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生活土壤,培育语文种子

2020-12-04 03:52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王春玲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20年2期
关键词:教者生活化创设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王春玲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因考而教,为让学生习得更多的知识,精于灌输,却疏于联系学生的生活,导致课堂教学固化,教学形式乏味,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也有部分教师一味追求创新,张扬自己的个性,将语文课变成表演课,气氛看似热闹非凡,却无益于学生理解、阅读能力的提升。语文源于生活,教师要将语文与生活融合起来,能打破时空的限制,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感受语文、体验语文,享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在当前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念缺乏研究,偏狭地使用语文教材,不能有效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或未分析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泛生活化的教学,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并将自己的理解传授给学生,引领学生去感知、理解,避免误读而偏离中心。部分教师将学生困囿于书本知识,割裂了学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将学生视为接受的容器,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思维,教学力求模块化,将学生的需求与个性发展置于不顾,只顾及形式精心“表演”课堂。部分教师开放过度,忽视了文本价值而盲目使用媒体。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小学语文课堂,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深入挖掘,创生教材

教师要认真研读小学语文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融入编者的思想,进行生活化的解读,并对教材进行重组、创生,让学生得到形象化的理解,从而丰富了师生对文本的理解,但解读不能过于“追新”,避免为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干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面对同一教材,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是多样的,有的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去理解,有的融入自己的经验,有的根据文本词句去推测,有的理解较为浅显,有的显得过于深奥,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弃而不谈,有的偏离了文本的中心,教师也应该进行舍弃。

人教部编版教材以单元为主题,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教师根据语文知识体系,灵活地使用教材。教材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主题,教师要依据文本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探寻内涵。教师要创生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拆分,以部分去认识整体,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促使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教师在讲授课文时,联合辅助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教师要增添资源,为学生增加图片、同类的人或物,促进学生的深入感悟。

二、瞄准学情,创设情境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常会写出千人一面的文章,究其原因是教师对学生缺乏关注、引导不足,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少观察与体验,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构建新旧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借助于新知识去理解所学内容。教师借助图片、音乐等创设生活情境,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独特的体验,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建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告诉我们,人的低级需求得到满足后,才能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多留心学生的学习,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存在的学习障碍。如在人教部编版二上《妈妈睡了》一课教学中,教师设计导学单,为学生提供读、认、写、说的任务,并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能借助工具书来解决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记下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语文教学不是强硬的灌输,教师要利用教材内容与生活关联的结合点,引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去同化、顺应。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帮助学生把握重点,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如在学习人教部编版三下《海底世界》一课内容时,教者提出问题:大海是什么样的呢?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什么样的呢?教者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教者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情境,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去感知、体验,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学会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在人教部编版二上口语交际《商量》内容时,教者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情境扮演“商量”,学生会融入具体的情境中去想象,学会与他人进行商量。教师要根据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让他们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生活课堂,多元评价

教师要依托教材,开展“第二课堂”,让语文课堂向课外拓展延伸,将师教生读转化为家长与孩子的亲子阅读。教者可以选择体裁多样、富有童趣、语言生动的读本,让孩子产生阅读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阅读主题为学生推荐阅读书目,以推荐词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阅读《孤独的小螃蟹》等童话读本时,让学生认识封面、找出书名与作者,阅读《神笔马良》等儿童故事时,能借助于目录了解故事情节,阅读《安徒生童话》,想象自己是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学段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以形象思维方式为主,难以理解抽象的内容,教师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可以开展亲子阅读、故事会、朗诵会等活动,让家长也获得共读的体验;中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手抄报、知识竞赛、小练笔等活动;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与自控能力,教师可以开展演讲、书评影评等活动,让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科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习得,还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思维状态与情感体验。教师的评价要动态化,要关注学生的活动表现、发展变化,并对学生给予及时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元,要将考试、评语、口头评价、档案袋等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反思与提升。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融入生活化的理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创设生活情境、开展第二课堂,能寓教于学,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者生活化创设
小学数学运用信息化教学的途径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信息技术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音乐表演技能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