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术后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对其术后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2020-12-13 12:20周小娇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髓内疼痛感股骨

周小娇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以上部位发生的骨折。老年人是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发病群体。近年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发生率逐年升高。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手段。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后会出现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可加重其应激反应,影响其术后的康复锻炼[1]。因此,临床上在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后,应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减轻其疼痛感。本文以122例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病例,探讨术后对其进行个体化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和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在四川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的122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股骨转子间骨折的诊断标准,均为单侧下肢发生骨折,其骨折的AO分型均为A1型或A2型,均具有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的指征,且其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排除发生多发性骨折、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年龄<60岁、存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有精神疾病及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将这些患者按照术后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OBG组(n=61)与REG组(n=61)。OBG组患者的年龄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9.36±4.13)岁;其中,男女分别有30例和31例;右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有35例,左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有26例;其中,骨折AO分型为A1型的患者有36例,为A2型的患者有25例;因意外摔倒致伤的患者有55例,因发生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有6例。REG组患者的年龄为61~77岁,平均年龄为(68.67±4.28)岁;其中,男女分别有28例和33例;右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有37例,左下肢发生骨折的患者有24例;其中,骨折AO分型为A1型的患者有38例,为A2型的患者有23例;因意外摔倒致伤的患者有53例,因发生交通事故致伤的患者有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对REG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体位护理、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对OBG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法是:1)术后48 h内,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详细记录其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变化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等情况发生,按时为其换药,并嘱其保持手术切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以防其发生切口感染。遵医嘱用抗生素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2)术后,定期协助患者变换体位(使其轮流保持健侧卧位和仰卧位)。在患者取仰卧位时,在其患肢的内外侧各放一个沙袋,在其患肢的腘窝下垫一软枕,在其双下肢间放置一软枕,并使其患肢保持外展10°~15°的中立位。在患者取健侧卧位时,在其身前和身后各放置一个软枕,使其患侧的膝关节自然屈曲。3)由医生和护士组成疼痛管理小组。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了解其疼痛的部位和诱因,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其疼痛的程度。根据患者疼痛的程度对其实施分级管理。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指导其通过对患肢进行按摩和热敷、转移注意力、进行放松训练和呼吸训练等来减轻其疼痛感。对于存在中度疼痛的患者,在对其进行上述干预的同时遵医嘱为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于存在重度疼痛的患者,遵医嘱为其应用阿片类药物。在为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时,应合理控制给药的剂量、途径和时间,以求用最小剂量的药物达到最大的镇痛效果。4)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其心理较为敏感,易因畏惧疼痛而不愿下地活动,不能主动地配合康复锻炼。为此,护士应详细地向患者说明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以积极的情绪和态度感染患者,并让其家属给予其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其认识到积极配合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进而提高其对康复锻炼的依从性。5)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等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锻炼计划。术后1~3 d内,指导患者每天进行患侧足趾的屈伸运动、踝泵运动及股四头肌的静力收缩运动等,每次运动5~10 min,每天运动3~5次。术后第4天至第6天,指导患者进行患侧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训练和等张收缩训练、仰卧伸腿训练、膝关节的屈伸训练及髋关节的外展、内收训练等,每次训练5~10 min,每天训练2~3次。从术后的第7天开始,指导患者在助行器的辅助下进行不负重行走训练。告知患者训练的强度和时间要逐渐增加,不能急于求成。6)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术后预防压疮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性,以提高其重视度。在患者的身下垫气垫床,注意保护其骨隆突出,并告知其家属每天对其双下肢进行按摩。术后,教会患者正确咳痰的方法,每天对其进行2次雾化吸入治疗,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的排出。告知患者在卧床期间保持其会阴部的清洁,每天多饮水、多排尿,以防其发生泌尿系统感染。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及护理3 d后、7 d后,采用VAS(分值为0~10分)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的程度。患者的VAS评分越高,表示其疼痛越严重。术后1个月及3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总分为100分)评估两组患者患侧髋关节的功能。患者的Harris评分越高,表示其患侧髋关节的功能越佳[2]。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8.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护理前,OBG组患者与REG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分别为(5.38±1.46)分与(5.27±1.51)分,二者相比,P>0.05。护理3 d后及7 d后,OBG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分别为(2.40±0.57)分与(1.92±0.34)分,REG组患者平均的VAS评分分别为(3.39±1.24)分与(2.59±0.71)分。护理3 d后及7 d后,OBG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REG组患者,P<0.05。

2.2 治护后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

治护后,OBG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平均的Harris评分分别为(72.11±12.34)分与(89.16±8.82)分,REG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平均的Harris评分分别为(63.46±10.58)分和(80.59±7.53)分。治护后,OBG组患者术后1个月和3个月的Harris评分均高于REG组患者,P<0.05。

3 讨论

髓内钉内固定术是临床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常用术式之一。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体质较弱,其对疼痛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其在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易出现强烈的疼痛感,从而可对其术后进行康复锻炼造成不利的影响。有文献报道称,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的VAS评分若超过6分,会严重限制其活动,易导致其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不理想[3]。对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舒适度,有利于其术后及早进行康复锻炼。蔡敏洁等[3]指出,在手术后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个性化的疼痛护理能显著减轻术后的疼痛感,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朱翠翠等[4]指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术后对OBG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后,其VAS评分和Harris评分均优于REG组患者。这与贺明霞等[5]的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显著减轻其术后疼痛的程度,促进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猜你喜欢
髓内疼痛感股骨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