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疗效观察

2020-12-08 07:29王永歌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10期
关键词:浆细胞乳腺炎引流术

王永歌

(洛阳市中医院,河南 洛阳 471000)

浆细胞性乳腺炎也称导管扩张症,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乳腺导管腔内分泌物淤滞,导管出现肿块及炎症,病变中可找到大量淋巴细胞浸润[1]。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局部疼痛不适、乳晕下肿块,抗感染治疗过程中,肿块可缩小或扩大,病程易反复发作,常伴有乳头内陷的病史[2]。临床主要根据乳腺导管扩展程度及导管周围炎症的情况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当局部炎症明显时,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3]。本研究探讨了清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45 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23 例)和对照组(22 例)。观察组年龄(36.52±10.37) 岁,病程(7.08±3.26) 个月。对照组年龄(36.89±10.75) 岁,病程(7.19±4.01) 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4]中热毒炽盛证标准。主症:壮热,乳房肿痛,肿块变软,有应指感;次症:切开排脓后引流不畅,红肿热痛不消,有传囊现象;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洪数。患者无其他重大器官性疾病,如心脏、肝、肾等病。排除标准:存在认知障碍和精神性疾病的患者;患者对本研究中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反应。

1.3 方法

两组均给予阿莫西林分散片(吉林省利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810)治疗,口服每次0.5 g,每日2 次,连续服用15 d。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用切开引流术治疗,医护人员首先用过氧化氢清洗患者伤口,局部麻醉,切开伤口肿胀最明显位置,一般切开至黏膜下即可,根据脓肿位置、大小选择不同的引流方法,一般选择橡皮片或碘伏纱条引流,换药时选用生理盐水冲洗脓腔,并及时更换引流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肝解郁汤(白芍15 g,陈皮12 g,香附12 g,当归12 g,川芎10 g,清半夏10 g,青皮10 g,远志10 g,穿山甲10 g,浙贝母8 g,郁金9 g,柴胡10 g,茯苓8 g,栀子10 g,延胡索、甘草各6 g,夏枯草15 g,薏苡仁20 g)。每天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连续服用15 d。两组治疗结束后均随访1 年。

1.4 观察指标

参考《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5]。治愈:乳房肿块消失,瘘管愈合,全身症状消失;好转:乳房肿块缩小,或乳房肿块消失,瘘管未愈合;无效:肿块未消失甚至加重,瘘管未愈合。有效率=(治愈+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炎症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5 d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情况,包括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肿痛消失时间。随访1年后,统计两组患者疾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 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TNF-α和IL-6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对比

2.3 两组临床体征情况比较

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肿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体征情况对比

2.4 两组疾病复发率比较

随访1年,观察组疾病复发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6/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2,P=0.029)。

3 讨 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乳腺的一种慢性非细菌性炎症,与一般的哺乳期化脓性乳腺炎不同,而部分患者不了解该病,常误认为一般性细菌感染或乳腺结核[6-7]。该病的主要特征是病程长、复发率高,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8-9],同时,该病对女性健康危害较大,若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引发癌变。

TNF-α和IL-6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机体病变组织中常见的免疫因子,IL-6可促进炎症进展,TNF-α对炎症细胞具有趋化效应。研究中的TNF-α和IL-6水平降低,表明患者体内炎症情况得到改善[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乳房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表明清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切开引流术应用于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速患者康复。西药治疗虽有一定疗效,但由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存在个体差异性,部分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11]。临床上常采用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但由于该病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常需要接受多次手术治疗,给患者心理和生理造成严重负担[12]。在进行切开引流术后,能够有效控制患者伤口感染,加快伤口愈合,但极易产生并发症。浆细胞性乳腺炎在中医范畴中属于“乳痈”,发病机制主要为肝郁胃热、木郁土壅,故治疗原则应为疏肝理气、活血祛瘀等。清肝解郁汤中的川芎调理血气,郁金疏肝解郁,陈皮辛散枯降、理气调中,延胡索、柴胡温通止痛,清半夏、穿山甲化痰散结,浙贝母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茯苓健脾安神,栀子清热泻火,远志祛痰开窍,当归补血活血,青皮苦泻下行,香附疏肝理气,夏枯草清肝、散结、利尿,薏苡仁除痹排脓、解毒散结,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可达理气化痰、疏肝解郁、活血止痛之功效[13]。清肝解郁汤中的现代药理,白芍有镇痛作用;香附可缓解平滑肌痉挛;川芎可抑制炎症反应;浙贝母可镇咳解痉;柴胡可解热抗炎,促进免疫功能;栀子具有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作用[14]。因此,其与切开引流术联合治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浆细胞性乳腺炎发生与乳腺导管阻塞及激素异常刺激有关,而导管内细菌滋生是疾病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清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提高远期效果。分析其原因为,清肝解郁汤加减治疗可通过其活血止痛、疏肝理气及调摄冲任作用,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细菌滋生,改善预后。综上所述,清肝解郁汤加减联合切开引流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能够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加快患者身体恢复。

猜你喜欢
浆细胞乳腺炎引流术
乳腺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影像学表现1例
骨髓涂片联合活组织检查浆细胞数量对浆细胞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以喉炎为首发临床表现的原发性浆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浆细胞唇炎1例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雷利度胺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浆细胞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