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2020-12-03 16:00重庆市永川中学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案例情境探究

重庆市永川中学 晏 敏

“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这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和“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相融合的产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生既是课堂知识的接收者,也是学习活动的管理者。将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往往体现在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内容和学习方法,并引导他们运用思维的创造力来完成从“要学”到“会学”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知识的促进者,那么,教师就应当将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使其更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提高,并始终坚持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自主学习意识成为陪伴学生终生的良好思想态度。

一、指导课前预习,强化思考能力

课前预习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视域出发,课前预习环节不仅是学生与新知识产生思维碰撞的出发点,更是学生独立思考意识的启蒙点。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遵循学生主体性的原则,巧妙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使他们能够带着疑惑和好奇投入课堂学习中,为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货币的本质”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需要通过对商品及货币等相关概念知识的理解和把握,学会运用经济的眼光来理解生活中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关系,并逐步体会到货币的产生的过程即为商品交换形式的演变过程。因此,教师在指导预习环节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经济现象入手,并借助导向性问题来激活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同学们,钱对于我们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你知道为什么这张货币能够成为我们购买商品的重要物品吗?”这样一来,学生定然会产生质疑和并进行思考,并对这些看似简单的货币产生好奇心,教师便可以鼓励学生围绕货币产生的过程进行探究,并鼓励他们顺势归纳出商品的含义和属性以及货币的含义及本质,逐步培养学生在预习环节中的归纳演绎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预习环节对于政治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它承载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只有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才能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意识的提高注入新鲜的血液。

二、巧用案例导入,创设生动情境

高中政治是学生的必修课,教材的知识点都更偏向于理论性,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以较为活跃的思维状态参与到政治课堂活动中呢?高中政治教师应当积极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并借助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完善情境内容,进而起到抛砖引玉的教学成效。这样一来,政治知识点看似较为复杂烦琐,但当他们作为生活元素呈现于政治课堂中时,学生的创造思维必然能够与教学情境搭建起情感沟通的桥梁,这不仅能让他们快乐学习,也能让教学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做理智的消费者”一课的教学目标,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逐渐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并自觉养成合理消费的习惯。那么,教师应当从两大消费原则的内涵入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量入为出”和“适度消费”的含义,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创设教学情境,通过导入一些具体的消费案例来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而帮助他们正确认识适度消费,争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如较为经典的生活案例:小明准备过生日,他打算请好朋友吃饭聚会,虽然他家中不太富裕,但他还是像家庭富裕的小红一样,用了全部的生活费来邀请同学们去较为高档的餐厅吃饭,你认为小明做得对吗?为什么呢?当学生置身于案例情境中时,他们能够从较为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其中蕴含的消费观念。这时,教师可以要求他们独立思考,通过整合案例的材料以及所了解的消费原则,来对这个案例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应用在实际案例中,也能让他们享受到案例情境所带给他们的乐趣。

将实际案例作为教学情境的创设元素,为学生构建起一个积极探究的学习氛围,是高中政治教师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不仅让政治理论的实践性充分凸显,也为政治课堂注入了新颖有趣的活力。

三、重视能力训练,激活自主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关键是在于“能力”的引导和训练,当教师借助教学情境来调动课堂氛围时,学生已然对知识的探究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那么,教师应当巧妙捕捉学生思维悸动的火花,有意识地训练和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觉地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加以探究,实现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过渡,不断实现思维的再创造和能力的再提高。

例如:在“政府的职能”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实例来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从多样化的生活案例中直观感悟我国政府的职能所在。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在教材内容中归纳出我国政府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中的职能体现,并尝试将实际案例与思维导图有机结合,明确区分四个职能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有的学生会将打击违法犯罪分子归纳进公共服务职能中,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自主归纳出政府职能的具体表现,并在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错误认知,逐步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而强化对政府四大职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分析和归纳出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作用。

引导学生完成思维的创造和能力的提高,需要教师关注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集中精力来诱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激活他们思维发散的动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鼓励合作探究,带动整体进步

合作探究活动是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条件,尤其是针对知识理论性较强的政治教学而言,只有让学生在良好的合作探究中感受到合作精神的熏陶,进而在小组内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以积极的心态来共同探究知识任务,才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探究习惯,从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鼓励合作探究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整体的共同进步提供更多的发展契机和空间。

例如:在教“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课时,教师应当借助案例情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我国政府在维护劳动者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逐渐在他们脑海中构建起一个基础的知识框架。随后,教师可以围绕情景案例,并呈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教材内容,并尝试思考和归纳出解决劳动争议的方法。在这个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形成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意识,这时候,教师便可以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他们分析和整合案例信息,结合教材内容,合作总结出劳动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及方法,并通过搜集资料来举出相关实例进行证明。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对劳动者维权问题的思考及判断能力,也能提升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积极性。

良好的合作探究活动必然能够带动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应当将合作探究活动建立于激活学生探究积极性的层面之上,为学生带来更为丰富的合作体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改革浪潮中一朵推波助澜的巨大浪花,高中政治教师应当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积极学习新颖的教育理念,让政治教学的水平跟随着素质教育发展的脚步不断进步,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增强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案例情境探究
ORACLE CINEMA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