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新闻+服务”的县域探索

2020-12-08 06:45杨秀娟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南湖复产防疫

文_杨秀娟

在后疫情时代,嘉兴日报南湖分社结合南湖区实际情况,利用报纸、《读嘉》APP等载体,通过强化策划,开设专栏、记者一线探营企业“突围”、助推“带货经济”等举措,以“报纸+小屏、线上+线下”模式,立体式打造“新闻+服务”,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经济效益。

新闻选题:聚焦复工复产

如果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漫长的战斗,那对浙江而言,3月23日是一个颇为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全省各地由疫情严防死守,转入分区分级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复市并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经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经济发展加速回归正常轨道。南湖区是嘉兴市的主城区,其独特的区位,决定着无论是经济还是防疫都对嘉兴市起着重要作用。怎样让数以万计的企业动起来?如何让烟火气回归生活?

南湖区是嘉兴市、浙江省疫情防控最早“飘绿”的县区之一。南湖区辖区内的企业员工大部分来自五湖四海,往年春节过后本来就是企业“招兵买马”的旺季,今春遭遇疫情,员工短缺问题更加突出。缺人,成为南湖区众多企业面临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困难。据政府部门统计,仅该区域内企业员工缺口就超过10万人。作为长三角嗅觉最灵敏的地方之一,南湖区早早行动,由政府包专列、包飞机、包专车接员工回嘉兴。

2月18日,由南湖区政府包机的浙江长龙航空航班,为全区40多家重点企业从四川宜宾、云南昭通等地接回100多名持有“健康证”的员工。《南湖新闻》第一时间派出记者赴机场守候,深入采访来自贵州、云南等地的员工,并第一时间通过《读嘉》APP发送了这条重要消息,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媒体进行了转载。

相对飞机,专列能接回员工的人数更多,也更方便居住相对零散的员工乘坐。政府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对收集到的企业员工信息迅速进行梳理,从而制定最科学合理的火车接停路线图?一路上,复工员工对特殊的返工方式有着怎样的感受?政府官员付出了哪些努力?为深入了解这些情况,嘉报集团传媒视觉中心派出摄影记者一路跟随至四川宜宾和贵州毕节、贵阳、铜仁等地。夜已深,记者和政府工作人员还在一起商量第二天停靠站复工人员的防疫、登列事项。一路上更和返回嘉兴员工同吃同住,还成功“兼职”政府工作人员,仅协助发送的手机信息、接打电话就达到了近二百个。此后,视觉中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在报纸、APP上刊发了镜像版《南湖复工号》,让读者对这次复工“大迁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党委、政府第一时间恢复经济的决心和努力。

员工返岗了,企业复工复产后还面临着巨大的防疫挑战,一旦员工中出现确诊患者,不仅企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更影响到整个区域的防疫工作。为挖掘企业复工复产防疫中好的做法,记者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深入各企业挖掘好的例子和典型,为企业提供可供学习的样本。开发小程序便于员工测温数据上传,就餐严守一米距离,还为员工提供生菜配送……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南湖区最早复工复产的企业,敏实集团在政府驻企服务员的指导下,制定出台了嘉兴市首套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防控手册,记者立即跟进深入采访,第一时间报道了该企业的做法。此后,敏实集团复产防疫“教科书式操作”,受到20多家央媒、省媒报道点赞,省商务厅还印发通知在全省推广他们的好做法。

新闻内容:探密企业突围“三十六计”

3月中下旬,全国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企业复工率也节节攀升。正当国内企业信心满满时,全球疫情开始蔓延,不少企业出现了产业链客户断供,出口订单取消、延期的情况。面对严峻的形势,在企业普遍觉得“压力山大”的情况下,南湖区一些企业却生存有道,各有各的活法,呈现了产销两旺的情况。这些企业究竟采取了哪些有效举措,成功克服了企业普遍存在的“卡脖子”问题逆势而上?

3月6日,《南湖新闻》精心策划,正式开设了“复工复产加油站——记者一线探营企业复工复产‘三十六计’”专栏,为遇到出口订单取消、产业配套断链的中小企业寻找“突围”答案,提供可供学习、借鉴的典型样本:“对症”缺人、缺配套,世界冰箱心脏——加西贝拉压缩机公司凭借庞大的“朋友圈”,40多家周边配套企业“齐步走”,3000多人的企业“满血”复苏,外贸订单同比增长30%。

在采写这组报道前,《南湖新闻》精心策划选题,找准疫情下企业面临的诸多“痛点”。在采写中,记者深入企业车间、生产一线,既采访企业老总,还采访了车间主任、工人,掌握了第一手生动材料。这组报道见报后,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肯定,更获得了当地中小企业的点赞。不少企业表示,从这些报道中大家进一步增强了发展信心,也为其调整思路、冲出困境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

新闻拓展:为“直播带货”添一把火

最近有个现象在全国十分红火,那就是网络代言带货。这些“网红主播”一时颠覆了大众印象中的形象:在直播中向广大网友介绍传统美食的流行吃法,花式给自家产品打call,大呼一起“种草 ”买买买……在直播带货的背后,其实是无奈的现实。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浙江省内一些县市也面临着消费疲软的挑战,尤其是消费品零售受到一定影响。为刺激消费,各地均推出了发放消费券、组织购物节、网络直播推销等许多新举措。

如何让市民第一时间获悉并用好这些红利,助力政府刺激消费?南湖分社进行了精心策划,除了报纸及时进行报道,还将宣传主阵地移往嘉报集团的《读嘉》APP,推行滚动式发布。3月底,嘉兴市举办“嘉兴云购物节”,其中南湖区1300多户商家亮相。出资1000万元,近期南湖区政府又助推“六六”汽车消费节,并大力度组织“3+X”消费节系列活动。消费券怎么抢,怎么花?参加活动的商家又有哪些,哪些商品是市民关注的?《读嘉》推出了《最高优惠3万元、大奖6.66万元!南湖区“六六”汽车消费节明天和你见面》《不一样的“五一”,看南湖景区“最美风景线”……》等系列发布,让城乡居民抢券扫得到码、消费找得到方向、实惠能落进口袋。

在推荐消费的同时,《南湖新闻》还植入了成就报道。今年“五一”期间,南湖区推出“稳外贸 扩市场”工业消费品展销活动,政府发放500万元专项消费券,市民在展销会上能享受到“折上折”的优惠。这个工业消费品展销会,也是南湖区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次微型展示。蹭着市民关注的消费品展销会热点,这次新闻宣传起到了“一举两得”的良好效果,让这个平时老百姓不太关注的题材,实现了深度植入。再比如在“带货”节目中,除了特色农产品,还推出了近年来南湖区打造的一些乡村3A级景点。《读嘉》利用视频、照片等,对这些景点进行了一次颜值与内涵的全方位展示,获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仅“五一”长假期间,全区5个3A级景区村庄就接待游客3.34万人次,不仅提高了活动的影响力,更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打实的收益。

猜你喜欢
南湖复产防疫
南湖之春
“豪华防疫包”
春节防疫 不得松懈
南湖的船
在南湖,我画下幸福时光
战疫情 奋力前行 复工复产 再续新篇(一)
防疫、复工当“三员”
复工
俄罗斯的防疫“宅”假期
杭州复工复产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