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网络媒体中的中国形象
——基于《当今大马》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报道研究

2020-12-06 03:55陶泠秀
文化与传播 2020年1期
关键词:英文版中文版大马

陶泠秀

2018年马来西亚第十四届大选后,新上任总理马哈蒂尔宣布重审纳吉布政府达成的多项大型项目,其中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叫停尤为让人关注。作为中马双方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务实合作项目,东海岸铁路项目的叫停对于中马关系的影响巨大,与此相关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中国在马来西亚的国家形象,也关系着未来“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在沿线国家的推进。从We Are social&Hootsuite发布的2019年全球数字互联网使用最新调研报告得知,截止2019年1月马来西亚活跃互联网用户达2584万人,占总人口的80%。因此了解马来西亚人心中的中国形象仍是依赖于本国媒体塑造,尤其是网络媒体。

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结合定量和定性方法,确定了以《当今大马》中、英版块为研究样本,时间范围是2018年5月10日(马来西亚希盟领导人马哈蒂尔当选马来西亚新一任总理)至2019年4月20日;以篇章为单位,将中、英版块中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报道分别作为一个分析单位进行统计。主要从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倾向、消息来四个方面分析。

报道体裁主要分为消息、通讯、评论、其他。报道倾向主要分为正面、中立、负面。稿件来源主要分为政府、自采、引用其他媒体、学者或相关人士。

在中、英文版块中,因其报道的新闻内容、数量有所不同,因此研究将两个版块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其在不同语言版块的报道特点。

一、《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的内容分析

为保证研究样本的准确性,笔者在中文版块点选了标题和新闻内容关键词中带有“东铁”关键词的报道;在英文版块点选了标题和新闻内容关键词中带有“ECRL”关键词的报道,最终中文版块得到98条有效样本,英文版块得到141条有效样本。

(一)报道数量

第一个报道数量的峰值出现在2018年8月,原因为7月4日东海岸铁路项目被官方叫停的官方消息被报道后,与之相关的报道数量随之上升,中、英文版块分别有17条和24条报道。第二个报道数量的高峰出现在2019年1月,原因是《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国在2016年献议以协助解决一马公司案为条件,为中国换取在马来西亚进行利润丰厚的东海岸铁路和天然气管项目,中、英文版块报道数量都达到25条。

(二)报道体裁

经过统计消息数量为88条,占报道体裁总量的90%;通讯(8条)和评论(2条)只占10%。英文版块,相同的消息有130条,占报道体裁总量的92.2%,通讯(1条)和评论(10条)占比为7.8%。可以看出中、英文版块的报道主要由消息构成,通讯和评论报道较少,说明《当今大马》主要运用消息的方式来传播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新闻信息,其注重对东海岸铁路项目事件的全面、快速报道。

(三)报道倾向

报道倾向是指新闻者在报道或评述新闻事实时所表现出的特定的立场和思想倾向。统计得出《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关于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的态度和立场以中立为主,报道含有的倾向性不明显。分中、英版块来看,在中文版块报道的中立倾向报道(73条)占比为74.5%,正面倾向的报道为15.3%(15条),负面倾向的报道为10.2%(10条);在英文版块报道也是以中立倾向报道为主,占比为70.5%;正面报道(12条)占比为8.5%;负面报道(29条)占比为21%。负面报道的比例在中文版块中占比小于正面倾向报道,而在英文版块中则大于正面倾向报道。这也许是因为中、英文版块针对的主要受众定位有关系。

(四)稿件来源

新闻网站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除了选择要报道的新闻素材之外,对新闻消息来源的选择也很关键。这决定了新闻的真实度、完整性、权威性等。

在《当今大马》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中,在中文版块中,新闻的稿件来源主要以《当今大马》团队自采为主,占比为70.4%(69条);政府的占比为18.4%(18条)。评论文章主要以学者和相关人士作为稿件来源,占比为11.2%(10条)。英文版块与中文版块保持一致,自采作为新闻来源的占比为83%(117条),14条新闻报道中引用了英国路透社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消息。政府作为稿件来源占比为8.7%。以学者和相关人士作为稿件来源的文章有7条。

《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的新闻来源主要有自采和政府,而引用其他媒体作为稿件来源主要为马新社和路透社,缺少从新华社、中新社这类中国官方的通讯社获取与东海岸铁路项目相关信息作为其报道的来源。

二、东海岸铁路项目新闻在中、英文版块的报道特点

(一)报道内容总体客观

《当今大马》经费来源主要是依靠新闻订阅和广告收入,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赞助,而马来西亚传统媒体可以获得政府拨款资助但同时受到严格管控。另外,马来西亚对互联网实行零审查政策,因此《当今大马》作为在线新闻门户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不需要受到政府机构的监管,报道也相对传统媒体更为自由和客观。统计得出中立倾向报道在中、英文版块分别为74.5%、70.5%,因为相关报道多以消息体裁出现,主要将新闻事实陈述,不加入观点性的言论。如《政府宣布东铁复工,成本大砍215亿》、《Deal inked - ECRL back on track, cost slashed by RM21.5b》两篇报道内容都是将事件做简要陈述,无观点性陈述。

在一些观点性的报道上,《当今大马》也会展示各方观点。研究认为这有利于读者更为客观了解东海岸铁路项目计划谈判的全貌。如1月8日在中文版块发布的《WSJ揭露,中国以协助解决一马案换铁道计划》,华尔街日报称中国在2016年提出协助解决一马公司案为条件,以换取由中国公司融资与兴建东海岸铁路和沙巴天然气管项目。又有1月30日的《佐摩直言批评东铁,“仅掩盖一马案的骗局”》这一类较为负面的报道,同时《当今大马》也会对此进行核实报道,如1月8日当天的4篇相关报道《马中涉幕后交易?财政部将查WSJ指控》、《凯里声明,前朝内阁不知马中秘密交易》、《斥WSJ无端指责,大使馆否认中国大马幕后交易》、《未有马中幕后交易文件,政府暂不处理WSJ揭露》,4篇报道分别采访了国家财政部长林冠英、前政府内阁成员、中国驻马大使白天和总理马哈蒂尔的回应。

虽然《当今大马》在报道中持有比较客观中立的态度,但在一些关于东海岸铁路项目的负面报道中,它也只引述国外主流媒体的报道,消息渠道缺少中国媒体声音。世界许多国家媒体的国际报道主要来源于英国路透社、美国美联社和法国法新社这三大新闻通讯社,而这些西方通讯社有关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报道多为负面,这些都不利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研究认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当今大马》对于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报道倾向。

(二)独立团队采写

在马来西亚,传统的印刷和广播媒体受到政府的严格监管和控制,然而,网络媒体不受相同许可的约束,并且允许在互联网上更多样化。研究从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进行分析发现,中、英版块的所有报道中一半以上是由《当今大马》团队进行采写编辑。在上文分析稿件来源部分,在中文版块中,稿件来源主要为自采,占比为70.4%(69条),英文版块媒体作为新闻来源的占比为83%(117条);中文版块44条,英文版块96条是《当今大马》团队的独立采写报道。而在中英两个版块的所有文章(除评论外),《当今大马》团队都会在援引原稿件后进行二次整合编辑发布新闻。

(三)针对不同语言受众编排采写不同的报道

在笔者对中、英文版块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进行阅读时,笔者发现两个版块的报道并非完全相同。一是从数量上就有差异,笔者选取的2018年5月10日至2019年4月20日的这一段日期里,中文版块的“东铁”报道为98篇,而英文版块则有141篇。另一是两个版块在负面倾向报道的比例有着较大的差别。中文版块的负面报道(10条)占比为10.2%;而在英文版块报道负面报道(29条)占比则为21%。这或许是《当今大马》的中文版块是以当地华人、华裔作为为主要受众的定位有关系,因此其中的负面报道数量和倾向若过于频繁和明显会不易于受众的接受,也很难有效地发挥向华人传播信息的作用。而英文版块则是面向国际且英语在马来西亚独立之前一直是官方用语,因此其受众面更为广泛,既可是英语受众,也可是懂英语的马来人。而在以英语占主导地位的国际传播环境里,“负面看中国”的角度可能会比正面的角度更符合英语版块的受众的阅读习惯。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让受众容易形成一种“负面看中国”的思维定势。

三、《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的中国形象

(一)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亚洲大国

《一带一路只是基建项目?》专栏报道指出2013年是全球政治与经贸版图开启巨变的一年,缘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该年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同年,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和经济活动激增,东海岸铁路项目也是在这一倡议下促成的。从关于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报道中所呈现的中国是一个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亚洲大国形象。从新闻报道数量上看,《当今大马》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在中、英文版块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合计有239条,平均每月报道为20篇,高频率的新闻报道背后是对东海岸铁路项目,也是对中国的高度关注。

(二)讲求合作但强势的东盟邻国

在中马关系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的情况下,《当今大马》中文版块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中有15篇正面倾向报道,10篇关于中国的负面倾向报道,英文版块的正面倾向报道有12篇,负面倾向报道则达到29篇。正面倾向报道东海岸铁路项目是一项商业计划,因此签署各国有权重新检视和评估计划、另外也表达东海岸铁路项目的暂停并不会影响中国与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也不会影响中方对马来西亚的投资力度以及其他的合作。由此可以向受众呈现出一个力求合作、共同发展的中国形象。负面倾向报道有影射中方与纳吉布政府存在秘密交易、遮掩马来西亚“一马案件”的丑闻以及东海岸铁路项目实际成本与纳吉布政府公布数据不符等等;而在《政府支持一带一路 惟利益所在不由中国主宰》报道中直接指出中国在构建“一带一路”中处于一个强势的主导地位,主宰东盟国家的利益;另外,《当今大马》转载《环球时报》记者胡维佳的评论文章《撤回中国建造高铁计划将使马来西亚蒙受高代价》,并将标题改为《中共喉舌刊文,指大马废高铁必付出代价》,这样的措辞和报道使得中国的“强势”形象在马来西亚读者更加深刻。

四、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的中国形象对中国媒体的启示

通过对《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进行的内容分析和报道特点研究发现其展现了一个经济繁荣、国家实力日益强大;讲求合作发展但强势的中国。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中呈现的中立态度,相关报道正面倾向和负面倾向都有一定的数量,但不刻意渲染“中国威胁论”。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媒体对中国的关注也随之增加,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信仰存在差异,他们的报道往往带有倾向性。从中国国家形象建设的角度考虑,中国媒体应该如何在对外传播中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一门重要的课题,研究认为其对中国媒体有以下三点启示:

(一)与当地华文媒体接触,积极提供帮助指导

海外的华文媒体是我国向外输送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渠道,也是维系海外华人与祖国的纽带,尤其对于中国文化的宣传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马来西亚的华文媒体如《星洲日报》与国内官方媒体的交流和沟通上已经形成一个稳定链条,这成为我国向外宣传的重要桥梁。我国媒体可以思考在报道素材和报道权威性方面帮助华文媒体提高自己的新闻被当地媒体采纳的比率。同时将传播文本向政治、经济、文化话语等综合传播转变,并将积极观念融入新闻文本中,更好地塑造中国形。

(二)加强与马来西亚当地媒体的沟通和联系

我们应该加强与当地媒体的联系,以平等、开放的态度向它们输送符合马来西亚当地媒体的需求、有利于我国国家形象构建的新闻报道,并且积极主动发声化解他国对我国的丑化和曲解,让马来西亚人民全方位接触、了解中国;鼓励在当地影响力和权威性较大的媒体到中国直接进行采访,从而加强对这些媒体的议程设置影响,借助它们向马来西亚社会传递中国的声音,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从而有利于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东盟国家的开展,提升东盟国家对中国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三)针对不同受众多层次、客观地进行报道宣传

从《当今大马》中、英文版块的东海岸铁路项目报道可以看到其针对不同语言受众进行有区别的新闻推送,使得不同语言的受众从媒体中获取新闻,又能对中国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真实的国家形象。由此,中国媒体在对外宣传过程中在保证报道的大政方针一致,做到内外有别、外外有别,有针对性、有区别性地进行报道。当前“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各类交往更为密切,这更需要塑造一个良好的中国形象。

猜你喜欢
英文版中文版大马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国际眼科杂志中文版(IES)近5年影响因子趋势图
犹似握住一生的雷电
如果大马不是马?
穿越大马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   Bilingual stories
环球时报 双语新闻Bilingual st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