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2020-12-03 16:00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八中学林昆鹏
青年心理 2020年20期
关键词:文言文初中语文素养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八中学 林昆鹏

古典文学作品作为文化传承和革新的载体,值得我们重视。从经典中来,到经典中去,新一代的中华民族的“希望”必须深入经典文学作品,从中寻找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更是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窗口。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掌握文言文阅读方法是必要的,教师要锐意革新,以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质量为己任。

一、从书面交流到对话交流

五·四新文化运动浪潮之前,文言文一直代表文学的“正统”,而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取代了文言文,汉字也加快了由繁体字到简体字的简化进程。汉字的简化进程加速,导致文言文在教育等领域的长时间缺席,学生能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不多,因此文言文阅读教学陷入了僵局。传统教学模式中,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是绝对的主角,学生因为种种原因的限制,甚至连旁听者的角色都扮演得不是很成功。部分教师全程“独角戏”,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更不要谈自由思考,只能被动地接受,导致课堂效率较低。文言文阅读本身难度较大,学生存在一定的阅读障碍,而教师授课方式也存在一定问题,这导致学生对文言文阅读从一开始的好奇转变为厌烦。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文言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缺席。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语文课堂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只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因此,教师要构建对话式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在文言文对话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原本的书面交流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文言文阅读学习不能只停留在书面交流阶段,尽管书面交流可以夯实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基础,但是不利于学生深入学习。教师要创设具体情境,将学生导入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使用文言文对话,锻炼学生文言文的语感和拓宽学生文言文的使用范围。例如:教师在讲解《邹忌讽秦王纳谏》这一则文言文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逐字逐句解释文言文的含义,然后让学生自行归纳整理,这样文言文阅读教学并未有较大的改进。而教师采用对话交流的方式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亲身演绎这个故事,可以拓宽学生文言文知识的同时,还能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领略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风采。文言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躬身入局,没有亲身经历的文言文阅读是不完整的,更是缺少灵魂的。

二、从“一视同仁”到“差别对待”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这世界上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文言文阅读教学陷入僵局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一视同仁”。在施行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今天,初中语文教学也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与全面发展的教育战略并不矛盾。而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下,开展集体教学活动,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和文言文阅读素养,这就导致每一项教学活动的开始都意味着部分学生教学活动的结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深入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平时生活的点滴中找寻、发现学生的特质,建立且完善学生文言文学习情况档案,根据学生文言文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等因素不同进行“差别对待”。

教师要利用碎片时间,课前准备的几分钟或者是课程结束后学生整理学习资料放松休息的时间,教师都可以抓住机会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与学生进行直接交流。在周末,教师还可以随机选择学生进行家访,通过拜访学生家人来找寻学生在学校里没有展现过的一面。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的稚嫩,但是身体和心理仍处于未成熟阶段,因此要想完整地了解学生,还需要从学生父母那里搜集资料。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同学、朋友评价来了解学生,通过这些同学、朋友的描述,再结合之前的调查结果,教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判断。教师在给学生建立文言文学习档案之后,可以将学生分层级进行教学。分层教学并不代表教师对学生歧视,而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的方式。每个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素养不同,在阅读同一篇文言文时遇到的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按照最低水准来授课的话那样会造成大部分学生学习时间的浪费,而教师按照最高水准来讲解文言文时,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又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因此,分层教学才是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最优解,教师根据学生文言文阅读素养和其他因素将学生分成几个层级,布置阅读任务时每个层级学生的阅读任务都有所不同。文言文阅读素养较高的学生所处的层级就较高,阅读任务相对来说难度较大;而文言文阅读素养较低的学生所处的层级就较低,阅读任务难度小一些。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材施教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出现的“众口难调”的教学问题。

三、从积累到写作

大部分教师在文言文阅读训练中往往会要求学生积累关键词语的释义,却很少要求学生使用文言文阅读中积累的词语进行写作。当然,部分教师对此做法不认可,认为初中生能力达不到,不具备创作文言文的水平,而新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不包含创作文言文的内容。大量积累文言文阅读中的词汇固然有几分作用,但是要想真正读懂文言文,把握文章核心脉络还是要分析文章结构和情感,以及创作文言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实际上等同于外语教学,区别是外语跟汉语的关联微乎其微,而文言词汇是汉字的某个时期的某种形态。教材上提供给学生阅读学习的那些文言文只是“开胃小菜”,教师通过这些进一步开展文言文阅读教学,学生通过其热身训练准备迎接更高难度的挑战。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阅读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进行拓展延伸阅读,这意味着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需求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当然训练量往往掌握在教师手中。这些无不暗示了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需要提高,需要更多的阅读训练量,因此使用文言词汇进行写作也就显得不那么“过分”了。教师如果指望学生在课堂上阅读了几篇文言文就能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髓,那就有些异想天开了,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文言文不管种类还是数量都较为丰富,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

使用文言词汇进行写作对初中生来说很难做到,教师可以适当降低标准,放慢教学进度。文言文阅读教学与进行文言文创作都讲究循序渐进,教师要告诫学生能耐得住寂寞,不断地尝试和持续地积累总归能够完成文言文的创作。要想全面了解认识文言文,要想提高文言文阅读素养,使用文言词汇进行写作是捷径。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虚词实词的使用,文言文中常用句式的使用以及文言文中语法的使用规则,这是学生大量阅读文言文之后才有可能意识到的问题,而写作需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能够坚持使用文言词汇进行写作就是巨大的进步,熟悉了文言文写作的学生对于阅读文言文自然不在话下。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备受关注,近几年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声越发高涨。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潮流,革新教育理念,优化教学策略,保证完成培养全面型人才的任务。

猜你喜欢
文言文初中语文素养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文言文阅读专练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沉浸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当代人写文言文,就是一场尴尬的行为艺术
会背与会默写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