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分析

2020-12-03 06:39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魏店学区
青年心理 2020年25期
关键词:情境游戏体育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魏店学区 陈 楠

体育作为基础教育时期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快乐体育理念是体育学科中的新型教育理念,该理念的核心在于强化学生在体育课堂的愉悦感,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为学生身心综合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本文对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策略展开讨论。

一、快乐体育教学相关概述

快乐体育教学是将“快乐体育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在体育课堂中,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将学生培养为符合社会发展、具有终身体育意识的人才。快乐体育教学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教师需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学生在体育课堂的主体地位,并在有效师生互动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其二,教师应同时兼顾学生综合、个性化发展,同时利用多元化教学方式,使学生感知体育活动魅力,从而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技能,锻炼其身体素质。其三,相对于传统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教学更为强调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意识、思想变化以及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感。

除此之外,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会在教师技能灌输下处于被动地位,学生在被动接收体育教师培养过程中,会直接丧失自身在体育课堂的积极性、自觉性。但快乐体育教学在肯定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要求教师及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尊重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变、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活动中发挥自身主动性,自主学习、参与体育活动,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突出快乐体育教学价值。

二、小学体育课堂中进行快乐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解放学生天性

小学体育课堂的主体为小学生,而小学生具有天性纯真的特点,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释放自身天性。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会给学生施加不必要的压力,影响学生天性解放,为此教师需具有快乐体育理念,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体育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欢快情境中全身心投入体育教学,感受体育活动中的快乐,并在课堂互动中释放自身天性,培养小学生创造力、想象力。

(二)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小学体育学科是小学教育阶段中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在该类教学活动中师生交流尤为重要。但固有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师与学生的有效交流无法保障,多数学生难以适应灌输式、被动参与式的体育授课模式,甚至无法及时找到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另外,部分教师体育教学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小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使得小学体育教学效率较低。但在小学快乐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设计新颖的体育互动游戏、体育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需求,继而使学生在体育课堂完善中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学会主动与教师交流,确保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三)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

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进行快乐体育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兴趣。具体来说,学生对体育技能、体育知识的感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可在快乐体育理念的贯彻落实中,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强化体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全面地认识体育活动,从而对体育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生活经验、性格特点,根据学生喜好讲解体育基本知识、体育运动,以此吸引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快速、及时地融入体育课堂中,为小学生后期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三、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快乐体育教学策略

(一)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

为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有效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教师应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增强体育课堂趣味性,为学生构建“快乐”的体育课堂。体育游戏作为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教师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用游戏开发学生智力,使学生在身体素质提升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一方面,学生可在体育游戏影响下,感知体育课堂的综合性、思维性特点,同时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获取更多乐趣。另一方面,学生可在参与体育游戏过程中,融入体育课堂,保障小学体育教学质量,确立快乐体育课堂。

例如:在学习“前滚翻”的体育课堂中,教师在人数检查完毕后,宣布本节课的教学任务,然后设计“捕鱼”游戏,教师在场地上画出“鱼塘”的范围,并选出2—4 名学生作为捕鱼人,其他学生为小鱼,当教师发出捕鱼命令后,捕鱼人手拉手开始捕鱼。游戏开始前,教师与学生合作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游戏规则,当学生在游戏参与中融入课堂后,教师导入体育教学内容,讲解前滚翻时肩部、背部、臀部的动作要点,指导学生完成动作。之后,教师设计“前滚翻大比拼”的游戏,让学生从起跑、前滚翻、跳绳、绕过障碍物、返回等流程中进行游戏,巩固本节课体育技能。案例中,教师在快乐体育教学中是利用游戏,使学生感受体育课堂的有趣与快乐,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活动氛围

学习环境、整体氛围同样会影响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思想与行为。因此,教师应在快乐体育教学中,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营造和谐活动氛围,从而利用趣味性、丰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在体育课堂的兴趣,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取快乐,并且能够感知体育课堂魅力,愿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例如:在“蛙跳”“单踏双落”的学习中,创设小青蛙帮建筑工人、农民伯伯搬东西的情境,请学生和青蛙学本领。然后在学生模仿出青蛙的经典动作“蛙跳”后,引出“单踏双落”这一新技能,在讲述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的动作要点后,教师将学生分为4 到5 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交流中自由练习动作。案例中,教师在体育动作讲解时,利用学生喜欢的小动物作为情境创设元素,能够很快将学生吸引到教学情境中,并且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体育课堂的快乐,从而乐于学习体育动作,有利于保证小学体育教学效果,突出小学体育快乐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设计多形式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设计多形式体育实践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想法、个性差异性、兴趣,设计不同体育活动,避免因教学内容单一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效果差。在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会通过跑步、做操等方式,开展体育课堂实践活动,而学生在固有的体育活动中会丧失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但在快乐体育教学期间,教师可丰富体育实践活动类型,引进更为有趣的运动项目,从而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感知体育课堂乐趣,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某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设计企鹅赛跑、旋风跑、拧麻花等体育项目,以定向越野、啦啦操、花样跳绳等特色体育活动,让学生可结合自身兴趣,选择不同体育活动,在多种多样的体育活动中,可丰富体育教育内涵,增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快乐感,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技能的认知水平,锻炼学生身体素质。

(四)重视体育课随堂鼓励,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体育学科是一项重视运动实践的课程,而在体育运动本身具有竞争性特点,但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在面临困难时会产生畏难心理,且自身抗挫折能力有限,使学生无法快乐学习,甚至会对体育课堂产生排斥感。为此,教师应在进行快乐体育教学时,发挥自身启发、引导作用,通过体育课堂中的随堂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消除体育运动中可能产生的负面心理。另外,教师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时,可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指导学生有序完成体育运动,感受体育运动带来的成就感,最终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锻炼。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及时、有序的教学评价,挖掘学生学习潜能,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不断进步。

例如:在“沙包投掷”学习中,教师让学生自己思考沙包的玩法,然后设计“营救小兔子”的游戏,让学生想一想如何利用沙包将大灰狼消灭救回小兔子。在学生掌握沙包的基本玩法后,教师带领学生到提前准备的投掷场地中,配合音乐伴奏演示沙包投掷方法,让学生尝试将沙包投向场地中贴有大灰狼图片的靶子上。之后,教师请部分学生演示动作,并指导学生动作,然后结合学生具体投掷情况,给予学生指导与鼓励、表扬,为学生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体验“投掷”的乐趣,体会救出小白兔时的欢快心情。案例中,教师在快乐体育活动开展中,是在故事情境引导的基础上,使学生主动融入体育课堂,随后在课堂活动中鼓励、表扬学生,体育活动有序进行,促进学生进步,锻炼学生体育技能。

综上所述,快乐体育教学是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体现着新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性、主体性的内涵。但是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开展快乐体育教学时,教师还应深入研究快乐体育理念的基本内涵,掌握体育课堂设计的方法,并结合班级内小学生年龄特点,构建快乐体育课堂。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体会体育课中的快乐感,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

猜你喜欢
情境游戏体育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感悟三角形的高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