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2020-12-13 12:20毛大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紫杉醇抑制剂受体

蔡 列,毛大华

( 1.贵州医科大学,贵州 贵阳 550004;2.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贵阳 550004)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是指进行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的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表达均呈阴性的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有统计数据显示,TNBC患者占乳腺癌患者总数的15%~20%。根据TNBC的基因表达谱,可将其进一步分为基底样型乳腺癌、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导管A型乳腺癌、导管B型乳腺癌、低紧密连接蛋白型乳腺癌和正常乳腺型乳腺癌等。现阶段,临床上尚无治疗TNBC的标准方案,多是采用手术疗法、化疗、放疗、靶向疗法、内分泌疗法等治疗此病。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论述TNBC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1 对TNB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TNBC具有侵袭性强、易转移、易复发及患者的预后差等特点。尽管对TNB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较高,但该方法仍是控制其病情的首选方案。有学者认为,对早期TNBC患者进行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而对于肿瘤切缘呈阳性的TNBC患者宜采用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1]。曾韵洁、冯惠仪等[2]对718例接受保乳手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TNBC患者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保乳手术后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7%与2.3%,其肿瘤的远处转移率分别为3.6%与3.5%,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TNBC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是可行的。当前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显示,对转移性TNBC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切除其原发病灶,同时术后应对其进行放疗或化疗。有学者认为,对转移性TNBC患者进行治疗时应以缓解其临床症状为主,不宜过度对其进行局部治疗(手术治疗)[3]。

2 对TNBC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

目前,临床上对TNBC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时常用的药物有紫杉醇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微管是真核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正常情况下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紫杉类醇药物可打破微管和微管蛋白二聚体之间的这种动态平衡状态,诱导并促进微管蛋白发生聚合,使肿瘤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能形成纺锤体和纺锤丝,进而可起到抑制肿瘤细胞分裂和增殖的作用。蒽环类药物可抑制肿瘤细胞DNA的复制与RNA的合成,阻止肿瘤细胞的分裂和增殖。有研究指出,与用紫杉醇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治疗其他类型的乳腺癌相比,用这两类药物治疗TNBC的效果更好[4]。Liedtke C等[5]用紫杉醇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对249例接受手术治疗前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结果显示,用紫杉醇类药物和蒽环类药物对其中的TNBC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更好,优于对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的效果。

3 对TNBC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又叫激素治疗,是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TNBC患者体内ER和PR的表达均呈阴性,因此用传统的激素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不佳。因此,临床上应寻找新型的治疗TNBC的激素类药物。恩杂鲁胺是一种新型的雄激素受体抑制剂。有研究指出,用恩杂鲁胺对肿瘤细胞中雄激素受体表达明显升高的晚期TNBC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学者对118例肿瘤细胞中雄激素受体表达明显升高的晚期TNBC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恩杂鲁胺进行治疗的患者其临床受益率明显高于未使用恩杂鲁胺进行治疗的患者[6-7]。

4 对TNBC患者进行放疗

进行放疗是临床上治疗TNBC的主要方法之一。有研究指出,通过对TNBC患者进行放疗能提高其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有学者对768例早期TNBC患者进行了分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与辅助放疗的患者其肿瘤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有研究表明,对肿瘤TNM分期为T1-2N0-1期的TNBC患者进行辅助放疗不会明显提高其存活率,而对肿瘤TNM分期为T3-4N2-3期的TNBC患者进行辅助放疗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存活率。

5 对TNBC患者进行靶向治疗

5.1 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治疗TNBC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一个巨大的跨膜糖蛋白,它是ErbB受体家族成员之一。EGFR表达水平的升高与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血管形成等密切相关。Liedtke C等[5]研究证实,EGFR在TNBC患者体内的表达水平会明显升高,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EGFR抑制剂可对肿瘤的血管形成产生抑制,使肿瘤的生长周期停滞,导致治肿瘤细胞凋亡,进而可达到阻止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EGFR抑制剂有单克隆抗体、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等。Baselga J等[8]对173例Ⅱ期TNBC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用化疗药物联合EGFR抑制剂——西妥昔单抗对TNBC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化疗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

5.2 用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生成药治疗TNBC

血 管 内 皮 生 长 因 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又叫血管通透因子,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细胞外基质变性、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血管形成等作用。有学者研究发现,与其他类型的乳腺癌患者相比,TNBC患者体内VEGF的表达水平更高[6]。有研究指出,通过对内源性VEGF的分泌进行抑制或将VEGF的信号通路切断可达到抗肿瘤的目的。临床上常用的抗VEGF生成药有阿柏西普、贝伐单抗、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等。Yadav BS等[9]用贝伐珠单抗联合紫杉醇对TNBC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用该疗法对其进行治疗能在一定程度延长其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PFS),但对其总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5.3 用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TNBC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一种小分子抑制剂。此药能通过肿瘤细胞膜,阻断肿瘤细胞增殖信号的传导途径,进而可起到抗肿瘤的作用。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对肿瘤细胞的复制与血管形成产生抑制。目前,此药已逐渐被临床上用于治疗肾细胞癌与肝细胞癌。2009年在圣安东尼奥乳腺癌会议上展示的两项临床试验成果证实,用索拉非尼联合化疗药物(紫杉醇或卡培他滨)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化疗药物对其进行治疗的效果[10]。

6 小结

TNBC是乳腺癌的一种常见类型。目前,临床上治疗此病的方法较多(如手术疗法、化疗、放疗和靶向疗法等),但疗效不一。相信未来随着临床上对TNBC研究的不断深入,治疗此病的方案会更加成熟,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

猜你喜欢
紫杉醇抑制剂受体
免疫检査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中西医研究现状与分析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提高半合成紫杉醇得率研究
细胞穿膜-靶向双肽修饰紫杉醇纳米制剂的制备、表征及体外抗胶质瘤评价
脑啡肽酶抑制剂治疗心力衰竭及高血压的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在疼痛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