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20-12-03 16:00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中学何亚平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根式学情精准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梁中学 何亚平

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进行因材施教呢?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比如:了解学生的性情、学情、生活情况等,要准确地了解的发展情况就需要教师随时随地地对其进行观察,这对于有限的教学时间和有限的教师精力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来促进初中数学的精准化教学,这样才能够让初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得到提升,才能够让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一、精准教学的概念

精准教学起源于20 世纪60 年代,它是在Skinner 的行为学习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包括衡量标准和检测办法两个方面,其中,精准教学的衡量标准为流畅度。其在流畅度方面是指学生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准确度”和“速度”两大方面。精准教学的检测办法是练习和测量,即要求学生定期开展练习与策略,教师在学生的练习中和测量的数据中获取学生对相应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熟练情况,并根据这些练习来进行演练和强化,以促进学习标准的实现。从目前社会发展的情况来看,测量的频度、速度、准确度是检测精准教学成效的重要标志。

二、信息技术对精准教学的作用

通过实践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精准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一,信息技术让精准教学变得更加精准。信息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大数据、云数据等技术,这就让现实生活通过数字得到了更为精准的表达。在精准教学中,教师采用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分析,比如:通过采用相应的软件,对学生的考试结果进行测评,让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更为精准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然后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促使其有效地运用在教育教学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其二,信息技术让精准教学拓宽了范围。信息技术的使用让信息和资源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精准教学的运用更为广泛,并且还能够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形成交流和分享网络,这样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才能够互相提升,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精准教学。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的措施

为了让初中数学的精准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初中数学精准教学的措施。

(一)精准学情——在预习中生成精准前测报告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初中数学要实现精准教学的首要前提便是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精准把握。而相对于学生的整个学情,让教师对预习中的基本情况有更为详细的了解,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享受到教师所采用的有效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比如:在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便可以将导学案放置在软件之中,或者从软件题库中抽取相应的题库让学生在预习了“二次根式的乘法”之后完成其中的习题。具体情况如下:首先,由初中数学教研组的资深老师编制前测题目,这些题目是针对“二次根式的乘法”的预习内容的,然后在学习“二次根式的乘法”这一部分的内容之前,可以通过软件将这一课的预习作业布置给学生,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完成相应的前测题目。然后,教师根据系统自动生产的前测报告,对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二次根式的乘法”的预习中,有12%的学生未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进行预习,有34%的学生虽然进行了预习,但是对二次根式的内涵掌握得并不清楚,所以在完成课前测试时,仅有56%的学生能够准确完成其中的内容。与此同时,在基于信息技术的精准教学中,教师利用软件还能够对班上参与了预习的每一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比如:前测中反映了某一位同学的计算知识欠缺,老师在课堂中时需要尽可能多给其机会,让他在计算中找到自信,然后逐渐接受教师的教育指导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精准内容——在对比中生成精准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进行课件设计时会提到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难点两个部分,而这两个部分的掌握却是需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方能够准确地进行把握,那么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这一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通过相应的教学软件能够将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的细化,从而让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有更为细致的了解,也能够让学生获取知识。

比如: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相关软件对学生进行课前测评,然后生成前测报告,再根据报告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细化设计,以便于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前测报告中,测评的显示结果是有17%的优秀层次学生;有35%的不及格层次的学生;有48%的中等层次的学生。在教师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再次采用了软件在进行课堂测评,测评之后发现,有45%的学生达到了优秀层次学生,有9%的学生仍然为不及格层次的学生,有46%的学生为中等层次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数据对比,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阶梯式的教学目标,并且在这一目标中进行相应内容的调整,从而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打下了基础。

(三)精准评价——在后测中进行精准结果量化

教学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实践证明,准确地评价能够让学生充满自信并且知道自己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在信息技术没有引进之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部分教师不可避免地会从自己的喜好出发对学生进行评价,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之后,教师可以通过课堂后测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让结果得到精准的量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让评价更加精准,为教师的精准化教学提供了前提条件。

比如在学习“相似三角形”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通过课堂测评发现了部分学生的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没有掌握好,具体数据显示:有25%的学生在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方面存在问题,不知道什么是相似三角形;有45%的学生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知识的理解方面存在问题,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对相似三角形进行判定,还有大约55%的学生在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知识以及运用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细致入微的再探讨、再评价,然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为精准的评价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学生的进步。

良好而有效的评价方法,精准的评价内容能够让学生感觉自己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因此,在学习时也能够积极主动地面对其中的困难以及所取得的成就,最终形成数学核心素养,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四、结语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以快节奏的思想,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优点,及时、精准、有效地抓住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实现初中学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猜你喜欢
根式学情精准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二次根式”创新题
如何比较二次根式的大小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精准的打铁
小学数学学情分析后的高效课堂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