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护理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探讨与分析

2020-12-09 08:08蔡舟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47期
关键词:酸中毒呼吸衰竭儿科

蔡舟舟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6)

小儿呼吸衰竭是儿科常见病,死亡率较高,儿童的呼吸系统发育尚不成熟,当发生呼吸道疾病后,因医疗条件落后,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病情进展导致呼吸衰竭。情况不重者可给予高浓度氧疗,但在实际给氧治疗过程中,还需要规范、有效的护理措施[1]。本次研究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90例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例,探讨细节管理的实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以2017年2月~2019年2月为准,回顾我科90例治疗的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病例资料。对照组45例中男女患儿各有22、23例,年龄(4.63±2.19)岁;研究组45例中男女患儿各有25、20例,年龄(4.58±2.07)岁。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各组病人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我院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入院后立即评估,遵循医嘱用药,指导家长自护,积极处理并发症。研究组实施细节管理,详情如下:①环境护理。对于陌生的环境,患儿可能存在一定的紧张、害怕情况,为此,我院为患儿建立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以帮助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心境放松,感到舒适,从而积极配合[2]。②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应该贯穿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的全过程,简单向家属介绍呼吸衰竭的基本护理知识,以提高家长对患儿情况的关注。③心理护理。针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医护人员在接诊全过程要保持耐心和细心,对于出现焦躁等情绪的患儿,护理人员应及时帮助其解决问题。④体位护理。侧卧位时,可于患儿膝部或踝部等磨损、压疮高危部位垫软垫,将头偏向一侧;对于严重血容量不足者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俯卧位时,也要将头偏向一侧,此时会增加护理的难度,因此要安排多一名责任护士,两人交替加强对瞳孔反应、吸痰、口腔清洁等护理,例如,1名护理人员负责将患儿头部微微倾斜,另一名则提起导管,实施吸痰。同时,采用仰卧-侧卧-俯卧的交替体位,促使肺压力趋向一致,有效改变氧合[3]。⑤呼吸道护理。根据患儿情况制定吸氧方案,I型呼吸衰竭者可给予高浓度吸氧,II型呼吸衰竭的氧疗通常选择鼻导管,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吸入浓度约为30%。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护理失误率、投诉率和家长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评分表,设置关于护理工作的十个问题,每个问题下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两项,分别计分1、0分,总分值在0~10分,≥7分者视为总体满意,统计总体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差异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和计数数据分别用(±s)和率(%)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和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护理失误率(0.00%)、投诉率(0.00%)都更理想,且满意度(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儿童容易患上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气道炎症反复作用导致呼吸道充血,并且湿化不够分泌物无法轻易排出,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的发生。呼吸衰竭的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时,对机体各系统正常功能的影响以及各种治疗措施(主要是呼吸机治疗)带来的危害,如: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呼吸机与肺损伤、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的并发症、肺水肿与水潴留、循环系统并发症、肾脏和酸碱平衡等。呼吸衰竭对脑实质、肾脏和循环系统的功能均有不良影响。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呼吸性酸中毒的共同作用可引起脑水肿,呼吸中枢受损,使通气量减少,其结果又加重呼吸性酸中毒和缺氧,形成恶性循环。此外,缺氧可使肺小动脉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严重的呼吸性酸中毒则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其结果发生循环衰竭,血压明显下降。由于循环功能障碍可导致组织缺氧、肾功能不全,形成代谢性酸中毒,后者又促使呼吸性酸中毒难于代偿,酸中毒的程度加重,因而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减低,血氧饱和度进一步下降,形成又一个恶性循环。儿科护理工作的难点在于护理对象特殊、工作环境复杂,疾病多变,再加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理解,医患关系严峻,严重影响着儿科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解决医患矛盾一直以来都是医院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对于儿科来说,因患儿主诉不清、依从性差、耐受性差,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为此,我院提出针对儿科的细节管理,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失误率、投诉率均为0少于对照组8.89%、11.11%,P<0.05;研究组家长满意度97.78% 高于对照组86.67%,P<0.05。细节管理的的目的是关注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需求,把握护理细节,遵循以人为本的护理原则,转换护理中心,同时总结细化护理流程从而实施规范、科学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关注到了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环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等多项护理细节,减少护理失误,有助于提高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护理质量。综上所述,对于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细节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失误,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酸中毒呼吸衰竭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奶牛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及饲养对策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安徽推出儿科分级诊疗规范
我国将恢复儿科本科招生8所院校今年7月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