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广播在移动互联时代的转型路径

2020-12-08 06:45文_张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音频宁波广播

文_张 睿

在技术变革的影响下,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来临。广播作为一种传媒形式,必然面临技术更迭带来的破圈融合,只有符合时代发展变化的传媒形式才能培育黏性更高的用户群体,才能更好地在竞争激烈的时代生存并发展。传统广播要未雨绸缪,做好应对深层竞争压力的充分准备,探索出一条立足自身特质,发扬自身优势的发展路径。

一、PC互联网时期的广播传播路径

互联网应用发展到Web3.0、数字通信进化到4G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呈几何级数增长,它们集成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介形态,成为影响媒介生态的变革性力量。社交媒体对媒介生态圈的重塑,直接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传播行为模式。[1]

宁波广播也曾苦苦探寻融合发展路径,如最初的“宁波广播在线”“宁波广电网”,通过增加互联网渠道分发来突破原有传统媒介生态的单向信息传播模式。通过PC端的云端留存,突破了原有广播的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短板,同时在论坛的板块中,增加听众和主持人之间的互动渠道,提升社区、社群黏合度。如2007年获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新闻访谈《绵延23年的恩情》,通过直播室多角度摄像机,将直播场景同步录制后,上传到“宁波广播在线”通过网络传播,作为广播单一声音传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可视化补充。但受制于网络传输速度和技术瓶颈,初期一直在“可视化”边缘徘徊,做“看得见的广播”也仅停留在理念和口号,而传统广播在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媒体竞争的过程中,受众群体呈萎缩趋势。

二、移动互联背景下传统广播的数字化路径摸索

随着5G时代到来,打破数据延迟窘境的万物互联时代也将成为现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传统广播面临的渠道失灵和用户流失等问题将在技术支撑下,通过布局智能传输得以破圈,而如何为用户提供所需的专业内容和服务,将成为未来传媒业发展的核心关键。

(1)技术创新打破了广播的地域性

网络宽带提速、三网融合、智能终端设备普及……技术使广播能够更便捷地打入异地市场,进入车载收音机、手机移动端等接收媒介,打破地域僵局。只要节目足够优质,听众的范围可以扩大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竞争更加激烈的异地广播将打破“守住一块自留地”的守成思维。广播所享受的地域垄断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不同广播媒体的效益将会出现更大的差异。

媒介消费形态多样化的形势促使广播媒体在2017年建设发布平台,广播对自有音频客户端的打造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大多数省级台拥有了自主音频平台,并具有鲜明的广播特色,如上海台“阿基米德FM”、北京台“听听FM”等等。宁波广播也借力拥有了“在宁波”,提供“可视化直播互动——精品内容——主持人社群聚合——直播带货团购”立体式阶梯服务。

(2)移动互联网带来更多广播“场景化”传播理念

对于普通人而言,日常的生活场景有很多。依据场景需求对广播内容进行重新分类整合分发,或许会成为未来广播频率整体改革的一种方向,浸入式、全景式的视听传播将给广播用户带来全新体验。

又如浙江城市之声私家车107电台联合电竞数娱小镇共同打造了浙江省内首档广播电竞节目《电竞107》,聚焦“看直播、玩游戏、讲故事”,深挖电竞相关内容。[2]

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的技术,突破了电波时代单一媒介“全程传播模式”,进入了媒介功能融汇、媒介内容嵌入社会生活、多元参与互动的全新传播时期。广播机构不仅在产业经营中开始打造电竞赛事,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而且重塑了受众关系,为传统媒介带来巨大流量。

(3)数字化技术推动传统广播的移动可视化路径探索

在十九大重大主题报道中,宁波广播跨越三地、运用大小屏连线等技术手段,尝试了广播可视化的深度探索,推出全媒体直播访谈节目《我是党代表》系列,分别直播访谈了十九大基层党代表宁波市公安局北仑出入境管理大队大队长胡朝霞和宁波市公交公司36路驾驶员陈霞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会议期间我们在北京、宁波分设两个直播室,两位女代表胡朝霞和陈霞娜走进北京直播室,充分展示“最多跑一次”和“工匠精神”在基层的生动实践。在访谈胡朝霞的现场直播中,我们通过手机连线贵州受助的孩子们和胡朝霞现场对话,通过两地直播室空中互动,生动而充分地展示了宁波党代表风采。该直播访谈系列节目是一次成功的从内容到形式的全媒体融合尝试,也是宁波广电首次在重大主题报道中充分运用网络视频直播、广播连线直播等多媒形式,突破了广播的单一音频传播方式,将音视频充分融合,多渠道多平台发送,网络视频同步观看人数达到3万多人。

三、智能时代专业广播的发展路径思考

(1)创新内容生产模式

中国的音频内容生产圈经过多年的发展,也走到了成熟期。面对当前众多音频平台的野蛮生长,版权问题、内容质量问题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难题。传统广播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把相对单一的广播节目拓展为聚集式的音频传播集合。在原有的广播节目基础上,尝试在有声阅读、音乐直播、脱口秀、资讯等领域的积极探索。

(2)打造新兴移动音频平台

可以参考的经验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传统广播平台向移动音频平台的转型。2020年3月5日在广播百年之际,“云听”上线了。“云听”基于“5G+4K/8K+AI”新技术,并运用到平台的开发建设,为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高品质声音产品,包含有声阅读、知识付费、头部IP等内容,聚合全国电台直播流,并提供广播节目的碎片化点播收听服务,叠加音频、视频的“合力效应”,实现音视频价值最大化。[3]

声音正在制造新的浪潮和商机,移动音频的国家队入场,将对传统广播战略转型,主流声音媒体抢占移动音频领域起到引领作用。

(3)发展“播客”力量

自媒体时代使得人人都是创作者。“播客”本质上是声音作品的表现者,也是直接由听众听到的表达者。在传统广播移动化的过程中要激发大众参与的积极性。大数据和云计算能够为传统广播的移动平台提供更加准确的用户信息,从而让平台可以推出更多赢得大众喜爱的“播客”,优秀的“播客”可以为平台吸引大量忠实粉丝。

四、结语

2020年在广播百年之际,移动互联、人工智能、5G、VR等技术迅速更迭交替,内容为王,是智媒时代专业媒体的显著优势。对传统广播而言,更应该重塑受众关系,应用场景融合,从心理学、社会学和传播学层面的价值,探讨广播音频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音频宁波广播
Egdon Heath (Extract from The Return of the Native)
柏韵音频举办Pureaudio 2021新产品发布会
一图读懂宁波
开盘录音带音频资料的数字化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