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诊断的效果分析

2020-12-13 12:20李亚妮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半月板关节镜磁共振

李亚妮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磁共振室,山西 长治 046000)

膝关节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膝关节损伤包括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膝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滑膜损伤、胫骨平台骨折、髌骨软骨骨折和膝前交叉韧带损伤等。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均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人群。膝关节损伤患者主要有膝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多数膝关节损伤患者是受到外力的冲击所致。膝关节损伤患者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发生组织粘连的继发性损伤。目前,进行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关节造影检查等影像学检查均是临床上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的常用检查手段。有研究表明,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CT检查无法准确地判断其膝关节损伤的具体情况,易发生漏诊。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磁共振成像检查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1]。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无辐射、无创、分辨率高、可多方位成像等特点。有研究表明,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可利用核磁共振的原理详细地了解其膝关节解剖结构的变化情况,提高对其病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诊断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经关节镜检查被确诊的55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1)患者的病情经关节镜检查后,被诊断为膝关节损伤。2)患者有膝关节肿胀、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等临床表现。3)患者的年龄在18~60岁之间。4)患者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签署了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是:1)患者存在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2)患者在发病前存在肢体功能受损的情况。3)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4)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在这55例患者中,有男性27例,女性28例;其年龄为34~64岁,平均年龄为(42.36±4.18)岁;其从膝关节损伤至就诊的平均时间为(9.67±2.18)h;其中左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24例,右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31例;其中重物挤压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12例,交通意外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16例,受到踩踏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18例,从高处坠落所致膝关节损伤的患者有9例。

1.2 研究方法

对这55例患者均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患者进行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方法是:1)本次研究使用的仪器是GE3.0T核磁共振扫描仪。2)进行检查前,让患者取仰卧位,将双腿自然伸直,并教会其正确调整呼吸的方法。3)将患者的膝关节向外旋转15°后放在核磁共振扫描仪的线圈下并对准线圈的中心,然后固定其膝关节。4)本次研究选择常规的自旋回波序列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的扫描成像。5)对患者进行常规扫描时采取矢状位梯度回波序列T2加权像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对其进行冠状位扫描时采取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对其进行轴位扫描时采取脂肪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和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6)核磁共振扫描仪参数的设置是: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回波的时间为5 ms、重复时间为600 ms、矩阵为255×190、厚度为4 mm、进行扫描的时间为220 s,脂肪抑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像回波的时间为63.2 ms、重复时间为4000 ms、矩阵为255×255、厚度为4 mm、进行扫描的时间为289 s。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这些患者的病情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分类诊断的结果。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55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患者有14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有11例,膝关节积液患者有29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有15例。

3 讨论

膝关节是控制人体的弹跳、跑步、行走等动作的重要关节,是人体最关键的部位之一。体力劳动者及运动员均是膝关节损伤的高发人群。人们在疲劳过度时或进行运动的方式错误均可造成人体膝关节的受力不匀,进而可导致其发生半月板破裂及韧带损伤等问题[2]。进行关节镜检查是临床上诊断膝关节损伤的重要检查手段。用该项技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不仅可直观地观察到其膝关节损伤的情况,还可直接对膝半月板损伤患者进行治疗。但是,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关节镜检查,不仅会对其身体造成创伤,还存在一定范围的盲区,无法观察其膝关节的细微病变,从而发生漏诊[3]。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原子核所释放的能量在不同结构环境中的不同衰减度等,对所检测的物体内部结构图像进行绘制的一种检查方法。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视野宽广、不会对人体造成负面影响、可多方位地观察患者病变部位等优势。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患者进行检查的优势是:1)可通过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清晰地显示出患者膝关节的解剖结构。2)可通过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和梯度回波序列T2加权像共同判定患者膝关节损伤的程度。3)可通过压脂序列准确地判定患者骨及骨髓的病变。不同类型的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也不同:1)半月板损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明显增强,其异常信号可呈现出线状、条状或星形裂隙。2)韧带损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会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韧带完全撕裂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现为波浪状扭曲、韧带连续性中断及走形异常;韧带不完全撕裂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现为纤维连续性存在及韧带变细。3)关节腔积液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可呈现出不规则状和片状。4)线性骨折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现为条状异常或线状异常,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其梯度回波序列T2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隐匿性骨折患者的磁共振成像信号表现为垂直于关节面或骨皮质,其信号的走形与应力的方向平行,其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和梯度回波序列T2加权像均呈现出条状低信号[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结果显示,在这55例患者中,半月板损伤患者有14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有11例,膝关节积液患者有29例,膝关节骨折患者有15例。这说明,用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损伤患者的病情进行分类诊断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半月板关节镜磁共振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中医辅助对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镜术后康复的治疗效果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观察
一种磁共振成像谱仪数字化发射系统设计
半月板损伤了,年轻人要尽早手术
半月板外突病因的研究进展
常见专业名词缩略语及符号(Ⅰ)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治疗重度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