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迈好信息技术课堂第一步

2020-12-03 16:00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调动成果环节

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西校区 孔 艺

导入是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关键环节,也是师生之间建立起的第一座桥梁。因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一线教师要从思想上做好转变工作,要从思想上认识导入环节存在的意义,并通过多种方式的导入来真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进而为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实现打好基础。本文结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导入活动,对如何巧妙导入、如何迈好信息技术课堂的第一步进行论述,以此为学生基本信息素养的形成打好基础。

一、注重信息技术课堂导入活动开展的意义

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导入环节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行为上的落实做好保障。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白的就是导入活动的开展意义具体体现在哪里?

(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导入环节连接了课间与课堂,学生课间松散的状态需要通过导入环节的设置来集中注意力,并快速地融入新课的学习中。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不能一直都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要通过多种导入形式的引入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保障导入环节这几分钟的时间能够发挥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

(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

导入形式的多样化是调动学生学习欲望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可以调动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简单地说就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要巧妙地进行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以饱满的激情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总之,作为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重要环节,我们要巧导入,多样化导入,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确保这一环节的价值获得最大化实现。

二、多种导入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导入的价值是一线教师所认可的,但是如何巧导入就成了一线信息技术教师在思想上认识到其价值后又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本文结合日常的教学,结合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从以下三种导入方式的应用入手进行论述,以此为高质量信息技术课堂的实现做好基础性工作。

(一)成果导入

成果导入是信息技术教学中比较独特的一种方式,简单地说就是,我们要在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来向学生展示本节课所教授内容在操作中能够实现的效果,让学生先看到结果,这样可以在成果的展示以及信息技术应用魅力的散发中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所以,在运用这一导入方法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所教授内容来选择成果展示的形式,为确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得到最大化实现。

例如:在教“几何图形‘旋’美丽”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做好这节课的导入工作,也为了让学生眼前“一亮”,导入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了旋转的“图形”,比如:多个圆旋转出来的不同图案、多个菱形旋转出来的不同图案、多个正方形旋转出来的不同图案、迷人的万花筒等,带一点色彩,图像经过多媒体的展示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接着,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美丽的图形是怎么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制作而成的,顺势将学生带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学生看到如此美丽的图案立刻产生了想要动手尝试的愿望。可见这样的成果导入方式,要比开门见山地直接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讲解有关“pen”中“积木”的作用的效果好得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效果也要好很多。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对提高学生本节课的参与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导入环节,我们要做好成果导入方式的应用,选择好成果展示的内容以及形式,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为突破这节课的难点做好保障。

(二)问题导入

问题导入是为了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就是说,在导入环节中运用这一方式是可以激发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的,而且,这一方式也是很多学科在导入环节常用的一种形式。所以,导入时,我们要设计恰当的问题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三维造型初体验”时,我选择了问题导入方式,让学生一上课就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知道什么是三维造型吗?

(2)正方体设计的雕塑你见过吗?

(3)同学们看过3D 电影吗?对电影中的画面有什么印象?

(4)如果在3D 电影中出现了一个红绿灯,你能想象一下是什么样子的吗?

这四个问题的设计其实就是要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有关三维造型的感受,这样一来可以让学生思考什么是三维?这与3D 电影之间又有什么关系?二来可以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在回忆中感受3D 画面,想象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等。总之,这样的问题导入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学生也能在这些疑问的推动下主动参与到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当中,而且也能建立学生对3D 设计软件的好奇心。

(三)任务导入

所谓的任务导入法就是在导入环节教师就给学生布置一项任务,然后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课堂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最后,课程结束,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完成这项任务。不难看出,这样的导入方式可以让学生更重视这节课各知识点的学习,也能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例如:在教学“秀秀美图更漂亮”时,由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更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些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在导入环节时,我先向学生展示了一张需要修图的图片,再向学生展示一张已经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处理好的图片,让学生进行两组图片的对比并说出差异。学生说出差异后,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修图任务,并在任务完成后说明自己在修图的过程中都运用了哪些工具,遇到了哪些困难。这样也方便我们对学生未能掌握的知识进行重点讲解。所以,在信息技术导入环节,我们要做好任务的设置,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确保学生在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三、信息技术课堂导入环节中需注意的问题

导入的形式是多样的,适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导入方式也有很多,但是,在应用中还是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的要明确

导入方式的选择以及导入活动的开展都应该有目的性,且应与所要实现的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致,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这样只会降低导入环节的质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某种导入形式很吸引学生,且让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但与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一点关系也没有,学生的积极性会瞬间跌下去,而且,会感觉这个环节没有意义,这样是发挥不了导入的作用的。所以,我们选择的导入方式应该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才能为高质量课堂的实现做好保障。

(二)时间要控制

导入环节时间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一共才40—45 分钟,如果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导入是非常不合理的,而且,还会影响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所以,在组织导入活动时,我们要注重时间的把控,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这样才能确保导入质量的提高。

当然,除了以上两个问题之外,我们还要注重导入形式的多样化问题,不能一直采用一种方式,要结合学习的内容、学生这段时间的学习兴趣等选择恰当的方式,这样才能发挥导入的作用,顺利地将学生带到课堂当中。

四、结语

导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课改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尝试引入多种导入形式并确保这一环节的魅力得到最大化的展示,让导入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

猜你喜欢
调动成果环节
浅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动力
调动多方资源 加快成果转化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全宅影音集成系统中最温馨的环节 室内光线控制系统
验收成果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数独驾到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一张图看懂“论坛成果清单”
谚语趣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