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让学生阅读放飞心灵

2020-12-04 03:52浙江省东阳市歌山镇西宅小学吕周蕾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期
关键词:大潮爬山虎新课标

浙江省东阳市歌山镇西宅小学 吕周蕾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教师忽视学生的真实情感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有的教师在教学课文时自己都未能很好地明确情感态度,或是未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自顾自或是自以为学生是可以理解的,就这样按自己的教学方式教授课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丑小鸭》一文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开展角色扮演的方式来进行词语的理解和课文中人物情感的体会,目的是想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欺侮”“讥笑”“嘲笑”这几个词语的含义。教师可能忽视了学生在卖力表演的时候,学生内心体会到的可能并不是丑小鸭身上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难能可贵,反而可能是欺负侮辱他人带来的“快感”。因为教师在教授这个知识点之前,就没有指出“欺侮、嘲笑、讥笑”丑小鸭是一种不正确的行为,是与道德相违背的,所以教师忽视了学生的真实情感,又没有正确引导,只是一味地说自己的情感想法,学生又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呢?这样的语文教学是丝毫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

2.学生融入课堂显得被动

在我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真切地感受到,我有时候为上课设计的教学环节往往很难收到我预想的效果。因为学生的年龄、家庭环境、从小到大的生活经历经验,都会直接导致他们对于某一些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想象存在局限性。这样一来,他们上课只能是被动学习,这样的学生较其他同学就是学得慢,又或者是学得不快乐。

语文教学中的预设和生成很难做到一致。例如《观潮》一课,大多数的学生都没有见过钱塘江大潮,他们可能只是听说过大潮很壮观,那他们怎么能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的壮观呢?在没有条件亲身经历的情况下,教师倒不如向学生展示大潮的视频,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想象大潮来之前、来时、来之后的样子,然后再结合视频呈现,最后再结合课文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顺其自然地理解了“钱塘江大潮”是怎样的“天下奇观”了。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的策略

1.融入“真情”

新课标中讲到课程基本理念的部分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在小学语文阅读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就应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的陶冶。当然,这首先就要求教师自身应该具有比较充分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以自身的情感去感化、激发学生;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内容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最后,教师可再创设情境,相信学生就比较容易融入其中了。

(1)以情激情

《梅花魂》一课中,教师范读课文,将这种浓浓的思乡情,通过声音传递给学生,然后指导学生也舒缓、深情地读出这种浓浓的乡愁,让课文的语言表达就好像来自学生的内心,从而感同身受地融入了文中人的情感世界。于是,师生一起沉浸在外公对祖国的深深思念中,一种淡淡的乡愁、浓浓的思乡情感就一直环绕在课堂中,至此,不需要教师对文本内容的过分解读,就实现了学生对课文情感的感知,并领悟了课文所要传递出来的,要实现的情感目标。在这节课上,学生不仅学到了基础的语文知识,而且在情感上受到了教育感化,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感情更深、更浓了。新课标所要达到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不再是形式上的了,而是通过情境教学这种真切的方式流入了学生的心底。

(2)以趣激情

其实,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都十分旺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充分激发并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求知欲。

在学习《寒号鸟》的课文时,一看到课文题目,学生们就非常好奇为什么这只鸟会有一个这么奇怪的名字,当然也就想要知道在它身上发生的故事。这时,我们应该利用学生充分好奇、想要求知的心理,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自己寻找答案。“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学生拥有强烈求知欲的时候,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关键的时刻稍作点拨。

2.链接“真情”

新课标中关于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的部分中提到:“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方言土语、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其实就是说,语文的学习,不仅是课内的,更是课外的。

(1)走出课堂

走出课堂,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它将最真实的自己在一年四季完完全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大自然包罗万象,深深吸引我们去发现、观察、探究、思考。

例如,学生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就可以去大自然中找找爬山虎,然后看看它的叶子是不是真的如课文中所写的那样“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脚是否真的“像蜗牛的触角”,又或是让你“想起蛟龙的爪子”?在观察过程中,学生对爬山虎的叶子的颜色、形状和爬山虎的脚的颜色、形状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等上课的时候不仅会因为之前的观察会对课文特别感兴趣,而且对作者写的文章内容能引起共鸣,从而对课文有更深的领悟。

(2)走进课外阅读

学生在课内获得知识最直接的工具就是语文教材,语文教材经过精心编排,包含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但是语文知识的学习绝不应该只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课外阅读往往是比课内知识获得更为重要的学习的方式。课外的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而课外阅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是语文学习的外延,老师在上课时教授的阅读方法可以在课文中进行实践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图书,充分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并定期举办读书活动,彼此之间分享看过的好书,交流读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总之,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不但有效改善了语文课堂传统教学的模式,即灌输式教学,还使师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

猜你喜欢
大潮爬山虎新课标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抓“变化”,品味钱塘江大潮之奇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5G手机大潮即来
爬山虎
爬山虎
过 年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