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对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研究

2020-12-13 11:53秦国庆
关键词:诚信教育国学经典高职学生

秦国庆

摘 要:国学经典著作包含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精华,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大智慧。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著作,真切体悟传统的现代价值,可以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论述了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对高职学生的诚信教育,以期利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切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国学经典 高职学生 诚信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道德教育修养的“好教材”。在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落实好文化传承和创新,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国学经典的时代价值,努力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一、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诚信”的内涵

1.“诚信”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正如《论语·学而》中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诚信违背了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伦理道德,自己也会感觉到理亏,不敢面对亲朋好友,会产生愧疚感。可见诚信原则是立身之本,是为人处世的基础。

2.“诚信”是自然法则的规律

《吕氏春秋·离俗览·贵信》中记载:“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春之德风,风不信,其华不盛,华不盛,则果实不生。夏之德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则长遂不精。秋之德雨,雨不信,其谷不坚,谷不坚,则五种不成。冬之德寒,寒不信,其地不刚,地不刚,则冻闭不开。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 意思是,如果上天进行无规则地运动,则它就不能形成一年四季。如果地球进行无规律地运动,植被将无法生长。世界是如此广阔,四个季节变化如此之大,以至于不可能不根据自然规律生成万物,更不用说人了。诚信是自然法则的规律体现,自然法则周而复始,似乎按照既定规则在运作,破坏了既定的规律,那么自然现象便不复存在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法则也必须是这样。

二、国学经典诵读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职院校学生的来源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学生入学后,部分高职院校过于追求技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作为学生成才的重要补充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高职毕业生只追求技术好,而人文素养较差。为缓解消除这一尴尬局面,有效的途径是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国学经典涵盖了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为高职院校开展诚信教育提供丰富的素材。高职院校可以以全国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系列教材为主,大力推进国学经典名篇诵读,帮助学生学习人文知识,提升人文素养。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高职院校需积极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教育,唤醒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多数高职院校学生缺乏传统文化的滋养,无法有效辨别和抵抗不良文化的影响,缺乏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儒家文化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性格,国学经典著作承载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可以涵养民族意识,传播民族精神。

3.有助于铸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笔者以榆林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为个案,展开问卷调查,共设计诚实守信的理解、考试作弊、诚信做人和诚信就业等4个方面的话题,面向该校在校学生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共回收172份,其中有效问卷170份。

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的信息,高职院校学生道德素质有待提升,多数存在缺乏学习动力不足,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而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初步建立社会责任感。高职院校在诚信教育中融入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帮助学生铸造健康人格,完善道德品质。

三、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对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途径

1.持续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才能把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出来,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增强进取心,取得进步。教师引导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深入理解国学经典的内涵,提高诚信教育质量。持续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就是将素质教育的开发端口前移、重心下移,发挥好国学经典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兴趣,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习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学习能力,实现高职诚信教育作用。

2.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渗透诚信教育

高职教育需要提高学生的诚信感。在国学经典诵读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在诵读阶段深刻思考,加深理解国学经典,提高道德素质。国学经典突出了诚信的重要性,高职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可以充分感知诚信在当下社会的重要性,以及诚信对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基于此种认知,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会诚信待人。陕西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本着“对学生负责,让家长放心,为社会服务”和“先成人、后成才”的办学理念,不仅增开了“国学经典诵读”“社交礼仪”“书法”等多门人文素养课程,还定期举办道德大讲堂,开展形势与政策、德之雅系列专题教育讲座,开展文明行为养成、纪律卫生、毕业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让学生学会感恩、学会奉献。

3.提高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落实诚信教育,需要大力提高学生的自律性。多数高职学生因自律性的缺乏,不在乎自身道德修养是否提高。有鉴于此,高职教师应充分利用国学经典诵读这一媒介,向学生解读诚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认识到诚信关乎其未来发展,这样学生才会注重自身诚信品质的提升。

国学经典是诚信教育的重要资源,孟子认为“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意指诚信是自然的规律,追求诚信是做人的规律。可知诚信是学生进入社会最重要的素质,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教学中用实例重点阐释此句话,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信的重要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4.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国家要求“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职院校在加强诚信教育时,要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素质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实践诚信。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实名身份进入到校园网站,每个学生需要注意自己的网络语言,落实无人监考的考试,利用监控观察学生的表现。重点表彰诚信的学生,因诚信而获得表扬,可以提高学生对于诚信的认同感。

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也可实行学生诚信电子档案,实时记录档案,完善高职学生的诚信评价机制。高职学生在入学阶段就要建立电子诚信档案,学生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等教师都可以打开学生的诚信档案,及时登记学生的诚信积分。对于学生的诚信行为,可以制定正负积分,不作弊的学生可以获得正积分。高职院校需要根据学生的诚信情况划分不同的等级,对于不同等级提出不同标准,为诚信评价机制提供

参照。

综上所述,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的根本问题,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高职院校在国学经典诵读视域下开展诚信教育,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在思想上自觉认同、在实践上自觉行动、在责任上自觉担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砥砺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铸就辉煌人生。

参考文献:

[1] 胡春霞《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问题研究》,《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第7期。

[2] 宋博《以素质教育为依托的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的探究》,《科技界》2017年第31期。

[3] 杨杰、丁小林《新形勢下民办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教学法的探索与研究》,《教育现代化》2017年第19期。

(基金项目:2019年榆林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项资金规划项目,项目编号:YLSKGH2019-33)

猜你喜欢
诚信教育国学经典高职学生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高校诚信教育及诚信体制建设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高职大学生考试诚信的养成教育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