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策略

2020-12-13 11:53王健
关键词:融入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王健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传统文化愈来愈受重视,与学科教学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但传统文化更多的是与语文学科进行融合,与数学学科的结合比较少。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接触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爱国情怀。本文主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策略,从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传统文化 融入

数学作为小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小学阶段,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记忆能力非常强,把中华传统文化融进数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培养学生周密的逻辑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同时,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通过传统文化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并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机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断创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数学课堂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课堂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学到数学知识,更能够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

1.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十分抽象,也是十分复杂的。对于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数学一直是他们学习的难点。没有学习兴趣的支撑,学生很难有效地学好基础数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在拓展数学学习资源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接受数学教育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深刻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数学方面的成就十分显著,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小学数学教学通过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学课堂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可以发现古人的非凡智慧,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并自觉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3.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知识的补充,学生在提升反思能力、探究能力、应用能力的同时,可以获得数学知识的积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真正的优秀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将优秀传统文化和数学相融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人文情怀和文化知识水平,提高综合素质和数学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没有把传统文化和数学教学相结合的意识,只专注于教学数学知识,他们认为数学是自然学科,与传统文化这种人文学科完全不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数学教学观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很大的创新,这有助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教师首先要认识到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将其引申到教学当中,有意识地将中华传统文化教学与小学数学教育相结合。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重视传统文化的意识,从心底里接受并尊重传统文化知识,把学习传统文化当作自己的必修课。最后,教师应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下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

2.立足教材,深入挖掘课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小学数学教科书依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依托。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中有许多关于数学概念和数学发展历史的介绍。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些内容,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同时,特定的教育内容中也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本,探索课本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以此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的内涵。

比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教材中,在对“鸡兔同笼”这个问题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积极把中国传统算术知识融进教学当中,以古代名著《孙子算经》中记录的经典数学问题为参考,阐述“鸡兔同笼”这个问题在数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它的文化价值。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以教科书为基础,及时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补充,深入挖掘教材书中的传统文化意蕴,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深刻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借助数学领域著名历史人物,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作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数学凝聚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为学生介绍著名历史人物,通过对古人的了解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进行数学研究,以促进数学发展的。他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振奋人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拥有更加广阔的数学学科视域。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介绍我国古代著名数学家祖冲之,以及他和圆周率的故事,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先进的数学思想。祖冲之将圆周率的值精确到了小数点后7位,为圆周率的研究做出了极大贡献,这个事实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动力。

4.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丰富小学数学的文化内涵

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非常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在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体验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以建立正确的数学思想。

综上所述,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的創新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了解更多的传统化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数学学习兴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兴趣支撑。传统文化和数学教学相结合,可以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通过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课堂所学运用于实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参考文献:

[1] 刘长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之探索》,《中华少年》2017年第21期。

[2] 徐艳《传统文化在小学数学课上的德育渗透》,《科普童话》2017年第25期。

猜你喜欢
融入传统文化小学数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