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博客

2020-12-08 06:45
传媒评论 2020年6期
关键词:频道广播应急

@阿里巴巴淘宝第一直播 薇 娅:我最早做直播是2003年,年仅18岁的我怀着梦想来到北京闯荡,在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开了一家6平方米的女装店,自己做模特搭配服装展示。回想过去,每一段经历都在为今天的成功作准备。我每天无数次想放弃,但只是嘴上说,行动上还在坚持。没有什么一夜成名的故事,所有的一夜成名都在一千夜以后。

@甘肃《陇南日报》社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李大雁:平时我在报社主要动动笔,现今我主要任务是跑跑腿。在新闻扶贫工作中,只要我们把群众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放在心上,群众也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扶贫工作难,但只要把心贴近、情融进、共甘苦,就能打开局面。有时候我也分不清自己是村民还是记者,现在我也不愿意分了!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王 兆:面对突发事件,应急广播发挥着“轻骑兵”的作用。应急广播体系是国家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党委政府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抓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既不能集聚开会,又需要及时组织群防群控,应急广播就成了各地干部的“嘴”“腿”。举一反三,建立和健全各级应急新闻媒体传播机制刻不容缓!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黄楚新:我认为,眼下热门的“报台合并”的融合方式是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行媒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经之路。一方面,有利于打破各媒体之间的壁垒,提升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打通新闻传播各个流程,提高内容生产质量以及传播效率,为传统媒体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把握传播主动权。

@福建日报社副总编辑 潘贤强:当今媒体在信息技术运用、版本迭代以及融媒体产品开发等方面都有着强烈的个性化需求。因此,我们必须解决好采编需求与技术赋能的关系。如果建设融媒体采编平台时,缺乏对采编需求的了解,那么技术是不能真正起到赋能作用的。不能被赋能的新媒体平台就等于是一种虚拟摆设。因此要建立起采编与技术的强关系,鼓励进行头脑风暴,使技术提供的方案充分体现和满足采编部门的需求。

@上海广播电视台东方卫视中心主持人 曹可凡: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冲击,省市级电视台地面频道营收连年下滑,生存空间日益狭窄,电视频道资源的供给侧改革已经迫在眉睫。针对省市级电视台地面频道的困境,按照分众化、差异化的要求明确定位,推进品牌化、特色化。这样的改革不是‘一刀切’式的合并与关停,而是在打通原有人员、节目资源的基础上,提炼地域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频道品牌和节目IP的打造。

@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传播所副所长、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聂书江:虽然美国新闻界自我标榜为“第四权力”,强调记者在信息搜集、发布、传播等活动上的自由,但实际上,美国政治往往以隐身形式干涉新闻活动。“弗洛伊德之死”事件发酵至今,已有超过140位记者受到警察袭击。这里头除了当地媒体记者,亦不乏来自德、英、加、澳等国家的记者。即使在记者亮明工作身份的情况下,警察依旧不收手。

猜你喜欢
频道广播应急
情景构建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周二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周二广播电视
周四广播电视
寒假快乐频道
频道
应急预案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