生对古诗文探究的兴趣会大大增加,这对古诗文的教学具有长远的积极影响。

(四)合理安排课堂教学

对于“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和交流时间,但是,面对课堂时间有限,知识繁多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对教学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要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把时间交给学生,但也不能教条地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而不对其进行引导。这种教学模式在初期刚开始实行的时候,要求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体的把控,避免出现失控的情况或者无法达到教学目的的情况。作为教师,要加强自身的教学素养,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和课程结构,对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各个环节都要做精心研究和准备。在课堂教学之前,要对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指导。课后,要对学生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整体的教学质量。

三、促进学生高效率学习的具体措施

(一)课前预习,自主先学

“少教多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对目前的课堂教学组织提出了很多要求。如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既然把时间给了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探究,课前的预习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所在,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效率。针对课前预习,有自己的理解,在课堂上有所交流,针对自己的疑难问题,学生要有目的性地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合作探究,深度学习

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针对每一个同学的疑难问题进行合作探究,通过集思广益,不但解决了别人的问题,同时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运用不同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深度学习。

(三)科学少教,点拨思维

即使进行了合作探究,学习小组也会有一些仍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针对这些难题教师应该进行及时的指导和解惑。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任何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不会改变的。教师的点拨有利于学生彻底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在师生互动交流的基础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一定的启发,促进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和教师一起拓展思路。

(四)总结反思,查漏补缺

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作为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环节,认真梳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否全面,能力是否提升,教法、手段是否符合学生实际,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是否落实。通过总结分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调整。对学生而言,也要进行课后总结,及时梳理自己收获的内容,形成思维网,对知识进行统一的梳理。对于知识的总结反思有利于学生巩固已获得的知识,同时拓展知识链,去探索未获得的知识。

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少教多学”理念的有效运用分析还是比较粗浅的。对教师而言,“少教多学”理念会随着教学过程研究的深入而不断提升。教师要不断加强新知识、新理念的学习,不断提升自我,加强对教学设计、教案的研究,不断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和思路。给学生以方法的引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真正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能力得到提升,人格得到升华。学习是无止境的,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提高自身的素养。“少教多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是在传统模式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古诗文的相关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素质教育和文化教育的双提升。

猜你喜欢
少教多学古诗文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高中教育如何从古诗文中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强化古诗文教学中的“素读”
“少教多学”在中职计算机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何处觅诗意 添翼其自飞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